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心下是什么?
經書常說的"腎上心下"是什么地方呀?這里的"心"是心中還是心藏? 既無人解惑,我把我的實驗結果告訴大家,不知是否正確,請廣大功友指正.
黃元吉說:學人下手之初,別無他術,惟有一心端坐,萬念悉捐,垂簾觀照。心之下,腎之上,仿佛有個虛無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歸,任其一往一來,但以神氣兩者凝注中宮為主。不傾刻間,神氣打成一片矣。于是聽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覺心。久之恍恍惚惚,入于無何有之鄉(xiāng)焉。斯時也,不知神之入氣,氣之歸神,渾然一無人無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聵也——若使昏聵,適成枯木死灰。修士至此,當滅動心,不滅照心。惟是智而若愚,慧而不用。于無知無覺之際,忽然一覺而動,即太極開基。須知此一覺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來真覺......
我緊抓"心之下,腎之上,仿佛有個虛無窟子。"這句話做實驗,這話說明"心之上,腎之下"之間是有一個窟窿的.首先我把"心"作為心窩看,調息于心窩與命門之間,我一個晚上調息的結果并沒有感到它們之間有什么窟窿................
后來我把兩乳之間中點作為"心",在入靜調息時,果然發(fā)現了之間有一窟窿.
所以我認為他們所說的"心"應當為"肺",兩個肺也正好對著兩腎.
有說法,"心下腎上",此腎是指陰蹺穴,則此窟即是指下丹田.
我個人的看法:陰蹺穴(即會陰穴),此穴在二陰之間內莖盡根處。
是否正確,請求指導.
龍屬木,木生火,喻心中之神;虎屬金,金生水,喻腎中之炁。煉氣守竅,下心火于腎水之中,令神炁相扭相結,真陰真陽相沖相蕩,喻為青龍與白虎交戰(zhàn),頗為生動。
有經書稱這里為虛無竅,這個虛無之竅,在肚臍后面,腰部的前方,心口的下方與腎的上方這一帶,位置廣闊,千萬不可以拘執(zhí)某一處。
初功在寂滅情緣,掃除雜念。除雜念是第一著筑基煉己之功也。人心既除,則天心來復。人欲既凈,則天理常存。每日先靜一時,待身心都安定了,氣息都和平了,始將雙目微閉。垂簾觀照心下腎上一寸三分之間,不即不離,勿忘勿助,萬念俱泯,一靈獨存,謂之正念。斯時也,于此念中,活活潑潑。于彼氣中,悠悠揚揚。呼之至上,上不沖心,呼之至下,下不沖腎。一闔一辟,一來一往。行之一七、二七,自然漸漸兩腎大蒸,丹田氣暖。
此玄關一竅指心下腎上(天地之間)中間的中丹田。王道淵《還真集》說:“玄關一竅在人身中腎上心下,肝西肺東,不偏不倚,獨立虛空。”也說玄關一竅即中丹田。
有人認為,這里的腎是指外腎.“心下腎上”實際上指的是從(心下)膻中穴直到(外腎之上)玉莖根部的一段距離,這段部位,我用尺量過,正是八寸四分(我是中國人的標準身高),而且這段部位的正中間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宮黃庭(前對臍*后對腎[內腎],中間有個真鼎爐)。 無限天機,盡泄于此,有緣之士,何不悟之?
又有人認為:心之下,腎之上。即所謂:于離宮入定,向坎府求玄之意,休向體內尋找,即后篇所謂上下顛倒坎離之妙用。
謝氏認為:
黃氏丹法有言:“別無它術,惟有一心端坐,萬念悉捐,垂簾觀照。心之下,腎之上,仿佛有個虛無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歸,任其一往一來,但以神氣兩者凝注中宮為主”,即丹書所謂規(guī)中一竅。此處之腎乃是指陰虛無妙竅也;此處之心乃是指垂簾下照之心也,心之下即臍之下。神神相照,息息常歸,即心息相依也。
邱陵在" 清黃元吉養(yǎng)生靜功心法注釋"一書中認為:
此段選自黃元吉《道德經注釋》第一章注文。虛無窟子,指入靜中心之下,腎之上包括下丹田在內所形成的一種化境。
一個高手認為:
心”指的是心窩,“腎”指的是內腎與外腎連接之中的一點。其位置在即平時講的下丹田---臍內一寸三分的虛無空間。
但這里的“心上腎下”不但指臍內一寸三分的虛無空間,而且還指一種不上不下,不內不外,不前不后之處,的歸中意象之中,這樣方能獲得活潑自然之旨。平常的氣功一般只追求前者,所以易變?yōu)樗朗亍?/font>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