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是人人喜愛的秋景,特別是深秋的紅葉更具魅力。由初秋到深秋,紅葉顏色不斷變化,為攝影愛好者之最愛。本文是作者經(jīng)驗之談,一定對你怎樣拍好紅葉有相當?shù)膸椭?/p>
拍紅葉的技巧涉及到很多因素,但怎樣才能把紅葉的顏色拍的更漂亮呢?福田健太郎根據(jù)他多年拍紅葉的實踐總結(jié)出三大竅門:要想把紅葉顏色拍得更鮮艷漂亮,必須處理好拍攝角度、選擇不同天氣條件下紅葉的不同形態(tài)、處理好背景與主體之間的明暗與色調(diào)關(guān)系。
角度
拍紅葉構(gòu)圖時宜選擇局部紅葉作為被攝體,最好靠近紅葉拍攝,要做到這一點,關(guān)鍵是要選擇適當?shù)臄z影位置與角度--要從不同的攝影位置和角度去看被攝體,看看到底在哪個位置和角度紅葉顯得最鮮艷漂亮,反復(fù)對比后再確定攝影位置與角度。
靠近紅葉拍攝時要注意鏡頭里紅葉的形狀,如果紅葉邊緣部分對著鏡頭,葉片是呈重疊狀的,不能展現(xiàn)紅葉美麗的形狀,所以鏡頭最好對準紅葉正面,這樣不僅能清晰地表現(xiàn)6--8片紅葉的美麗葉形,而且葉片顏色也比較鮮艷,這一點是在選擇拍攝角度和構(gòu)圖時特別需要注意的,在紅葉密度很高的地方橫畫幅拍攝時尤其要注意這一點,否則畫面中的紅葉互相重疊,密密麻麻,雜亂而無重點。
如果拍紅葉樹冠,要選擇樹冠和枝條形狀整齊漂亮、樹冠本身明暗差和色調(diào)層次豐富的作為被攝體,同時要注意畫面的色彩平衡。畫面中如果是單一色的紅葉非常單調(diào),最好以紅葉為主體,在畫面適當位置配以少量綠葉和黃葉及為襯托,畫面才顯得豐富多彩。要達到這個目的,拍攝時只要稍為移動一下攝影位置,或改變一下攝影角度,就能把綠葉或黃葉納入畫面。晴天拍紅葉,在順光條件下紅葉的顏色顯得很鮮艷,構(gòu)圖時需要注意在畫面上方把藍色天空納入畫面,藍色天空和紅葉組成的畫面顯得非常鮮艷明快。
天氣
在不同天氣條件下拍攝的紅葉畫面效果是不同的:如果在強烈陽光照射下拍紅葉,由于漫反射的影響,葉片會顯得發(fā)白,后面還會出現(xiàn)討厭的陰影。此時拍攝,一般很難表現(xiàn)紅葉的美麗色彩,這時必須在大片紅葉中仔細尋找反射光少、顏色鮮艷的局部作為被攝體,這樣才能拍出理想的畫面。
睛天最好利用逆光拍攝,用逆光透過光拍的紅葉顯得特別漂亮。構(gòu)圖時需要注意背景的處理,最好選擇黑色或深色背景來襯托明亮的紅葉,使之在畫面中特別突出,畫面也具有立體感。
陰天和雨后也是拍紅葉絕好的時機。陰天雨后的紅葉不僅色彩顯得穩(wěn)定,而且雨后紅葉表面濕漉漉的,色彩格外鮮艷奪目。這時如果所物色的被攝體顏色不那么鮮艷的話,可以尋找較暗的背景來襯托它,這樣紅葉的色彩就會提升。
陰天雨后拍紅葉,首先要物色色彩鮮艷、形狀美麗的紅葉作為被攝體,然后從攝影位置稍為向后移動幾步,用遠攝鏡頭從取景器里截取紅葉顏色最鮮艷漂亮的局部進行拍攝。構(gòu)圖時需要注意不要把白色天空納入畫面,否則白色天空在畫面內(nèi)會喧賓奪主。另外還要注意控制好曝光量,如果曝光過度,就不能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紅葉濕漉漉的形態(tài),最好略為欠曝來提高畫面的飽和度。
背景
把畫面中的紅葉拍的較大時要注意主體與背景之間的顏色搭配。最好以虛化為不同暖色調(diào)的景物和虛化后的綠葉為背景,以烘托紅葉的環(huán)境氣氛。另外,亮度不同的背景也可以把紅葉襯托得更加醒目。例如暗背景襯托明亮的紅葉、明亮背景襯托顏色濃艷的紅葉等。不過拍攝時要注意,避免畫面中紅葉少而背景綠葉多又比較清楚的構(gòu)圖,因為紅、綠色的亮度基本是一樣的。也可以選擇相同的暖色調(diào)作為背景,但背景本身必須有明顯的陰暗差,并且盡量虛化。
紅葉與背景之間的搭配經(jīng)驗是:
