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周易新解》序言 厲明忠 著

《周易新解》

首先交代一下我的《周易新解》新在哪里。

1.我的《周易》六十四卦邏輯圖不僅是獨一無二的,更關(guān)鍵是符合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的排序規(guī)律。

2.前后卦的內(nèi)容是相互銜接的,六十四卦的內(nèi)容連起來就是一篇有序的文章。

3.卦辭爻辭的內(nèi)容都是講立國治世的政治學(xué),包括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民生和家庭等,只是用隱晦的語言書寫。

4.對每卦的卦辭爻辭中的每個字都進行較為詳細的解釋,并且都有依據(jù)可尋。

我的整個講解目錄為:

1.0《周易新解》序言

1.1《乾卦》 2.1《坤卦》 3.1《震卦》 4.1《離卦》

1.2《小蓄卦》 2.2《剝卦》 3.2《復(fù)卦》 4.2《豐卦》

1.3《需卦》 2.3《比卦》 3.3《頤卦》 4.3《明夷卦》

1.4《大畜卦》 2.4《觀卦》 3.4《屯卦》 4.4《賁卦》

1.5《大壯卦》 2.5《豫卦》 3.5《噬嗑卦》 4.5《革卦》

1.6《大有卦》 2.6《晉卦》 3.6《隨卦》 4.6《同人卦》

1.7《夬卦》 2.7《萃卦》 3.7《無妄卦》 4.7《家人卦》

1.8《泰卦》 2.8《否卦》 3.8《益卦》 4.8《既濟卦》

5.1《兌卦》 6.1《巽卦》 7.1《坎卦》 8.1《艮卦》

5.2《睽卦》 6.2《姤卦》 7.2《渙卦》 8.2《旅卦》

5.3《歸妹卦》 6.3《大過卦》 7.3《訟卦》 8.3《小過卦》

5.4《臨卦》 6.4《鼎卦》 7.4《困卦》 8.4《謙卦》

5.5《履卦》 6.5《井卦》 7.5《蒙卦》 8.5《遯卦》

5.6《中孚卦》 6.6《蠱卦》 7.6《師卦》 8.6《漸卦》

5.7《節(jié)卦》 6.7《升卦》 7.7《解卦》 8.7《蹇卦》

5.8《損卦》 6.8《恒卦》 7.8《未濟卦》 8.8《咸卦》

《周易新解》

序 言

(伏羲八卦、文王八卦及六十四卦、機理、創(chuàng)作、發(fā)展、預(yù)測)

《周易新解》的序言,介紹《易經(jīng)》的基本知識,為以后具體講解《易經(jīng)》六十四卦做鋪墊,因為這是具體講清《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前提。

本序言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內(nèi)容:

一、簡單介紹伏羲八卦;

1.1先分別解釋“易、陰、陽”三個字的含義

1.2伏羲八卦

二、介紹文王八卦和《易經(jīng)》六十四卦;

2.1 文王八卦

2.2 《易經(jīng)》六十四卦

2.3 《易經(jīng)》六十四卦之間的關(guān)系解析

2.4 《易經(jīng)》的創(chuàng)作

三、簡單介紹《易經(jīng)》的發(fā)展;

3.1《易經(jīng)》的理學(xué)

3.2《易經(jīng)》的象數(shù)氣說

四、簡單介紹《易經(jīng)》的預(yù)測原理。

一、伏羲八卦

1.1 先解釋“易、陰、陽”三個字的含義

易(yì):

易的字源字形:

易的含義:

先解釋組成易字的兩個獨體字的含義。

日(rì):太陽。

勿(wù):這里含義為: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幟為半赤半白。因為該旗幟為半赤半白,飄動起來像被刀割成兩半似的,其實沒有分開。

易(yì):

甲骨文、金文和六書通1字形,表示:飄動的“彡”在轉(zhuǎn)動。

六書通2字形為“勿”。

六書通3字形為,上部不動;下部為“勿”,

表示:飄動。

說文小篆和六書通4字形為,上“日”下“勿”,表示:陽光在反復(fù)變化。

本義:陰與陽;一邊是陰,一邊是陽;陰陽相連。太極。陰陽變化。

易中包含陰陽,即太極(易)生兩儀(陰、陽)。

陰陽變化,表示:容易。交易。

陰陽變化,表示:陰陽交變;陰陽交替。陰陽替換。往來變化。

陰與陽之間,表示:陰陽邊界;陰陽之間。隔離;隔閡。

陰(陰)(yīn):

陰的字源字形:

陰的含義:

先解釋組成陰字的三個獨體字的含義。

阝(fù):這里表示“土山,或山坡”。

今(jīn):本義:“鈴”。

云(yún):1.本義:云彩。大氣中的水蒸氣,凝聚而成的小水滴或水粒,或與雨共存時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做云。2.篆體字中有的寫成“雲(yún)”。

陰(陰)(yīn):

說文小篆字形為,左“阝”右上“今”右下“云”,表示云像大頂蓋似的,遮住土山。即烏云密布,沒有一絲陽光。本義:完全沒有陽光為陰。

陰為陰的簡化字。

陰(陰)表示太極陰(陰)陽(陽)中的陰(陰)。

陽(陽)(yáng):

先介紹“昜”字。

昜(yáng):

昜的字源字形:

昜的含義:

昜(yáng):

