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個師兄,非??释蟮酶?。他手上有點錢,就想著怎么布施好點福報才大。想著救助病苦,點開朋友圈的輕松籌鏈接,發(fā)現(xiàn)動不動就是幾十萬的籌款金額,遠遠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
捐個幾十塊,又覺得沒有多少福報。想著建寺弘法利生,所需花費更是天文數(shù)字。哪怕捐個幾百上千,也只是一點微薄之力,到底能有多少福報,自己心里也沒底。
這個師兄愿意拿一兩萬出來布施,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福田:布施一兩萬就能帶來巨大的福報,改變現(xiàn)世的命運!
但坦白說,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很多時候,不是說你布施了多少錢就一定能逆天改命。兩三萬砸下去,我們的命運就一定會有很大的變化嗎?真不一定!
不然的話,那很多人早就把命改了,畢竟兩萬、三萬對很多人來說門檻并不是特別高。
錢確實是個好東西,它能調動一定的社會資源去完成一件事。有錢當然可以去做利他的事,但如果忽略了善念的力量,單純用錢換福報,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可能并不可取。
坦白說,追求福報的師兄,大多數(shù)都并不富有。錢少,能做的善事就少。能做的善事少,福報自然就有限!
但哪怕我們只布施了一塊錢,如果心里存的都是真誠利他的念頭,福報也會指數(shù)級地往上增長。
那怎么辦呢?每個人的心里都隱藏著無盡的福報,基本上動輒就是幾十萬。都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但普通人誰能拿得出這么多去救一個人?
當然,哪怕布施一塊錢都會有功德,但我們很多人在意的是布施一塊錢到底有沒有功德嗎?不是,我們在意的是怎么早點改善現(xiàn)世的命運。
很多師兄可能都了解過,有七種不花錢也能獲大果報的布施。有師兄看到不花錢這幾個字可能會很高興,但其實我要告訴你,不花錢的布施可能會更難。
這幾種不花錢獲大果報的布施里,一是眼施,眼施當然不是讓我們把眼睛施舍給其他人。而是用柔和、慈悲、善意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身邊的人看到你柔和、善意的眼光也會感到歡喜與溫暖,這就是布施。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施是一個人善心自然而然的流露,是裝不出來的。有的師兄可能會覺得這個簡單呀,我做得到。
但你自己可能都沒注意,你的眼里經常透著不耐煩、不滿、抱怨、嫉妒、怨恨,當然這也算“眼施”,只不過這種“眼施”帶給人的是不安與痛苦,至于這種“眼施”會不會有福報就不清楚了。
二是顏施,顏施不是帥哥靚女的特權。你碰到兩個人,一個和顏悅色、讓人如沐春風;一個拉著臉,像欠他錢一樣。哪個讓你感到歡喜,哪個就在顏施。
當然,很多人心情好就和顏悅色,心情不好就給人臉色,這算顏施嗎?肯定不算!哪怕心里有不如意,也依然給人以好臉色,這才是顏施。
顏施是生活中隨時都可以踐行的一種布施,特別是對父母。一個人能否得到孝順的福報,通過他與父母相處過程中的一言一行就能看出來。
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對父母和顏悅色,讓父母感到愉悅。如果老是給父母臉色看,讓父母心不安樂,孝心就得大打折扣了。
還有言施,說白了就是多說好話。
有人生活中遇到了困難、經歷了失敗,你多說幾句鼓勵、安慰的話;
別人做的好的地方,你多夸贊一下;
別人遇到了煩心事,你去開導一下;
別人對你有恩的地方,你多表示一下……
這些都是言施。
當然,很多人做不到言施,反而在嘴上損了很多福報。嘴上損福,是嘴巴的問題嗎?不是,其實是心出了問題。有什么樣的心就會說什么樣的話,埋怨的心說埋怨的話,刻薄的心說刻薄的話,八卦的心說八卦的話,善良的心說溫暖的話。
所以,不管我們是想少在嘴上損福,還是通過言施積福,最后都要回歸我們的內心。
可以看出來,不管是眼施、顏施、言施,我們掰開揉碎去看,其實底層邏輯都是一顆善良的心。
我們反觀一下自己的心,有沒有抱怨、有沒有嫉妒、有沒有急躁…?如果有的話,那離善良還是有點差距呢!
不少師兄都有這樣的口頭禪:我要去放生培福了,我要去誦經培福了,我要去行善培福了……你如果也是這樣,說明你還沒悟到福報的真諦。福報不見得是你專門騰時間出來去放生、誦經就能積累起來的。
我聽過這么一個故事:
有個已婚的女居士,正在房間里誦經,幾歲大的小孩沒看到媽媽,哭著鬧著要找媽媽。覺得受到了干擾的女居士雖然心里煩躁,但還是忍著念完了經。一念完,她就跑出房門,雙手叉腰,指著丈夫罵道:你就不能管一下孩子嗎?打擾到我誦經了,知不知道?她的丈夫自然是一臉無辜。
類似這樣的現(xiàn)象太多了,很多師兄在放生的時候、在行善的時候,你看著他好像是個善人,但其實沒在放生的時候、沒在行善的時候,他就是個惡人,惡習一大堆。
各位,福報不是這么修的。真正厲害的人,不用刻意去行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是利他,隨時隨地,無時不刻都在積累福報。
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有空的時候擠出點時間去放生、誦經、行善,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覺得自己積了福,但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在損福而不自知。
《罵意經》中,世尊曾經告訴大家: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钍教煜氯?。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也說:夫人禍福,隨心而起。心念善故,受報亦善。心念惡故,受惡果報。
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
不是說我打了幾年工,攢了幾萬塊,把這幾萬塊全部布施,過兩年就能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回來,不是這樣的。錢只是我們用來布施的一個工具,錢只是我們踐行自己善心的一個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