黃色葉:用藍色或紅色作背景。
紅色葉:用黃色、淡綠或藍色做背景。
淡黃和淡紅葉:用綠色或藍色做背景。
靈活運用拍攝現(xiàn)場條件
實際拍紅葉時可能遇到不同的現(xiàn)場環(huán)境,拍攝時要靈活運用這些條件。例如紅葉位于溪流旁,不妨把溪流也納入畫面,紅葉會更加清新。為表現(xiàn)溪流的動感,可以用1秒左右的低速快門。
晚秋時節(jié),秋風掃落葉,地面堆積的大量落葉也是很好的被攝體。為表現(xiàn)大片落葉的縱深感,拍攝時宜用樹蔭下比較柔和的光線,以廣角鏡頭拍攝,拍紅葉時可能遇到風,這時用低速快門拍紅葉的動態(tài)也非常有意思。強風時快門速度可用1/15秒,弱風時可用1/2秒--1/4秒。
偏振鏡
拍紅葉經(jīng)常用順光和逆光,福田健太郎認為,在順光條件下鏡頭面對紅葉以及利用逆光透過光拍紅葉時用偏振鏡效果不大,所以他主張拍紅葉時不用偏振鏡,而要尋找最佳攝影位置和角度來達到讓紅葉色彩鮮艷的目的。
膠卷
如果用膠卷拍紅葉,福田健太郎推薦用反差高的膠卷,例如富士Velvia100彩色反轉(zhuǎn)片。另外,如果后期對色調(diào)進行調(diào)整,應(yīng)控制在最低限度,避免色調(diào)失真。
秋季,如何拍攝絢麗的紅葉
秋天應(yīng)該是本人最喜歡的一個季節(jié),徜徉在落葉曼舞的小徑,或者是鋪滿青苔的空巷,無論是陽光透霧的漸射還是夜晚那輪皓月當空當掛在蔚藍的天空中,古人對秋的佳句如唐代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還有李白的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等等千古佳句,還有華麗的詞匯如:秋高氣爽、 秋色宜人、一葉知秋、春種秋收、秋蘭飄香、丹楓迎秋 、楓林如火等等,很容易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圍繞這秋天絢爛五彩的樹葉展開的,何況現(xiàn)在入秋,樹葉變紅變黃指日可待。
好多人也抱怨著單反扛著都拍不出感覺,這馬上進入五彩的秋季,我們手上的家伙估計也快耐不住了,到時候拍上些漂亮的照片做桌面,和朋友的分享能帶來很多快樂。要拍出出彩的片子,這里我還是要說句,手上的機子的{x}控千萬要牢牢的掌握,比如iso、快門和光圈的原理、加減曝光的運用,三種測光模式,光圈優(yōu)先、快門優(yōu)先、程序優(yōu)先、手動模式這四種模式,千萬別懶著看說明書,能掌握這些,你差不多離拍出好片的日子也不遠了。找拍攝紅葉的機會我這里講講我本人的一點心得,差不多在11月的時間我們找個秋色宜人的地方練手。
其實照片出彩逃不過運用絕佳的光線和題材,還有憑著自己的想像空間進行構(gòu)圖,說到光線,好的光線往往能事半功倍,拍攝葉子其實還是在光線上。還要自己會觀察,千萬不要急,拍10張好片總比拍攝一堆廢片回來要好多了是吧。以下一些是我自己摸索出來的經(jīng)驗,有不對之處大家指正。
【1】:要靈活的運用逆光和透射光
我不知道你們觀察過沒有,一片樹葉在太陽下,正面的光線和側(cè)光還有逆光下,隨著光線的角度變化,樹葉所呈現(xiàn)的色彩是完全不一樣的,一般樹葉在逆光和透射光下,葉字的色彩飽和度發(fā)生強烈的變化,這比順光時候看到的反射光效果更純粹、更鮮艷。所以記住這句口訣:拍樹葉順光不如側(cè)光,側(cè)光不如逆光。
【2】背景的注意:
葉子固然是拍攝中的無可非議的主題,色彩鮮艷的葉字也的確是最容易吸引目光的對象,但是如果忽略了背景的選擇,再美麗的葉子也會失去光彩。即使是拍攝紅葉特寫,背景的因素也不容小覷,拍攝葉子風光作品,就更應(yīng)該注意背景環(huán)境的選擇和安排。這個口訣就是背景的選擇應(yīng)該突出葉子主題,不能喧賓奪主。不能一拍了事,背景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拍攝時鏡頭對著后面盡量暗的地方,這樣主題更容易突出。這里還有個重要的相機控制就是加減曝光的掌握,如何利用加減曝光來突現(xiàn)主題。