甲骨文、金文1字形,為上“日”下“示”。“日”為太陽,“示”為向下發(fā)出或顯示。本義:太陽向大地發(fā)出光線(光芒)。

金文2和說文小篆字形,為上“日”中“一橫”下“勿”,本義:太陽向大地發(fā)出變化的光線(光芒)。

表示:太陽(日)完全離開了陰(地下)。

說文小篆字形中,昜為“易”字的中間加一橫。表示:高出地平線。易中沒有一橫,表示:陰陽相連。

表示:開了;出來了,露出了。脫離了。

陽(陽)(yáng):本義:陽光照在土山,或山坡上。

陽為陽的簡化字。

陽(陽)表示太極陰(陰)陽(陽)中的陽(陽)。

1.2 伏羲八卦

上古圣賢伏羲皇,觀天察地悟大道。

天地運化月圓缺,人事興衰物榮枯。

萬變不離陰陽本,遂畫八卦文明開。

伏羲八卦圖(或稱先天八卦圖),見(圖1.1)所示。

(圖1.1)--伏羲八卦圖

伏羲八卦圖又稱先天八卦圖,原先只有陰陽符號,沒有文字,也沒有圓圈和縱橫坐標。后人所標的文字是根據(jù)文王所取的卦名加上的。

八卦圖中只有兩種爻,即陽爻和陰爻,表示陰陽。陽爻用一長橫(------)表示,陰爻用兩短橫(-- --)中間斷開表示。每一卦從下到上為三個爻組成,表示內(nèi)部陰陽的交互作用和對外表現(xiàn)的陰陽變化。

每個卦的三個爻是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規(guī)律形成。最下面的爻決定該卦的陰陽性。最下面的爻為陽爻,則該卦為陽卦,反之為陰卦。見(圖1.2)所示。

圖1.2--太極八卦邏輯關(guān)系圖

伏羲八卦圖的變化順序為順時針,即坤,震,離,兌,乾,巽,坎,艮。

按陰陽強弱順序分為:坤,艮,坎,巽,震,離,兌,乾。

對應(yīng)關(guān)系:乾卦對應(yīng)坤卦,震卦對應(yīng)巽卦,離卦對應(yīng)坎卦,兌卦對應(yīng)艮卦。

伏羲八卦的各卦既可表示一周內(nèi)的8個點,也可表示一周內(nèi)的8段過程。

對應(yīng)的方位:坤卦對應(yīng)北方,離卦對應(yīng)東方,乾卦對應(yīng)南方,坎卦對應(yīng)西方;震卦對應(yīng)東北方,兌卦對應(yīng)東南方,巽卦對應(yīng)西南方,艮卦對應(yīng)西北方。

伏羲八卦高度概括了整個陰陽的變化過程,及任何一個事物的生長盛衰的整個變化過程。它揭示了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是中華哲學(xué)的根本,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故伏羲八卦能“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二、文王八卦和《易經(jīng)》六十四卦

文王隱晦立《周易》,只為周朝奠根基。

帝王秘術(shù)藏《周易》,三千多年幾人知。

我今重新解《周易》,正本清源復(fù)真意!

2.1.文王八卦

文王八卦圖見(圖2.1-A)所示。為了明顯起見,加上顏色變成了(圖2.1-B)所示。

(圖2.1-A)--文王八卦圖

(圖2.1-B)--文王八卦圖

文王八卦圖的邏輯為,將整個圓圖分為陰陽兩半,即太極生兩儀。太極與老子《道德經(jīng)》的“道”是同一個概念。該圖左半邊為陽,為乾卦;右半邊為陰,為坤卦。

再將乾卦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震卦、離卦、兌卦;同理,將坤卦也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巽卦、坎卦、艮卦。

對六十四卦而言,該八卦稱為經(jīng)卦,即像織布時,經(jīng)線交叉(或連接)緯線;六十四卦稱為別卦,即64個類別。

文王八卦圖的陰陽性

按上升為陽、下降為陰,則左半圓為陽,右半圓為陰。見(圖2.2-A)所示。

(圖2.2-A)--文王八卦圖的陰陽性圖

按陰陽大小或陰陽作用的狀態(tài)分,則上半圓為陽,下半圓為陰??衫斫鉃樯习雸A為白天,下半圓為夜里。見圖(圖2.2-B)所示。

伏羲八卦圖與文王八卦圖的陰陽分法是一致的。

(圖2.2-B)--文王八卦圖的陰陽性圖

文王八卦對應(yīng)的方位、時序圖

見(圖2.3)所示。

(圖2.3)--八卦圖的方位,時序圖

方位:下為北方,左為東方,上為南方,右為西方。

時序:下為子時(或冬至),左為卯時(或春分),上為午時(或夏至),右為酉時(或秋分)。

伏羲八卦圖與文王八卦圖的方位、時序也是一致的。

2.2 《易經(jīng)》六十四卦

將文王八卦,每卦再細分成8個別卦,就成了《易經(jīng)》六十四卦?!兑捉?jīng)》六十四卦就是文王六十四卦?!兑捉?jīng)》六十四卦圖見(圖2.4)所示。

(圖2.4)--《易經(jīng)》六十四卦圖

乾八卦為:乾、小畜、需、大畜、大壯、大有、夬、泰等卦;

坤八卦為:坤、剝、比、觀、豫、晉、萃、否(pǐ)等卦;

震八卦為:震、復(fù)、頤、屯(zhūn)、噬嗑(網(wǎng)上注he)、隨、無妄、益等卦;

離八卦為:離、豐、明夷、賁(bì)、革、同人、家人、既濟等卦;

兌八卦為:兌、睽、歸妹、臨、履、中孚、節(jié)、損等卦;

巽八卦為:巽、姤、大過、鼎、井、蠱、升、恒等卦;

坎八卦為:坎、渙、訟、困、蒙、師、解(xiè)、未濟等卦;

