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早茶,是一種嶺南民間飲食風(fēng)俗,起源于清朝同治和光緒年間。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成為廣東人兼具著儀式感的“日?!?。
一壺?zé)岵?,配上兩籠點心,這就是粵語常說的“一盅兩件”。
“一盅”比較地道的是菊花茶、普洱茶、鐵觀音等。早上喝一口暖茶,不僅暖胃,還可去膩、輔助消化,與口味豐富的茶點搭配最合適不過了。
“兩件”就種類繁多,其中廣式早茶“四大天王”指的是:蝦餃、干蒸燒賣、叉燒包和蛋撻?!鞍舜蠼饎偂狈謩e是牛肉燒賣、排骨燒賣、腸粉、糯米雞、沙琪瑪、甜蛋散、煎堆仔和咸水角。
一壺茶,幾籠點心,或扶老攜幼話家常,或三五知己品人生,大家聚在一起,“嘆”的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一種對待生活的從容。
如果要問廣東人為什么這么愛早茶?除了好吃,當(dāng)然是因為早茶里的“社交基因”啦~
在廣府一帶,人們早上見面時相互問候說口頭禪:“飲咗茶未?”,或是分別時說“得閑出黎飲茶啊!”,從這些日常用語中就可知,喝早茶在人際交往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起喝早茶的過程不僅僅是家庭成員之家加強聯(lián)系的方式,同時也是朋友之間增進友誼的橋梁。“得閑飲茶”——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的廣東人,在水滾茶靚一盅兩件里,蘊含著日常的人情與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