【3】色彩的反差
一張照片色彩的出色也就給眼睛舒服了一半,在拍攝的時候,選得主題如果有色彩的大反差,那你的片子看上去顏色就會舒服很多,這個口訣就是拍攝時色彩反差的主題也能為照片出彩。
【4】選景的竅門:在拍攝樹葉的時候有沒發(fā)現(xiàn),遠景如果遇上稀稀拉拉的一片,難以表,容易出現(xiàn)色彩一片,沒有細節(jié),枝枝葉葉不分明,沒有立體感,也很難有銳度表現(xiàn),表現(xiàn)力不足。拍中景能兼顧一些色彩和細節(jié),立體感不突出,表現(xiàn)力仍不足。拍近景能兼顧色彩和細節(jié),突出局部,突出質(zhì)感,局部樹葉結(jié)構(gòu),最能能展現(xiàn)秋葉的魅力,表現(xiàn)力強,正所謂一葉知秋。這里的口訣就是:遠景不如中景,中景不如近景。
【5】器材的運用:
我們拍攝葉子通常會運用到長焦和微距鏡頭,這兩個鏡頭對mm來說有點難以把持,容易拍出虛焦,跑焦的片子,這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大光圈,或者提高相機的iso感光度,最好能上架拍攝,相機再好也不要忽略了腳架的作用,當然腳架出去很多人會覺得太重不方便,那你可以在拍攝的時候找可以作為依靠的樹、房屋、石壁等等,都沒有怎么辦,我看過很多人的手持相機的姿勢,其實好多人手握相機的穩(wěn)定姿勢不太對,左手以握杯姿勢端住鏡頭的中間部位,兩手臂貼在腰的兩側(cè),相機的關(guān)窗口最好抵著眉心,這樣就構(gòu)成一個三角姿勢,至少這樣端著相機是最穩(wěn)定的。不過現(xiàn)在好多小dc是液晶屏觀察拍攝,你可以去買個八爪魚式的微型腳架,下面三個桿可以隨意纏繞在合適的樹枝和石頭上
怎樣拍好紅葉
怎樣拍好紅葉
1, 選擇拍攝的場景。大場景取其氣勢和氛圍,小場景表現(xiàn)質(zhì)感細節(jié)和色彩。
2, 取景與構(gòu)圖。大小場景都要注意選好背景。盡量避免背景的雜亂。利用青黛色的遠山,藍天,遠處的被虛化了的或者處在陰影中的青綠色樹木作背景,能夠?qū)μ幵陉柟庀碌募t葉起到很好的反襯作用。使大場景更有通透感,小場景中的紅葉更具質(zhì)感,葉脈紋路清晰可見。小場景主要是表現(xiàn)枝葉的色彩質(zhì)感與造型的美感,要細心取舍,刪繁就簡,做好“減法”,一枝一葉,恰到好處。切忌重疊雜亂。還要精細對焦,小場景背景干凈時,可用小光圈,使畫面中的枝葉都相對清晰。這時,應(yīng)該用三腳架,用快門線拍攝或用自拍。避免小光圈慢速快門造成的手震使畫面模糊。同時還要注意相機的焦平面與紅葉的平面盡量平行,以避免因為景深關(guān)系造成焦點部位清晰而傾斜的部位不處在焦點中被虛化。
3, 白平衡的設(shè)置。白平衡的設(shè)置關(guān)系到照片色彩的準確還原。一般來說,取景框中的場景有三分二處在陽光中,可以設(shè)置日光白平衡,三分二處在陰影中設(shè)置陰影白平衡。如果吃不準,干脆設(shè)置自動白平衡。拍攝前一定檢查相機白平衡的設(shè)置,如果上次拍攝是設(shè)置為陰天或陰影白平衡,這次拍攝是晴天,照片可能就會嚴重偏色。