艮八卦為:艮、旅、小過、謙、遯、漸、蹇、咸等卦。

六十四卦形成規(guī)律

六十四卦形成規(guī)律的奧妙我還不清楚,但各卦名與其外卦在伏羲八卦圖中的位置有關(guān)。

震八卦的細分規(guī)律

(圖2.5)——震八卦的細分規(guī)律圖

見圖(圖2.5)所示。圖中黑字為伏羲八卦名,紅字為《易經(jīng)》震中的八個卦名。其它7個卦的細分規(guī)律圖同理標注。

震八個卦的下卦(或內(nèi)卦)都是震卦。上卦(或外卦)的順序為:先以震卦開始,按伏羲八卦圖逆時針轉(zhuǎn)4位至坎卦;再從坎卦的對卦離卦開始,順時針轉(zhuǎn)4位至巽卦,這樣就細分出8個卦。

第一個為震卦(震/震),其上卦或(外卦)也是震;

第二個為復(fù)卦(坤/震),其上卦或(外卦)是坤;

第三個為頤卦(艮/震),其上卦或(外卦)是艮;

第四個為屯卦(坎/震),其上卦或(外卦)是坎;

第五個為噬嗑卦(離/震),其上卦或(外卦)是離;

第六個為隨卦(兌/震),其上卦或(外卦)是兌;

第七個為無妄卦(乾/震),其上卦或(外卦)是乾;

第八個為益卦(巽/震),其上卦或(外卦)是巽。

離八卦的細分規(guī)律

見(圖2.6)所示。

(圖2.6)——離八卦的細分規(guī)律圖

離八個卦的下卦(或內(nèi)卦)都是離卦。上卦(或外卦)的順序為:先以離卦開始,按伏羲八卦圖逆時針轉(zhuǎn)4位至艮卦;再從艮卦的對卦兌卦開始,順時針轉(zhuǎn)4位至坎卦,這樣就細分出8個卦。

第一個為離卦(離/離),其上卦或(外卦)也是離;

第二個為豐卦(震/離),其上卦或(外卦)是震;

第三個為明夷卦(坤/離),其上卦或(外卦)是坤;

第四個為賁卦(艮/離),其上卦或(外卦)是艮;

第五個為革卦(兌/離),其上卦或(外卦)是兌;

第六個同人卦(乾/離),其上卦或(外卦)是乾;

第七個為家人卦(巽/離),其上卦或(外卦)是巽;

第八個為既濟卦(坎/離),其上卦或(外卦)是坎。

兌八卦的細分規(guī)律

見(圖2.7)所示。

(圖2.7)——兌八卦的細分規(guī)律圖

兌八個卦的下卦(或內(nèi)卦)都是兌卦。上卦(或外卦)的順序為:先以兌卦開始,按伏羲八卦圖逆時針轉(zhuǎn)4位至坤卦;再從坤的對卦乾卦開始,順時針轉(zhuǎn)4位至艮卦,這樣就細分出8個卦。

第一個為兌卦(兌/兌),其上卦或(外卦)也是兌;

第二個為睽卦(離/兌),其上卦或(外卦)是離;

第三個為歸妹卦(震/兌),其上卦或(外卦)是震;

第四個為臨卦(坤/兌),其上卦或(外卦)是坤;

第五個為履卦(乾/兌),其上卦或(外卦)是乾;

第六個為中孚卦(巽/兌),其上卦或(外卦)是巽;

第七個為節(jié)卦(坎/兌),其上卦或(外卦)是坎;

第八個為損卦(艮/兌),其上卦或(外卦)是艮。

坤八卦的形成規(guī)律

見(圖2.8)所示:

(圖2.8)——坤八卦的細分規(guī)律圖

坤八個卦的下卦(或內(nèi)卦)都是坤卦。上卦(或外卦)的順序為:先以坤卦開始,按伏羲八卦圖逆時針轉(zhuǎn)4位至巽卦;再從巽卦的對卦震卦開始,順時針轉(zhuǎn)4位至乾卦,這樣就細分出8個卦。

第一個為坤卦(坤/坤),其上卦或(外卦)也是坤;

第二個為剝卦(艮/坤),其上卦或(外卦)是艮;

第三個為比卦(坎/坤),其上卦或(外卦)是坎;

第四個為觀卦(巽/坤),其上卦或(外卦)是巽;

第五個為豫卦(震/坤),其上卦或(外卦)是震;

第六個為晉卦(離/坤),其上卦或(外卦)是離;

第七個為萃卦(兌/坤),其上卦或(外卦)是兌;

第八個為否卦(乾/坤),其上卦或(外卦)是乾。

巽八卦的形成規(guī)律

見(圖2.9)所示。

(圖2.9)——巽八卦的細分規(guī)律圖

巽八個卦的下卦(或內(nèi)卦)都是巽卦。上卦(或外卦)的順序為:先以巽卦開始,按伏羲八卦圖逆時針轉(zhuǎn)4位至離卦;再從離卦的對卦坎卦開始,順時針轉(zhuǎn)4位至震卦,這樣就細分出8個卦。

第一個為巽卦(巽/巽),其上卦或(外卦)也是巽;

第二個為姤卦(乾/巽),其上卦或(外卦)是乾;

第三個為大過卦(兌/巽),其上卦或(外卦)是兌;

第四個為鼎卦(離/巽),其上卦或(外卦)是離;

第五個為井卦(坎/巽),其上卦或(外卦)是坎;

第六個為蠱卦(艮/巽),其上卦或(外卦)是艮;

第七個為升卦(坤/巽),其上卦或(外卦)是坤;

第八個為恒卦(震/巽),其上卦或(外卦)是震。

坎八卦的形成規(guī)律

見(圖2.10)所示。

(圖2.10)——坎八卦的細分規(guī)律圖

坎八個卦的下卦(或內(nèi)卦)都是坎卦。上卦(或外卦)的順序為:先以坎卦開始,按伏羲八卦圖逆時針轉(zhuǎn)4位至兌卦;再從兌卦的對卦艮卦開始,順時針轉(zhuǎn)4位至離卦,這樣就細分出8個卦。

