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8-16 11:11來源:未知 作者:
中醫(yī)中藥秘主網(wǎng) : 21nx.com
-
開欄語:
網(wǎng)媒發(fā)達,時空驟短。
醫(yī)界同仁,為民解難。
臨證曲折,盡現(xiàn)網(wǎng)前。
妙手除疾,理法自安。
任君評述,言不在簡。
摘其一二,開辟新欄。
只為助君,臨病增驗。
一位六旬老婦,患直腸癌錯過手術時機,又患糖尿病,便血團狀,帶膿、色暗;小腹時痛,疲乏;左側頭身時痛、麻,食少不欲飲,小便利;舌淡暗有齒痕,苔白膩滿布舌面,左脈弦緊(態(tài)勢之緊),右脈沉細緩(次數(shù)之緩)。
此證屬本需標實。本虛者,年老加之消耗性疾病有年,陰陽氣血俱虛;標實者,氣機不暢、氣化不利,濕遏濁阻血凝于三焦膜原,尤其是下焦腸膜結滯更甚,久之瘀結腐爛而便血。腐爛腸膜,故便血團狀帶膿色暗;邪阻少陽,樞機不利,氣機左右升降失衡,故左半側頭身時痛、麻;舌脈亦是正虛邪阻之象。
治此證,如本著正虛而大溫大滋,則邪結愈固而正必不復;如沖著癌瘤而猛活猛破,則有腐結潰裂大出血以至亡血而脫,或正氣更傷而邪結不減之虞;而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清解活化之品因其寒凝傷陽,更非本證所宜。故治療本證,非緩疏緩通、宣利氣機、暢達膜原、舒化三焦、化腐排濁、活血止血又須兼養(yǎng)正氣不可。
組方:柴胡8克,法半夏12克,黃芩9克,炒杏仁9克(搗),白蔻仁10克(搗),炒薏仁15克(搗),滑石12克(包煎),芥穗炭12克,三七粉9克(沖服),益母草12克,焦三仙各10克,灶心土45克(包煎),黃連9克,生黃芪30克,炒白術10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日1劑。
本方柴夏芩、三仁、滑石疏利少陽、開達膜原、舒通三焦、通陽化氣、祛腐排濁,且滑石斂護受損腸膜而生肌;芥穗炭、三七、益母草入病灶活血止血,活而不烈,止而不瘀;焦三仙暢氣機、運脾胃、化腐濁;生黃芪、炒白術、炒白芍、炙甘草益氣血養(yǎng)正氣,又生芪白術利濕(使補而不滯)、白芍止痛,甘草調和;尤其一味灶心土(量大)溫運胃腸、護膜止血,一味黃連(劑?。┖衲c胃,一熱一寒,一大一小,溫而不燥,辛化苦泄,自以為點睛之用。
此方乃由小柴胡湯、黃土湯、三仁湯合而化裁加減而來,疏通兼顧養(yǎng)正,整體局部結合,用藥將及20味,為筆者處方中少有的大方;至于是否為堆砌博雜無核之劑,各位同仁可見仁見智、各抒己見。
患者服5劑后復診,訴便血減、疲乏減、精神好轉、飲食增、頭身痛麻基本消失,左脈弦緊之態(tài)略緩和,舌象變化不大。證明方證對路,便守方繼進。據(jù)以往治療經驗,如患者堅守,且不出其他意外的話,達到改善病情癥候、提高生活質量、減緩病程發(fā)展、延長生存時間,是完全可能的。
筆者舉此案,為明治癌并非定要新奇立異之治法方藥,并非定要孟浪攻破之品,而須根據(jù)正邪盛衰情況,在時時刻刻保護正氣(特別是胃氣免受傷損)的基礎上,幫助患體恢復自身免疫自愈功能、穩(wěn)定癌瘤發(fā)展而與癌共存、改善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命,這才是治癌的首要目標。這一步達到了,方可有消磨癌瘤使之逐漸縮小甚而消失之為;至于治療之初即以虎狼伐正,使癌未減而人已衰敗,萬萬要不得。
一片苦心,愿獲糾偏之寸效。
網(wǎng)評
@盧聲聲小醫(yī)生:此案妙處,在于未照搬黃土湯之附、術,亦未徑投“抗癌藥”白花蛇舌草、半邊蓮,而是細心審辨,看準半身痛麻之癥,緊守少陽樞機,以小柴胡湯為底,且用黃連厚腸胃而止瀉,滑石利六腑之澀結,頗有幾分葉桂風范。逢子必搗,量少起效而無大劑之弊,細微之處更見匠心獨運。
@青春陰陽五行:此案用方,標本緩急,劑量輕重有別!現(xiàn)在多數(shù)“中醫(yī)”處方動輒單味三四十克,已相當普遍。致使患者甚或調劑師經常會對單味3~4克之藥不解,問“這是給小孩開的?”嗚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