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寫一篇關(guān)于牛的各種部位最經(jīng)典的吃法,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牛的哪些部位最為經(jīng)典!牛肉的內(nèi)臟種類主要包括以下22種?;蛟S很多人對內(nèi)臟的印象是有腥臭味、形狀怪異,因此敬而遠之;但事實上,只要經(jīng)過正確處理,內(nèi)臟的臭味會減少,充滿獨特的美味
首先上一個圖先讓大家了解一下牛的分布部位
1.牛舌,牛舌最經(jīng)典的吃法我認為還是醬爆牛舌
醬爆牛舌
2.牛頰肉,所謂的牛頰肉,就是牛臉頰的肉。因為是經(jīng)?;顒拥牟课?,所以肉質(zhì)味道濃郁。雖然略硬,但是油脂也很多,有著獨特的風味。鹵牛頰肉
牛頰肉
3.食道肌,牛食道裡面的紅肌部分。肉質(zhì)含有肌纖維,吃起來脆脆的??梢韵硎軡庥粲执己竦奈兜?。這個部位在內(nèi)臟中比較沒有臭味,又非常稀有,最適合用來燒烤
4.氣管軟骨,這個部位純粹享受獨特的脆脆口感,
5.牛胸腺,這個一般國外吃的比較多
6.牛肺,一般很少有人吃,反正我是不喜歡,你們不要認為夫妻肺片就有肺哦 沒有的哦。做蘿卜牛雜口感還不錯
7,牛心,火爆牛心我建議你們可以去吃下,口感真的不錯,其實牛心有很多種做法
8.牛心管 ,其實這個部位做燒烤最有味!
9,上橫隔膜, 這個部位屬于牛的橫隔膜,但是指靠近背部的部分,在燒肉店可是很受歡迎的頂級肉。肉質(zhì)的特色是柔軟、油花分布均勻、肉味濃烈,
10,內(nèi)橫隔膜,這是橫隔膜下方靠近肋骨側(cè)的部位。與橫隔膜一樣,看起來是肉,但被歸類為副產(chǎn)品的內(nèi)臟類。肉質(zhì)類似橫隔膜,柔軟又多汁;但是味道比橫隔膜清淡。能取得的量有限,所以被列入稀有類。
11,瘤胃,牛有四個胃,這是其中的第一個胃,與其他胃比起來,這個最大而且肉厚,嚼勁十足。皮的部分很硬,因此上桌前多半會將皮剝掉并劃開幾刀。其特色是脆脆的口感,處理乾淨的瘤胃還有個獨特的鮮甜味。非常推薦給首次吃內(nèi)臟的朋友。
12.蜂巢肚,牛的第二個胃。誠如其名所示,因為外觀像蜂巢而命名。前處理相當耗費工夫,還得加酒等長時間煮過;不過在牛的四個胃裡面,可說是最好吃的部位。清爽的味道和獨特的爽脆嚼勁是其特色。
13.牛肚條。這是連接牛的第二個胃蜂巢肚和第三個胃牛百葉的厚肉部位,1頭牛只能取得極少數(shù)的稀有部位之一。有著獨特的口感,脂肪多味道濃郁;但是有時候店家前處裡得不夠乾淨,會有一點臭味。換言之,牛肚條的味道好壞,取決于前處理是否得當
14,牛百葉,牛的第三個胃。乍看之下很多人都會敬而遠之吧,但其實是完全沒有臭味,就算生吃也沒問題的部位,所以推薦給內(nèi)臟首嘗族。咬起來脆脆的口感,讓很多人一吃就上癮。14
毛血旺
15.牛皺胃.牛的第四個胃,其特色是脂肪比其他的胃多,質(zhì)地柔軟。吃起來有嚼勁,味道濃郁。如果口感佳、味道濃郁
16.胰臟,牛的胰臟幾乎都是脂肪,味道油膩,可以享受醇厚的味道。
17.牛肝,牛內(nèi)臟中分量最大的,重量甚至達約5~6 公斤。有股特別的臭味,所以很多人不喜歡;但是鮮度不同,味道和品質(zhì)也大不相同,最好到值得信賴的店家。口感柔嫩,越是新鮮咬起來的脆度越不同。
鹵牛肝
18. 牛脾臟,牛的脾臟。市面上幾乎看不到的稀有部位。味道類似肝臟,鮮度夠好的甚至還能生吃,因此在生牛肝被禁止后,有些店的菜單就用這個替代。
牛脾臟
19.牛丸腸,牛的小腸,保留圓筒狀不切開,將內(nèi)側(cè)翻出來變成外側(cè),切成一口大小。這是喜歡吃內(nèi)臟的人必吃的部位,和其他內(nèi)臟比起來脂肪較多,而且脂肪的甘甜味濃郁。雖然很油膩,但是富含膠原蛋白,具有美肌效果
20,牛大腸,牛的大腸,多半是只大腸中特別柔軟、脂肪呈條紋狀分布的部位。雖然比不上丸腸,但是和其他內(nèi)臟比起來,油脂量還是很多。但是,這裡的油脂和紅肉裡的不一樣,味道清爽,吃起來感覺比較不油膩。而且厚度較丸腸厚,吃起來彈牙。
鹵大腸
21,直腸,牛的直腸。在腸的部位裡脂肪算少的,有著獨特的嚼勁。若前處理處理得很仔細,不僅不會臭臭的,味道清淡且沒有腥味,非常適合初次嘗試者。
22.牛尾巴,因為這個部位常?;顒?,所以肉的鮮味濃郁。每間店的處理方法不盡相同,有的去骨,有些則是帶骨上桌。這個部位的肉質(zhì)稍微硬又粗;但是味道特別濃郁
紅燒牛尾
23,牛骨頭,最近兩年這個手抓牛骨是非常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