第一個為坎卦(坎/坎),其上卦或(外卦)也是坎;

第二個為渙卦(巽/坎),其上卦或(外卦)是巽;

第三個為訟卦(乾/坎),其上卦或(外卦)是乾;

第四個為困卦(兌/坎),其上卦或(外卦)是兌;

第五個為蒙卦(艮/坎),其上卦或(外卦)是艮;

第六個為師卦(坤/坎),其上卦或(外卦)是坤;

第七個為解卦(震/坎),其上卦或(外卦)是震;

第八個為未濟卦(離/坎),其上卦或(外卦)是離。

艮八卦的形成規(guī)律

見(圖2.11)所示。

(圖2.11)——艮八卦的細分規(guī)律圖

艮八個卦的下卦(或內(nèi)卦)都是艮卦。上卦(或外卦)的順序為:第一個為艮卦,再先以離卦開始,按伏羲八卦圖逆時針轉(zhuǎn)3位至坤卦;再從坤卦的對卦乾卦開始,順時針轉(zhuǎn)3位至坎卦,最后一個為兌卦。這樣就細分出8個卦。

第一個為艮卦(艮/艮),其上卦或(外卦)也是艮;

第二個為旅卦(離/艮),其上卦或(外卦)是離;

第三個為小過卦(震/艮),其上卦或(外卦)是震;

第四個為謙卦(坤/艮),其上卦或(外卦)是乾;

第五個為遯卦(乾/艮),其上卦或(外卦)是乾;

第六個為漸卦(巽/艮),其上卦或(外卦)是巽;

第七個為蹇卦(坎/艮),其上卦或(外卦)是坎;

第八個為咸卦(兌/艮),其上卦或(外卦)是兌。

乾八卦的形成規(guī)律

見(圖2.12)所示。

(圖2.12)——乾八卦的細分規(guī)律圖

乾八個卦的下卦(或內(nèi)卦)都是乾卦。上卦(或外卦)的順序為:第一個為乾卦,再先以巽卦開始,按伏羲八卦圖順時針轉(zhuǎn)3位至艮卦;再從震卦開始,順時針轉(zhuǎn)3位至兌卦,最后轉(zhuǎn)至坤卦,這樣就細分出8個卦。

第一個為乾卦(乾/乾),其上卦或(外卦)也是乾;

第二個為小蓄卦(巽/乾),其上卦或(外卦)是巽;

第三個為需卦(坎/乾),其上卦或(外卦)是坎;

第四個為大畜卦(艮/乾),其上卦或(外卦)是艮;

第五個為大壯卦(震/乾),其上卦或(外卦)是震;

第六個為大有卦(離/乾),其上卦或(外卦)是離;

第七個為夬卦(兌/乾),其上卦或(外卦)是兌;

第八個為泰卦(坤/乾),其上卦或(外卦)是坤。

只有乾八卦全為順時針排列,原因估計乾八卦表示帝王的事業(yè)。

以上震卦、離卦、兌卦、坤卦、巽卦、坎卦的細分方法相同。而乾卦與艮卦的細分方法有別。原因不明。應(yīng)該是作者有意而為之,為了更好地保密。

六十四卦不僅按一定的規(guī)則細分形成,而且各卦的內(nèi)容也是前后相互有機銜接的。六十四卦的各卦辭及爻辭構(gòu)成了一篇有序的文章。

2.3 《易經(jīng)》64卦之間的關(guān)系解析

見(圖2.13),該圖與(圖2.4)相同。

(圖2.13)--《易》64卦邏輯圖

《易經(jīng)》64卦層次結(jié)構(gòu)

理解《易經(jīng)》64卦層次結(jié)構(gòu),是理解卦名、卦辭和爻辭的關(guān)鍵。

第一主層:見(圖2.14)所示。

(圖2.14)--《易》64卦層次結(jié)構(gòu)第一主層圖

涂有顏色的為第一主層。整個圓由陰陽組成,即太極生兩儀。乾卦代表陽,坤卦代表陰。

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組成,從原子結(jié)構(gòu)到人類社會無一例外。

學(xué)過物理學(xué)的人都知道,萬事萬物都是由元素組成的。地球上共有94種元素。最基本的元素為氫原子,是由帶正電的質(zhì)子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其他元素是由數(shù)量相同的質(zhì)子和電子構(gòu)成的。

磁性只有南極和北極,力只有引力和斥力兩類,化學(xué)反應(yīng)本質(zhì)上只有化合和分解兩種變化。

形而之上謂之道,形而之下謂之器。道器也是陰陽兩面。物質(zhì)和意識也是陰陽兩面。所以,我編了以下的順口溜。

世界原本陰陽面,唯物唯心兩極端。電子自旋正反轉(zhuǎn),中子藏有陰陽電。有正物質(zhì)必有反物質(zhì),有明物質(zhì)必有暗物質(zhì)。

電荷正負僅兩性,磁場南北只兩極。引力斥力僅兩類,化合分解只兩變。陰陽和合生萬物,永是天地總規(guī)律。

形而之上謂之道,形而之下謂之器。道器即是陰陽面,互生互存不分開。有電荷必有電場,有物質(zhì)必有意識。

第一副層:

見(圖1.15)所示。

(圖1.15)--《易》64卦層次結(jié)構(gòu)第一副層圖

涂有顏色的為第一副層。它們分別是乾坤兩卦的細分,用于詳細表述乾卦兩卦。且各卦關(guān)系是依次遞增的,即有嚴格的順序。

乾卦側(cè)的順序為:小畜卦、需(中畜)卦、大畜卦、大壯卦、大有卦、夬卦、泰卦。

坤卦側(cè)的順序為:剝卦、比卦、觀卦、豫卦、晉卦、萃卦、否卦。

對應(yīng)關(guān)系:如圖所示:

