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聽了袁老師的授課,記住了“沒有分數(shù)的教育是不行的,僅僅只有分數(shù)的教育也是不行的。”特別有沖動利用每一堂語文常態(tài)課,好好提升教學質量。然而此刻我反思今日教學工作,自己在和孩子溝通方面的技巧存在問題,四次耐著性子溝通和這個孩子溝通均無果。是對兒童心理了解不夠?還是兒童行為觀察不夠?我自己都迷糊了。班上孩子不定時出現(xiàn)的某些問題都已經(jīng)讓自己焦頭爛額,哪里來的精力抓成績呢?
(一)
師:你今天中午哭因為什么事?
生1:××罵了我。
師:他罵了你什么?
生1:……(不說話)
(二)
師:你今天中午哭因為什么事?
生1:……(不說話)
師:是因為班上的事情?
生1……(不說話,眼珠不停地轉,但不搖頭也不點頭)
師:剛才你說××罵了你,他罵什么了?
生1:不記得了。
師:他罵你什么時候的事?
生1:中午放學回家吃飯的時候,××告訴我,他罵了我。
(三)
師:××說你中午罵了她,是嗎?
生2:我沒有罵她。
師:那她怎么一直說你中午吃飯的時候罵了她?
生2:我沒有罵。中午放學回來路上,她不小心碰了××的鼻子,××又輕輕拍了她一下,然后她們兩個吵起來了。
(這兩個女生的小糾紛事件倒是在梳理過程中互相道了歉,關鍵是后面××又說她也是聽另外一個同學告訴她,××罵了她。)
(四)
師:××說你告訴她,××罵了她。你聽到××罵了什么呀?
生3:那會在放學路上好像聽到了他罵她。
師:那罵了什么呢?
生3(抬起頭東張西望):不記得了。在我們家門口的時候她還沒哭呀。
師:以后這種事不可以隨便亂說。尤其是這種可能引起其他同學不開心的事。
(繼續(xù)找生1聊天)
師:你中午回家的時候哭了,肯定是很難過,那你能告訴李老師,為什么嗎?
生1:……(搖頭,不說話)
師:你不愿意和李老師說一說?
生1:……(搖頭,不說話)
師:(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糖)來,請你吃一個糖。
生1:……(搖頭,不說話)
師:好吧,等你想說的時候再來找我。
是不是自己對這種事不需要刨根問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