4, 準確曝光。陽光下的景物反差較大,數(shù)碼相機的寬容度相對膠片機比較小,拍攝的照片最容易高光過曝。高光過曝的照片高光部位一片死白,沒有層次和質(zhì)感,后期也沒辦法調(diào)整。因此要用好數(shù)碼相機的測光功能。一般數(shù)碼相機有三種測光模式: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簡單地說,平均測光是綜合考評強光與陰影,給出一個平均值來平衡,適用大場面大場景;中央重點測光是對取景框中的景物的中間部位進行測光,而不考慮旁邊光線的強弱,比較適合拍中景;點測光就不言而喻了。相對而言,點測光更精準,比較好的相機才有點測功能。用好相機的測光功能,對我們拍紅葉時做到準確曝光非常重要。簡而言之,大場面用平均測光,中場面用中央重點測光,小場面或特寫鏡頭用點測光。當然用點測光時還可以結(jié)合相機的曝光鎖定功能來更好地實現(xiàn)你的創(chuàng)作意圖。比如取景框中有五片紅葉,其中一片紅葉光線最強,你可以用點測對這片葉子測光,然后按住或按一下AEL(取決于你的相機設(shè)置),然后再移動相機重新構(gòu)圖(可能這片葉子不在最佳構(gòu)圖位置),這樣拍攝,高光不會曝光過度,其他幾片葉子有可能欠曝,但是欠曝一點在后期可以調(diào)整回來。
5, 其他。早晚的低色溫很美,暖暖的色調(diào)很適合表現(xiàn)紅葉的大場景美,有點煙氣更佳。逆光和側(cè)逆光能更好地表現(xiàn)畫面的通透感和紅葉的紋路質(zhì)感,但是要避免陽光直射你的鏡頭,遮光罩不能不用,以避免眩光和“鬼影”。當然,眩光和“鬼影”有時也很美。
一、忌拍攝無主體
據(jù)對很多攝友的觀察,發(fā)現(xiàn)在初次拍攝紅葉時都容易犯一個共同的錯誤,那就是緊盯著紅葉不放。鏡頭里被紅葉裝的滿滿當當,分不清楚層次和個數(shù),通紅一片,表現(xiàn)不出紅葉的特點和壯美。所以說,在拍攝紅葉時一定要注意反襯和對比,同時注意要與周圍景物的呼應(yīng)性。尤其是秋天一般人的感覺都是很干燥的,最好拍紅葉時要找到有水的地方,拍出來的片子才能相映成趣,才能有活力、有韻味。
二、謹慎使用長焦鏡頭
秋天的景色是迷人的,迷就迷在滿目的壯美。但如果將這壯美局限到一個很小的視角去表現(xiàn),那么就會變這迷人的風光變得很單調(diào)(當然我說的話不能一概而論)。
1、因為一般的紅葉樹種它的樹葉里含淀粉成分比較高,當葉子成熟又遇到低溫時它就會變紅,可就因為這能變紅的樹葉含有較高的淀粉成分就會引來一些小蟲子來吃它。所以說在紅葉樹林里想找到一片很完整的紅葉不能說沒有,只能說很難。
2、在樹葉紅了的期間,滿山遍野、五顏六色--就是一個好看。而且隨著氣溫的變化幾乎是一天一個樣,從紅到落也就是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最佳也就是3、5天。用廣角鏡頭還忙的不亦樂乎,哪有時間會跑到角落里為了一、兩張?zhí)貙懭ダ速M時間。而且長焦鏡頭體積大、重量沉,攜帶和保管實在不方便。
3、一般情況下,在這段時間天空中的“花大姐”(學(xué)名:七星瓢蟲)特別多,會影響拍攝空間的能見度,所以說用長焦鏡頭的機會不太多。
三、忌順光和頂光
在任何情況下,順光條件下拍的片子效果都不會太好,拍紅葉也是一樣。正常情況下,紅葉樹種的紅葉表面上都有一層蠟質(zhì)的感覺,會有很強的反光。如果在順光和頂光的條件下拍攝就會造成飽和度不足、光比過大,色彩晦暗的狀況。根據(jù)我拍攝的經(jīng)驗,散射光、45度角的側(cè)光及逆光和側(cè)逆光都很不錯的,尤其是背景相對暗一些的環(huán)境會更好。
四、小心使用偏振鏡
拍攝紅葉時,盡量不要使用偏振鏡,除非到了非用不可的時候。因為拍紅葉時使用偏振鏡的話,就會造成紅葉的質(zhì)感發(fā)死,使紅葉失去了它嬌艷的色彩。本人以前也曾使用過,但效果非常不好,除非你去刻意的追求藍天下的紅葉效果。如果不是那樣的話,而是以紅葉作為主體時去拍攝那么您就盡量不要使用偏振鏡,因為它會壞事的。
五、忌穿的過多或過少
一般紅葉季節(jié)時氣溫都很底,早晚的溫度一般都在0-5度之間,而中午的氣溫又在20-25度之間。穿的過少及容易感冒,穿的過多過又不便于攜帶。最好是穿一件厚一點的長袖T恤加馬甲。由于拍攝都在山野之間,鞋底的防扎性要好好考慮一下。
問:拍紅葉要用偏振鏡嗎?