乾卦(乾/乾)對應(yīng)坤卦(坤/坤);

小畜卦(巽/乾)對應(yīng)剝卦(艮/坤),外卦不對應(yīng);

需卦(坎/乾)對應(yīng)比卦(坎/坤),外卦相同;

大畜卦(艮/乾)對應(yīng)觀卦(巽/坤),外卦不對應(yīng);

大壯卦(震/乾)對應(yīng)豫卦(震/坤),外卦相同;

大有卦(離/乾)對應(yīng)晉卦(離/坤),外卦相同;

夬卦(兌/乾)對應(yīng)萃卦(兌/坤),外卦相同;

泰卦(坤/乾)對應(yīng)否卦(乾/坤)。

第二主層:

見(圖2.16)所示。

(圖2.16)--《易》64卦層次結(jié)構(gòu)第二主層圖

涂有顏色的為第二主層。它們是將乾坤兩卦各分成三大階段,也是對乾坤的詳細表述。

震卦、離卦、兌卦分別為乾卦嚴格依次遞進的三個階段,分別表示事物的生、長、盛階段;巽卦、坎卦、艮卦分別為坤卦嚴格依次遞進的三個階段,分別表示事物的衰、暮、藏階段。

對應(yīng)關(guān)系:如圖所示,震卦對應(yīng)巽卦,離卦對應(yīng)坎卦,兌卦對應(yīng)艮卦。

大家會發(fā)現(xiàn),這六個卦在圖中畫得不均勻。陰陽原理是高度抽象的,不可能用語言、文字、或圖形完全準確表達出來的。像《易.系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薄兜赖陆?jīng)》的開頭語“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表述,但不能完全準確地表述)”。

《易經(jīng)》就是陰陽原理,所以,也無法完全用圖形準確表達出來。用文字和圖形進行綜合表述,會清晰很多。在有縱橫坐標的圖中,按上升、下降分,則縱坐標的左側(cè)為陽,右側(cè)為陰。按陰陽作用的狀態(tài)分,則橫坐標的上側(cè)為陽,相當于一天里的白天;下側(cè)為陰,相當于一天里的夜里。

再根據(jù)震卦、離卦、兌卦、巽卦、坎卦和艮卦中的震、離、兌、巽、坎和艮的漢字本義及卦辭和爻辭的含義,畫出這六個卦的位置。例,離卦,表示離開陰,像早晨太陽升出地平線,所以,離卦的位置一定要在橫坐標之上??藏詾槁淙肟觾?nèi),像傍晚太陽落到地平線下,所以,坎卦的位置一定要在橫坐標之下。

故震卦和巽卦分別占整個圓周的1/4范圍;離卦、兌卦、坎卦和艮卦分別占圓周的1/8范圍。

范圍大小與有些事件的時間長短是不成比例關(guān)系。例,一個人的生長盛衰過程,震卦對應(yīng)生的階段,相當于在家里和學(xué)校學(xué)習階段;離卦對應(yīng)長的階段,相當于工作中學(xué)徒的階段;兌卦對應(yīng)盛的階段,相當于能完全獨立工作的階段,是人生中最長的時段。巽卦、坎卦、艮卦以此類推。

第二副層

見(圖2.17)所示。涂有顏色的為第二副層。

(圖2.17)--《易》64卦層次結(jié)構(gòu)第二副層圖

它們分別是震卦、離卦、兌卦、巽卦、坎卦和艮卦的細分,分別用于詳細表述震卦、離卦、兌卦、巽卦、坎卦和艮卦等六卦。且各卦關(guān)系是依次遞增,即有嚴格順序。

震內(nèi)的順序為:復(fù)、頤、屯、噬嗑、隨、無妄、益等七個卦。

離內(nèi)的順序為:豐、明夷、賁、革、同人、家人、既濟等七個卦。

兌內(nèi)的順序為:睽、歸妹、臨、履、中孚、節(jié)、損等七個卦。

巽內(nèi)的順序為:姤、大過、鼎、井、蠱、升、恒等七個卦。

坎內(nèi)的順序為:渙、訟、困、蒙、師、解、未濟等七個卦。

艮內(nèi)的順序為:旅、小過、謙、遯、漸、蹇、咸等七個卦。

對應(yīng)關(guān)系:如(圖2.17)所示:

震卦(震/震)對應(yīng)巽卦(巽/巽);

復(fù)卦(坤/震)對應(yīng)姤卦(乾/巽);

頤卦(艮/震)對應(yīng)大過卦(兌/巽);

屯卦(坎/震)對應(yīng)鼎卦(離/巽);

噬嗑卦(離/震)對應(yīng)井卦(坎/巽);

隨卦(兌/震)對應(yīng)蠱卦(艮/巽);

無妄卦(乾/震)對應(yīng)升卦(坤/巽);

益卦(巽/震)對應(yīng)恒卦(震/巽)。

離卦(離/離)對應(yīng)坎卦(坎/坎);

豐卦(震/離)對應(yīng)渙卦(巽/坎);

明夷卦(坤/離)對應(yīng)訟卦(乾/坎);

賁卦(艮/離)對應(yīng)困卦(兌/坎);

革卦(兌/離)對應(yīng)蒙卦(艮/坎);

同人卦(乾/離)對應(yīng)師卦(坤/坎);

家人卦(巽/離)對應(yīng)解卦(震/坎);

既濟卦(坎/離)對應(yīng)未濟卦(離/坎)。

兌卦(兌/兌)對應(yīng)艮卦(艮/艮);

睽卦(離/兌)對應(yīng)旅卦(離/艮),外卦相同;

歸妹卦(震/兌)對應(yīng)小過卦(震/艮),外卦相同;

臨卦(坤/兌)對應(yīng)謙卦(坤/艮),外卦相同;

