廣西話考究—廣西方言簡介(一)
、百色地區(qū)、河池地區(qū)、桂林地區(qū)等也散居著不少客家人。以陸川話為代表,語音系統(tǒng)聲母23個,韻母48個。
平話名稱古代即有,涵義至今不明,屬漢語何種方言尚無定論。據(jù)《宋史》及族鐠載,平話居民祖先是宋代從山東隨狄青南征廣西屯駐下來的。使用人口200多萬。以桂林市郊縣、永福縣、南寧市郊縣平話居民較集中。從臨桂縣沿鐵路到南寧市、橫縣,以及邕江上游、右江沿岸,沿途水陸交通要道附近,都散居著平話居民。以柳州市為界,分為桂北平話和桂南平話,兩者差異較大,互相聽不懂。桂北平話語音系統(tǒng)與西南官話、桂北湘方言、客家話、粵語、閩方言均不象,混合程度高,通用程度低。桂南平話在語音、詞匯及語法等方面受粵語影響較大,內(nèi)部差異不大,王力曾認為應屬粵語。以南寧市亭子平話為代表的桂南平話語音系統(tǒng)聲母22個,韻母43個。
閩方言屬漢語閩方言閩南次方言,又稱福建話。方言居民祖籍多在福建南部漳州府,進入廣西已有500多年,現(xià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