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海南游就從??诘尿T樓老街開始。
??诘尿T樓老街建筑群始建于十九世紀末,1920年至1940年形成規(guī)模。在海甸河南岸,正對著人民橋鐘樓的這一片區(qū)域就是??诶铣菂^(qū)。一幢幢南洋風格的柱廊式騎樓,是海口百多年歷史的見證。2009年,騎樓老街被評為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街”。我們去的,是現(xiàn)在已辟為步行街的中山路。
把車在中山橫路口停妥后,我們進入老街。
中山橫路極短,不少人正在街邊吃早餐。兩側的房子非常陳舊,不少空屋子也看不出是在裝修還是怎么的。
1
2
3
走到頂頭就是中山路。與中山橫路完全不同,中山路新的讓人有點不適應。更讓人吃驚的是街面的冷清,大概是我們來得早了點。說實話,沒有人也有點無趣。沒奈何,挨個為路邊的“銅人”留個影。
4
5
6
7
8
9
10
11
老街兩邊,是一家連一家的老字號。但是,這只是過去式?,F(xiàn)在的中山路,是五金燈飾一條街。老字號的招牌里面,掛的是各家店鋪的真姓實名。其中有不少個性小店,為步行街增添了不是情調與色彩。12
13
14
15
16
天后宮,原名天妃廟,始建于元代,是海南規(guī)模最大的媽祖廟。一條夾弄走到底,香燭爐后面被鐵絲網(wǎng)攔住了。湊上去看了看,除了腳手架,看不出其他眉目。而那張大紅紙的簡介,讓人有點看不懂。既然2000年6月后,此處已先后列為市級、省級文保單位,怎么同年11月又被作價出賣了呢。17
18
19
20
中山路東頭,是南北向的博愛路。這條路上人來車往的,充滿著生活的氣息。街邊新老建筑混雜,留下的是這個城市的腳印。我們沒有走多遠,就在這路口拍了幾張老建筑的照片。21
22
23
24
26
27、原路返回。中山路上人多了不少,逛新城的感覺更濃了。
28、回到中山橫路口,對面是新??阽姌恰?/font>
這里原是建于1929年的舊鐘樓。當時的大鐘,百度上是這樣介紹的:一個轆轤卷上10多米長的鋼絲繩,另一端吊上一個大鐵碗,利用垂直重量啟動行走。吊坨從四樓垂落底層歷時2天,所以每隔兩天必須轉動轆轤將吊坨轉上五樓,如此周而復始。1987年,海口市政府改建了這座新鐘樓。新鐘樓保持了舊鐘樓的外形風格,頂層的大鐘則采用了上海的“555牌”電子鐘。這么多年,早把三五牌臺鐘淡忘了。想當初,這是與手表、自行車、縫紉機一樣的緊俏貨啊,上海也買不到,單位里要排隊抽簽的。 現(xiàn)在,電子鐘不稀罕了。倒是那個轆轤卷吊坨的大鐘要是還在,真是稀罕物了。
29、在百度上找到2張倚街傍水的舊鐘樓照片。
30、離開老街,轉上濱海大道后一路向西,我們去臨高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