履卦(乾/兌)對應(yīng)遯卦(乾/艮),外卦相同;

中孚卦(巽/兌)對應(yīng)漸卦(巽/艮),外卦相同;

節(jié)卦(坎/兌)對應(yīng)蹇卦(坎/艮),外卦相同;

損卦(艮/兌)對應(yīng)咸卦(兌/艮)。

《易經(jīng)》64卦內(nèi)的爻

每個卦共有六個爻,由陽爻(------)和陰爻(-- --)組成,順序由下到上。爻辭中,陽爻用“九”代表,陰爻用“六”代表。最下面的爻稱為初爻,若是陽爻,稱為初九;若是陰爻,稱為初六。

從下到上的第二位為九二(陽爻),或六二(陰爻);

從下到上的第三位為九三(陽爻),或六三(陰爻);

從下到上的第四位為九四(陽爻),或六四(陰爻);

從下到上的第五位為九五(陽爻),或六五(陰爻);

從下到上的最高位為上九(陽爻),或上六(陰爻)。

其實,下三個爻和上三個爻分別為兩個經(jīng)卦的三個爻。

《易經(jīng)》六十四卦分別講述了六十四件大事情的處理方法,包括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民生和家庭等。各卦的卦辭分別總體闡述本卦的處事方法,相應(yīng)的爻辭從六個方面詳細闡述本卦的處理方法。有些卦的爻辭的六個方面詳細闡述的方法是依次遞增的,有些卦的爻辭的六個方面詳細闡述的方法是并列的,或正反兩方面闡述。

2.4 《易經(jīng)》的創(chuàng)作

《易》、《易經(jīng)》、《周易》之間的關(guān)系

《周易》在《論語》、《莊子》、《左傳》里只稱為《易》。到了漢朝,儒家將《易》奉為經(jīng)典,稱為《易經(jīng)》。將解釋《易》的經(jīng)文稱為《易傳》或“十翼”。并將《易經(jīng)》和《易傳》合稱為《周易》。所以,《周易》及《易經(jīng)》均是漢朝的稱謂。我認為:《周易》的“周”表示完全、包羅萬象之意。

《易》的寫作年代及作者

《易》六十四卦爻辭講述了,殷商的“箕子”裝瘋做傻,殷商的“帝乙歸妹”,“高宗伐鬼方”等故事,都是殷商末年的事情。表明《易》最早寫在殷商末年時期。

從有歷史記載中知道,孔子是第一位讀《易》者??鬃幼x過帛書《易》六十四卦,通行本《易》六十四卦,還讀過“坤乾”。且詳究《易》,以致韋編三絕。圣人子曰:“加我數(shù)年,五十以學(xué)易,可以無大過矣。”由此斷定《易》是寫在圣人孔子之前。再根據(jù)歷史文獻記錄及卦辭爻辭的內(nèi)容推斷,作者應(yīng)是周文王。

周文王簡介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陜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發(fā)滅商建周,追尊姬昌為文王。

周文王將帝王技法在《易經(jīng)》六十四卦里闡述得淋漓盡致,為周人的八百年天下奠定了堅實的根基。西伯候為了周朝江山萬代相傳,保密其帝王之學(xué)。以隱晦的言語表述其縱橫的思想,并將《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邏輯關(guān)系隱藏,使后無人能知其真理。

寫作背景

當時周文王(即西伯侯)被紂王囚于羑里,生命危在旦夕,此生惟恐難脫身,只能將開國的大業(yè)寄托于子孫后代。怎么將開國的方略傳授給子孫后代呢?大智的文王想了個絕妙的方法。當時朝廷和民間都非常相信占卜,文王就將立國和治世的妙計按卦的形式寫在筮書《易經(jīng)》里,特意讓外人誤為《易經(jīng)》就是占筮書。故《易經(jīng)》實際上是西伯侯的政治遺書,或政治誡子書。高明的文王騙過了紂王,也蒙了世人三千多年。周王室為了周朝江山萬代相傳,不讓外人知道,就繼續(xù)保密其帝王之學(xué)。況且《易經(jīng)》里有陽謀,也有陰謀,陰謀是不能直接說的。例,《易經(jīng)》里的“童牛之牿”,“豮豕之牙”就是帝王先發(fā)制人的體現(xiàn)。周文王被囚于羑里時,寫的為帛書《易經(jīng)》六十四卦,單從文字看,外人是根本讀不懂的。周文王幸出羑里后,將帛書《易經(jīng)》六十四卦改寫成現(xiàn)在看到的流行本《易經(jīng)》六十四卦,便于他的子孫們理解。周文王的帝王技術(shù)應(yīng)是通過口傳及輔助以文字傳給選定繼承王位的子孫。周文王畢生的愿望就是要奪取紂王的江山,并使周王朝萬代相傳。

西伯侯可不是“劉阿斗”,被拘禁于羑里,命危旦夕,家國深仇,祖上宏遺,全部刻在心頭,哪有心思去玩算命的占筮。沒有一個開國的帝王只靠算命能奪取江山的,都要靠得民心才得天下。

文王的政治遺書既要逃過紂王的視線,又要為以后立國治世的需要服務(wù),只能用隱晦的語言來書寫,并將《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真實關(guān)系搓亂。這樣他的政治遺書可通過來探視的家屬帶回西歧,只要口頭交代一下其真實含義和《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邏輯關(guān)系就行了。

保密作易

為了讓外人看起來很像占筮書,就采用卦的形式。為了保密,不能將帝王技法僅寫在八卦里,于是就將八卦重疊擴展成六十四卦,將帝王技法分散寫在六十四卦內(nèi)。并創(chuàng)立文王八卦作為內(nèi)卦,外卦依據(jù)伏羲八卦圖按一定的規(guī)則排列,這樣創(chuàng)造出的六十四卦的序列,外人就很難破解。但只要將排列規(guī)則告訴他的子孫,他的子孫們就很容易掌握六十四卦的序列。