答:要根據(jù)被攝體情況正確判斷是否要用偏振鏡。當想消除紅葉葉片上的反射光,以最大限度還原紅葉本來的色彩時就要用偏振鏡,但用偏振鏡不僅快門速度會降低一兩檔,容易產(chǎn)生抖動,而且取景器會相對變暗,不容易聚焦。此外,還要注意偏振鏡的正確使用方法,很多人用偏振鏡不旋轉(zhuǎn)偏振鏡調(diào)節(jié)效果,不是效果過大就是效果很小,一定要旋轉(zhuǎn)偏振鏡調(diào)節(jié)到合適的效果。
問:如何對有多種顏色的紅葉進行合適的曝光?
答:以占畫面面積大的顏色來決定曝光。一般紅葉主要是紅、黃、橙和茶色等幾種顏色,遇到這樣的被攝體首先要判斷到底哪種顏色是主要的,如果是以紅色為主,就要把聚焦框?qū)始t色部分測光來決定曝光量。一般拍攝以紅色為主的被攝體要做0.3—0.7EV減曝光補償。如果以黃色為主,由于黃色是僅次于白色的亮色,所以一般要做0.7-1EV加曝光補償色還原才合適。
問:要突出紅葉尋找什么樣的背景好?
答:要尋找與主要被攝體形成補色關(guān)系的背景。紅葉主要有紅色類型和黃色類型,拍攝時首先判斷被攝體到底是哪種類型的,如果是紅色類型的,由于紅色的補色是綠色,就要尋找綠色背景,在綠色背景襯托下紅色會顯得更鮮艷。如果拍攝現(xiàn)場缺少綠色背景,可以尋找紅色后面的綠葉作為背景,在綠葉襯托下紅葉也會顯得很鮮艷。
如果被攝體是黃色類型的,可以以藍天為背景,藍色和黃色互為補色,黃葉會顯得很鮮艷奪目。
陰天多云時天空成較暗的白色,這是雖然不值拍攝一般的風景,但從紅葉下方拍攝時,這種天空背景的擴散光會使紅葉的顏色顯得很濃厚,為獲得明快的色調(diào),拍攝時可作1-1.7EV加曝光補償。
問:用廣角鏡頭拍紅葉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用廣角鏡頭拍紅葉最重要的是要大膽決定拍攝位置與角度,力求畫面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例如,當物色到漂亮的紅葉樹時可以站在樹冠中間從下往上拍,畫面中的紅葉樹冠、樹干成高聳入云之勢,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拍這種鏡頭時不必用三腳架,身體靠在樹冠上就能穩(wěn)定持機。焦距如果用20mm,畫面會具有很強的臨場感。用廣角鏡頭拍紅葉還可以用鏡頭接近紅葉,既可以對準鏡前的紅葉聚焦,也可以對準中景或遠景的紅葉聚焦,根據(jù)個人的表現(xiàn)意圖確定焦點位置,畫面會有很強的縱深感。
問:拍水面紅葉的倒影應(yīng)對什么地方聚焦,用什么快門速度合適?
