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烏鎮(zhèn),我的身上有一種濕漉漉的感覺。江南水鄉(xiāng),沿著水域放歌而下,水鄉(xiāng)的橋如同水鄉(xiāng)的眼,從橋眼望過去,滿眼皆是煙雨朦朧的江南。
與烏鎮(zhèn)略略而過,悄悄別離的是背影,不曾消失的是心情。
一步一景,河道水溝縱橫交錯,湖泊水塘星羅密布。河是水鄉(xiāng)的地,橋是水鄉(xiāng)的床。因為地是水做的,行走烏鎮(zhèn):百步一橋,那些臨水的亭臺樓閣,青石小巷、古屋飛檐仿佛能夠在你的安然踏步中,漸漸淋出水來。
被水點綴與滋潤,被密密的蘆葦包裹與珍藏,行走烏鎮(zhèn):穿越幽靜的小巷,步入亭臺樓閣、看小橋流水、臥聽流嵐風雨,每一塊青石循著一條街,或者一條小河的方向,亦夢亦幻、亦真亦幻,此后,烏鎮(zhèn)在煙雨朦朧中,在記憶的情深處,定格成江南水鄉(xiāng)獨有的風景。
沒來烏鎮(zhèn),誕生文學巨匠的土地,總能給人無垠的想象。一個孕育出偉大作家矛盾的廣袤大地,上蒼眷顧該是怎樣一方人杰地靈的青山綠水?
原生態(tài)的美,踏進烏鎮(zhèn),撲面而來是一種純天然之美。
古往今來,多少才子佳人在夢里水鄉(xiāng)流連駐足?多少文人騷客在大美烏鎮(zhèn)吟詩作畫?
沐浴千年滄桑的風雨,隔著晦澀幽深的古文,透過黑漆斑駁的古老木門,物是人非、寧靜的烏鎮(zhèn),往昔的繁華不在了。取而代之,霧雨煙嵐中無數(shù)略略而過的身影,在光陰兩岸,那種深厚的人文底蘊,像是被輸入某種程序,心靈的回歸,烏鎮(zhèn)就是一個牧場。
走進烏鎮(zhèn)——清秀的河水,古樸的石橋、很古舊很古老的房子,
坐在烏篷船里、或佇立船頭,徜徉在煙霧深鎖的水鄉(xiāng),任過往小舟如梭,臨風憑欄,心就這樣漸漸柔軟下來……
寧靜,悠遠、簡單、清澈,江南是水做的。水質(zhì)甘冽,水流潺潺,小橋、流水、人家,這就是江南的全部。
所以,水墨江南是一本書;烏鎮(zhèn),則是這本書的封面。
散落一地的舊光陰,烏鎮(zhèn)是一個極佳尋夢的去處。那種遠古的呼喚,那種千年的期盼,回到夢開始的地方:品嘗一下微咸的姑嫂餅,回味一口微熏的糯米酒,每一次,與烏鎮(zhèn)略略而過,那種心靈的悸動,洇染在拷花藍布般青花瓷中的心情,便隨即融化在星星點點、如夢似幻,烏鎮(zhèn)香甜而酥軟的夢中與水里……
印象烏鎮(zhèn),別離后愈見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