用隱晦的語言書寫。把自己稱為龍、君子、大人和虎等;把臣稱為虎、牛、豕、羊、馬、和小人等;把百姓稱為小人、豚和魚等。語句上大多表述與動物的關(guān)系。

《易經(jīng)》的邏輯思維

《易經(jīng)》中的六十四卦邏輯圖,不是我自己創(chuàng)造的。是我在研讀六十四卦的卦符、卦辭和爻辭后發(fā)現(xiàn)的。我讀了《易經(jīng)》得知,周文王時代已經(jīng)有了嚴密的邏輯思維?!兑捉?jīng)》像現(xiàn)代系統(tǒng)科學(xué)一樣,用分系統(tǒng)(分層次)來處理問題了。用大陰陽分小陰陽,小陰陽再分更小陰陽來闡述整個系統(tǒng)了?!兑捉?jīng)》闡述事物分五個層次:第一層次為乾、坤兩卦,代表萬事萬物由陰陽組成; 第二層次為乾、坤兩卦的展開;第三層次為震、離、兌、巽、坎、艮,將乾、坤各分為三個階段表達,表示事物的生、長、盛、衰、墓、藏過程;第四層次為震、離、兌、巽、坎、艮六個經(jīng)卦的展開;第五層次為各卦的六個爻。周文王的奪天下、治國謀略與現(xiàn)代的相差無幾。雖然過了三千多年,科學(xué)技術(shù)是大大進步了,但人情世故幾乎沒有改變。

《易經(jīng)》在周朝的作用

《易經(jīng)》相當于周朝的憲法,周文王為周朝的建立,作了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準備,為周武王奪取天下,創(chuàng)造了條件。再加上周公旦編制了詳細的文化制度《周禮》,為周朝的八百年的江山,奠定了堅實的根基。從《易經(jīng)》里可知,周文王是走大道及中正路線的。周公旦編制的《周禮》,在當時也相當合理。所以孔子要克己復(fù)禮。

《易經(jīng)》流傳到民間

周文王通過口傳及文字的形式來傳授帝王技法。文字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通行本《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卦符、卦辭和爻辭。只口傳給選定繼承王位的子孫:這是用隱晦的語言寫的,講述立國、治世的帝王之道,并且告訴外卦的排列規(guī)則等等。他的兒子周武王、周公旦肯定看得懂。

周王室不知過了多少代,對老祖宗的《易經(jīng)》講什么也弄不清了。所以,如此重要的帝王秘訣才會流傳到民間。從歷史記載中知道,第一個讀《易》的人就是圣人孔子。

我的注解的正確性

兩千五百多年來,人們幾乎找遍所有的史料,在研究《易經(jīng)》的真實含義。其實,《易經(jīng)》的真實含義盡在《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卦符、卦辭和爻辭中。

我是一位電氣工程師,平時看得最多的是電工原理和物理基礎(chǔ)方面的書。我在研讀《易經(jīng)》過程中,覺得“十翼”的解釋,上、下(或內(nèi)、外)兩經(jīng)卦相重疊,象征什么,是無法思維的。因我平時學(xué)的幾乎是理工科的知識,理工科是強調(diào)數(shù)理邏輯的。所以,我猜想《易經(jīng)》六十四卦可能有未知的邏輯關(guān)系,這樣,我就開始了對《易經(jīng)》六十四卦邏輯關(guān)系的探索。當我將自己理出的六十四卦的邏輯關(guān)系,將《易經(jīng)》六十四卦重新排序時,發(fā)現(xiàn)各上下卦的內(nèi)容銜接得很好,并且每八個卦中,其排序更是符合先天八卦的規(guī)律,于是就判定自己理出的六十四卦的邏輯關(guān)系是正確的。再反復(fù)仔細閱讀各卦辭、爻辭的內(nèi)容,發(fā)現(xiàn)全是講帝王的立國治世之道,只不過是用隱晦的語言書寫。再結(jié)合作者當時的各種情況,判定《易經(jīng)》是西伯侯寫的立國治世的帝王政治書。

我不需要任何的證明,我只要將《易經(jīng)》六十四卦注解得通俗易懂,普通人看了都會明白《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真實含義。理解一篇文章的含義,若不認真去閱讀文章本身,卻偏要從外部尋找證據(jù),實乃方向性錯誤。若要論證文章觀點的正確性,才要去尋找大量的證據(jù)。使普通人均能容易讀懂《易經(jīng)》,既能破解《易經(jīng)》的神秘性,又可將遠古時代的帝王之技法,變成當代大眾的為人處世的學(xué)問。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易經(jīng)》只有一個解。因為每個人只認識到其中的不同部分,故出現(xiàn)了不同的觀點。像盲人摸象,有的只摸到大腿,有的只摸到耳朵,有的只摸到鼻子,有的只摸到象牙,沒有認識到整體罷了!或者說,有的從山的南面上爬,有的從山的北面上爬,有的在山腳,有的在山腰,看到了不同部分的風景。只有“會當凌絕頂”者,才會“一覽眾山小”。

讀懂《易經(jīng)》,再讀其它先秦典籍,尤有“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之感?!兑捉?jīng)》是在四維的時空中展開,其它的多為線或面。

我的《周易新解》已通過浙江省版權(quán)局的審核登記,是符合國家相關(guān)法律和規(guī)定的。

三、《易經(jīng)》的發(fā)展

3.1 《易經(jīng)》的理學(xué)

《易經(jīng)》的卦辭和爻辭是講立國治世的政治謀略,但它的卦符邏輯關(guān)系概括了天地和人事之大道,即陰陽及變化之道,是中華文化的最高哲學(xué)。

對《易經(jīng)》發(fā)展的最大貢獻當屬圣人孔子。從有歷史記載中知道,孔子是第一位讀《易》者??鬃幼x過帛書《易》六十四卦,通行本《易》六十四卦,還讀過“坤乾”。