答:主要根據(jù)水面漣漪的大小決定聚焦位置和快門速度。拍水面紅葉的倒影時,如果水面漣漪很小,水面比較平靜,聚焦位置和直接拍紅葉是一樣的,可對準水面紅葉倒影聚焦。當水面漣漪比較大時,則要對水面聚焦,確定光圈后要看看照相機所顯示的快門速度,如果在1/125秒以上,所設(shè)定的光圈就比較合適,如果低于1/125秒,就得再調(diào)節(jié)光圈,這一點非常重要。用1/125秒以上的快門速度就可以捕捉到水面紅葉倒影的躍動美感。
問:如何拍攝背景有瀑布的紅葉?
答:背景有瀑布等水流的紅葉是非常漂亮的,紅葉可大大增色。晴天時拍這樣的鏡頭由于強烈的直射光,瀑布顯得非常明亮,而處于陰影中的紅葉和巖石又顯得較暗,畫面反差會很大,效果不太理想。陰天時由于是柔和的散射光,反差又不那么強烈,效果比較理想。構(gòu)圖時要注意紅葉和背景瀑布之間在畫面中的比例平衡。一般來說,構(gòu)圖時在紅葉后面只截取瀑布的上部分即可,可用低速快門表現(xiàn)瀑布的動感。如果畫面中瀑布占的面積比較大,可適當做加曝光補償。另外,一定要對準紅葉聚焦,確保紅葉的清晰度。
問:風大的時候怎么拍紅葉?
答:風大時也可以拍紅葉,能表現(xiàn)紅葉在風中的動感,畫面充滿秋意濃濃的氣氛。拍這樣的鏡頭首先要注意快門速度,最好用1/125秒以上的快門速度捕捉紅葉在風中舞動的瞬間姿態(tài)。另外,也可以用1/4或1/2秒的低速快門拍攝紅葉在風中搖動的軌跡,這樣的鏡頭也很有意思。
拍攝方法:
▲構(gòu)圖:基本分為“點、片、面”三種構(gòu)圖法。
點:以幾片美麗的紅葉為主。根據(jù)紅葉及枝條的走向,注意畫面不要太閉塞,要適當留白。
片:紅葉樹冠一部分。注意紅葉與樹干之間的關(guān)系,葉為主、干為輔。
面:大片的紅葉。
三種構(gòu)圖都要注意畫面顏色的搭配,紅色為主,適當以黃、綠色襯托。
▲拍好紅葉特寫鏡頭?
一般來說,顏色好的紅葉往往前面有其他枝葉礙事,不要單純避開,應(yīng)加以利用(絕對不可折斷樹枝?。?。取景構(gòu)圖后,可用較大光圈拍攝,對紅葉聚焦后,前面枝葉被虛化成為美麗的色彩,使主體更加鮮明突出,虛化的枝葉在畫面內(nèi)不可占得過多,否則會喧賓奪主,所處的位置也應(yīng)該在取景器內(nèi)反復(fù)琢磨,不可雜亂無章,要恰到好處。
▲如何拍攝與背景離開的紅葉?
如果是一片孤立的紅葉,即與背景有一定空間,拍攝時光圈不要小于F8,如果使用F11或F16等小光圈的話,由于景深加大遠處背景也會清楚,從而沖淡被攝主體!使用F8光圈,既不會產(chǎn)生遠近感,又突出了被攝主體。
▲如何處理天空與紅葉的關(guān)系?
大片紅葉與深秋蔚藍色天空形成強烈對比。如果在畫面某一側(cè)留有一點天空的話,紅葉與天空就會形成前后距離感,再加上紅葉樹叢的斜面,就會產(chǎn)生放射狀立體感。不過,畫面中天空部分不宜過多,否則紅葉就顯得曖昧,沖淡了主題。這一點應(yīng)該特別注意。
▲如何拍攝落地紅葉?
拍攝落地紅葉宜用變焦鏡頭的望遠端,相機應(yīng)處于較低位置,如果地面其他植物上有水滴或露水更好,其反射光會給照片增添情趣,因此不宜用偏振鏡。拍攝這種題材,在市內(nèi)、近郊區(qū)公園即可,時間最好選擇早晨有露水或小雨后,逆光拍攝以獲得水滴的反射光效果。
▲如何拍攝霧中紅葉?
秋夜雨后的早晨會下霧。對于鏡頭來說,晨霧宛如一片能產(chǎn)生某種虛幻效果的特殊“鏡片”,給人以朦朧之感!因此,在有霧的天氣中拍攝紅葉也是難得的題材。霧中紅葉不論形狀及顏色好壞,都會平均化。由于霧的關(guān)系遠景朦朧,一般來說宜用F8光圈。重要的是構(gòu)圖,焦點一定要對準近景顏色鮮艷的紅葉,與呈現(xiàn)朦朧狀態(tài)的遠景紅葉形成鮮明的對比,令人產(chǎn)生某種幻想。
▲如何拍攝風擺紅葉?
陰晴天氣中由于光線的作用紅葉會產(chǎn)生十分艷紅的色彩,這時是拍攝紅葉最好的時候!如果刮風,又是拍攝風擺紅葉的絕好時機。
用廣角鏡頭、快門速度1秒左右拍攝,當紅葉樹枝搖擺,產(chǎn)生某種程度虛化的時候再按動快門,表現(xiàn)紅葉的動感。另外,為使稍遠的紅葉動感清楚,在保證快門速度的前提下盡量使用小光圈。有快門優(yōu)先功能的相機拍攝風擺紅葉比較方便。
▲如何拍攝盛期已過的紅葉?
當紅葉最艷期已過的時候,紅葉后面的樹葉往往呈現(xiàn)某種深暗色,因此前景宜選取明亮開闊的景物予以襯托對比。如果前景有樹干的話,注意不要選取一株,否則顯得單調(diào)。為求畫面平衡,最好選取奇數(shù),例如左邊一棵,右邊兩棵,使紅葉處于樹干之間。宜用小光圈,使被攝主體紅葉和前后景都清晰。
▲曝光補償:
主要視畫面中明、暗部分及主要顏色是否占畫面75%以上來決定是否進行曝光補償。當紅葉的紅色占畫面面積大于75%時,一般來說可不必進行曝光補償。
用“點”構(gòu)圖法時,如背景較明亮,會導(dǎo)致紅葉曝光不足。可增加1/2檔或1檔曝光;反之宜做減曝光補償。畫面是較明亮的大面積黃色葉時,由于反射率大于18%,因此要減1/2檔或一檔曝光,黃色會更加鮮艷真實。拍攝時也可以使用包圍曝光拍攝三張,挑選曝光適當?shù)摹?/p>
圖1:主要表現(xiàn)紅葉中透過光的美感
〔1〕光線狀態(tài):整體畫面雖然處于逆光;但左上部透過光是斜光。
〔2〕三根樹干是畫面的重點,如果沒有的話,畫面單調(diào),缺乏繪畫效果。
〔3〕曝光注意點:左上側(cè)透過光在畫面中顯得很美;但這部分只占畫面25%左右,右側(cè)大部分相對較暗,所以拍攝時做了減1/3檔曝光。
〔4〕白色圓圈:色彩分布。紅色多,黃、綠等明亮顏色引人注目。拍攝時注意顏色比例。
拍攝數(shù)據(jù):佳能EOS-1N(下同),EF35~350mmF3.5-5.6L鏡頭,光圈優(yōu)先AE(f11),減1/3檔曝光,使用偏振鏡,富士反轉(zhuǎn)片。
圖2:注意畫面左明右暗,但暗部在畫面中占的比例稍大
圖3:紅葉特寫鏡頭
注意構(gòu)圖時把紅葉置于較明亮的黃色背景中,形成紅、黃對比,突出紅葉。用虛化手法巧妙利用前景的紅葉。拍攝時要從取景器內(nèi)確認前后景虛化程度合適后再按動快門。
拍攝數(shù)據(jù):90mmF2.8L微距鏡頭,光圈優(yōu)先AE(f4),加1/2EV檔曝光,ISO100富士反轉(zhuǎn)片。
圖4:構(gòu)圖與繪畫效果的關(guān)系
該圖如只取一棵樹干則顯得單調(diào),缺乏繪畫效果。拍攝該圖構(gòu)圖時,樹干取左1右2,將黃葉置于左側(cè)兩樹干之間,整體畫面如同一幅美麗的水彩畫。
拍攝數(shù)據(jù):28~70mmF2.8鏡頭,光圈優(yōu)先AE(f16),減1/2EV檔曝光,使用偏振鏡,ISO50富士反轉(zhuǎn)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