且詳究《易》,以致韋編三絕。

圣人子曰:“加我數(shù)年,五十以學(xué)易,可以無大過矣?!?/span>

孔子和門徒著作“十翼”來闡述《易》理。系辭有“《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笨芍?,孔子是知道《易》的卦辭和爻辭是寫政治的。

又“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廣業(yè)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shè)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孔子到底是大圣人,他明白《易》可用于概括天地的大道,于是在“十翼”里,將《易》闡述成彌綸天地的大道。《易經(jīng)》原文里就有中庸思想,故孔子的中庸之道思想應(yīng)該來自《易經(jīng)》?!兑捉?jīng)》和闡述《易經(jīng)》的十翼就成了中華文化的最高理學(xué)。

老子《道德經(jīng)》的思想估計也來自《易經(jīng)》。近代學(xué)者梁啟超說《道德經(jīng)》只偷了《易經(jīng)》的一半。

3.2 《易經(jīng)》的象數(shù)氣說

主陰陽、卦氣之說的,由王孫孟喜,喜再傳焦贛。焦贛,字延壽,著有《易林》一書,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徑。

京房,承傳焦延壽的易學(xué),著有《京房易傳》一書,開啟了象數(shù)易學(xué)的陰陽“納甲”之門。

相傳為宋代易學(xué)家邵雍著的《梅花易數(shù)》是我國古代占卜法之一。梅花易數(shù)起源于漢易,是一部以易學(xué)中的數(shù)學(xué)為基礎(chǔ),結(jié)合易學(xué)中的'象學(xué)'進行占卜的書。

秦、漢以后以至現(xiàn)代的易學(xué)內(nèi)涵“理、象、數(shù)”的三個要點。用現(xiàn)代的觀念來說,“理”便是類似于哲學(xué)思想的范圍,它是探討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變、所變與不變之原理?!跋蟆笔菑默F(xiàn)實世界萬有現(xiàn)象中尋求其變化的原則?!皵?shù)”是由現(xiàn)象界中形下的數(shù)理,演繹推詳它的變化過程,由引而知人事與萬物的前因與后果。

四、《易經(jīng)》預(yù)測簡述

《易經(jīng)》用于預(yù)測那是另一個道理,屬于超感官知覺(或第六感覺、或直覺、或心覺、)原理。凡是能夠描述萬事萬物變化規(guī)律的書都可以用于預(yù)測。人類交際的語言的本質(zhì)就是通信的協(xié)議及編碼,也是預(yù)測的工具,當你告訴對方時,對對方而言就是預(yù)測到信息;還有更重要的是語言是意識與潛意識交流的協(xié)議及編碼,意識把提問通過語言輸入到潛意識里,潛意識也通過語言告訴意識。

成佛、成仙、特異功能、甚至迷信的道理全在潛意識里。佛家、道家等修行的目的就是破除通向潛意識路上的障礙。如果你僅決定一件事,是該做,還是不該做,進退兩難時,不妨準備一枚硬幣。靜下心來,排除一切雜念,十分虔誠,反復(fù)默念正面朝上為該做,反面朝上則不該做。將清晰的標記輸入到潛意識里,然后屏住呼吸,將硬幣拋在地上便是。

由于《易經(jīng)》的內(nèi)容涉及各個方面,所以將《易經(jīng)》作為預(yù)測語言進行預(yù)測,有一定的實用性。但漢代的京房看到其缺陷,就運用天干、地支、六親等元素,采用陰陽五行法則進行預(yù)測,創(chuàng)造了《京氏易》。后又有《梅花易數(shù)》也是運用陰陽五行法則進行預(yù)測。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高島吞象先生仍參照《易經(jīng)》的卦辭、爻辭進行預(yù)測,但也不是全照原文。

我們每個人都是“互連網(wǎng)”上的一個終端,整個世界是服務(wù)器,并且是無線連接的。我們平常學(xué)習的語言只是通信的協(xié)議及編碼,將外部獲得的信息,進入我們的“內(nèi)存”,再通過編譯在“顯示器”上顯示,才被我們的意識所明白。我們的眼睛實際上看到的是含有信息的電磁波,耳朵聽到的是含有信息的機械波。我們的整個軀體可能會感知到更寬頻段的電磁波,更寬頻段的機械波,或其它人類尚無認識的“波”。

無眼睛、無耳朵的低級生物感知世界的方式與高級生物感知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從低級生物進化而來,基因的片段里藏著整個進化的過程。生物進化出眼睛、耳朵來感知世界,可能是遵循“能量最小原理”。我們的人體是高度精密的“耗散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每天向外界攝取的能量很有限,只能不斷采取“能量最小原理”向更高級進化?!澳芰孔钚≡怼币彩巧锷婧脱娱L壽命的重要法則。

解釋“心靈感應(yīng)”、“易術(shù)預(yù)測”的前沿物理理論,是量子力學(xué)中的“量子糾纏”理論。

天天呆在西湖醉,看著“沉魚”迷忘回。

柳綠桃紅暖風吹,我在“天堂”做神仙!

可天告命,不可違,只有鞠躬盡瘁!

老天發(fā)令了,要我注解《易經(jīng)》,并講解《易經(jīng)》。

本序言講完了。下一節(jié)為開始具體講解《易經(jīng)》六十四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卦術(shù)
周易卦數(shù)及先天八卦數(shù)圖解
易經(jīng)入門基礎(chǔ)知識
學(xué)易之前應(yīng)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學(xué)習《易經(jīng)》的步驟和方法
“易傳”中的陰陽學(xué)說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