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晚報煙臺街,一條有故事的街
請點上面藍字,來煙臺街逛逛
“布餌”是萊州方言,它是一種傳統(tǒng)的農(nóng)家食物,多用野菜做成。做法是把野菜去根洗凈,拌上玉米面,在大鐵鍋內(nèi)熥熟。既是菜肴,也是主食,如果再伴以稀飯,更是相得益彰,別有風味,農(nóng)村的老年人最愛吃。
用來做布餌的材料主要是某些雜草的莖葉和花朵,或是某些樹木的葉子和花果。我童年時,經(jīng)常和小伙們采摘這些東西,也經(jīng)常吃母親做的這樣的布餌,吃得是津津有味,并不厭煩。
根據(jù)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按季節(jié)吃野菜的順序是:
薺菜。薺菜是春季最早的一種野菜,也是人們最喜愛的野菜。它生長在菜地里,道旁崖坡,很耐寒,早春就能采到。把它洗凈,用開水焯過,可做湯,做餃子、包子餡。熥布餌吃,清淡新鮮,營養(yǎng)豐富,屬最佳野菜。薺菜必須早采,早采的可以連根吃,稍晚就開白色小花了,根莖變硬,不好吃了。帶花果的薺菜還可入藥。
榆錢。榆錢乃是方言,即榆樹的花果。榆樹也叫白榆,是高大的喬木,鄉(xiāng)間多有栽植,早春開花,翅果中間凸起,周圍薄平,一捧一捧黃燦燦的,形似銅錢。其味微甘,可以生食,做成布餌,干爽香甜,實乃野菜佳饌。
榆錢好吃,它的木材用途也廣,但是它容易招毛毛蟲,人們還是不太喜歡栽植它。當年我們村西頭只有兩棵,一是新琪家溝崖上的一棵,二是新廣家門前的一棵。我和伙伴們經(jīng)常爬到樹上去擼榆錢吃,有時也折些帶榆錢的樹枝帶回家。有一次,我們遭到新琪他爹的斥責,他說擼榆錢可以,不能折樹枝。當時我們不太理解他保護樹木的原意,所以很不高興。打那以后,我們再不理他那棵樹。相反,新廣家卻很支持我們折樹枝,有時新廣他娘還給我們個鉤子,讓我們?nèi)ャ^折遠稍的樹枝。她說:“毛毛蟲真討厭,它不光吃掉樹葉,還拉得滿地是屎?!?/p>
萹蓄。又名扁竹。我們叫它扁柱芽。它生長在崖坡、道旁等邊角地方,多年生,耐脊薄,耐干旱,生命力特強。莖葉細小,匍匐于地。全草可入藥。嫩莖葉可食,用開水焯過,可做湯菜,做稀飯,熥布餌吃,清爽可口。
當年,我們在野外采野菜時還經(jīng)常和女孩子以對歌的形式唱著歌謠。如:“什么菜兒早,開花白又???什么菜兒苦,開花黃綠綠?什么菜有刺,開的花兒紫?什么菜兒甜,小孩最喜歡?”“薺薺菜兒早,開花白又小??嗖宋兜揽?,開花黃綠綠。萋萋菜有刺,開的花兒紫。婆婆丁兒甜,小孩最喜歡?!庇幸淮?,珍珍唱起了扁柱芽的歌:“扁柱芽,紅根根,姥娘讓我認針針。俺給姥娘認不上,姥娘打俺兩柱棒。俺到南屋哭一場,回來還是親姥娘。姥娘給俺餑餑吃。舅母給俺宮粉搽,一搽搽到當新娘?!蔽覀兡泻⒆有λ缓π?。二嫚說:“笑什么笑,誰家女孩子不這樣。你們有能耐,快來對歌??!”大發(fā)并不示弱,信口唱起來:“扁柱芽,紅根根,奶奶讓我認針針。我給奶奶認不上,奶奶打我兩耳光。兩耳光……”他編不下去了。大嫚笑著說:“你就跑到大街上。”二珍說:“你去找你娘??!”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我們男孩子覺得憋屈,拿起工具去找野菜,女孩子們也笑哈哈地散開了。
刺槐花。刺槐是高大喬木,生長快,初夏開白色花,民間叫洋槐花?;ǘ涑跗冢ㄍ泻突ㄊ偞渚G色,花冠含苞待放,似無瑕白玉,一穗一穗的,宛如一串串碧玉珍珠,隨風搖曳,同時散發(fā)著陣陣清香,誘來只只蜜蜂,所以還是蜜源樹。其花加白面和少量玉米面熥布餌,白面起粘合作用,玉米面有干爽作用,吃起來又甜又香,堪稱布餌之冠。
燈籠花。又名面條菜,不知學名。早年多生長在麥地里,崖坡、河灘處也有。嫩時莖葉可食,可做湯菜、餃子餡、包子餡,也可做布餌吃。
莧菜。萊州叫它野英慶。它的種子像谷粒,縣城西南一帶叫它西田谷。莖葉有綠色的、紅色的、綠紅相間的。夏末秋初,雨水多時,長得很茂盛。嫩時可食,做湯、包餃子、包包子、熥布餌吃都行,而且很受歡迎。
英慶還有一種特殊的用途。七夕節(jié)時炸面魚和做巧餅子時,用綠葉和紅葉英慶的汁和面,就能做出紅綠顏色的面魚和巧餅子,小孩子特喜歡。
掃帚菜。學名地腹,一年生高大草本,分枝甚多。有的株高達100多厘米,莖圍150厘米之多。有綠莖的,有紅莖的,線狀披針形葉子密集。嫩時枝葉可食,主要是熥布餌吃。秋季開花,果實名“地腹子”可入藥。深秋時,將老株連根刨起,用麻繩將枝條一束束地串連起來扎緊,再用木板將其壓扁,干后可做掃帚用,故名掃帚菜。
地瓜葉。秋天里,摘些鮮嫩的地瓜葉熥布餌吃,也別有風味。
在平常年景里,人們吃野菜布餌,一是為了節(jié)約糧食,吃點野菜,省點糧面;二是為了調(diào)劑伙食,吃點新花樣,換換口味。在災荒年景里,野菜就成了救命的菜。上述所說的各種野菜成了珍品,都被人搶光了。人們?yōu)榱松?,就擴大可食的范圍,什么榆樹葉、榆樹皮、刺槐葉、柳樹葉、槐樹豆、玉米芯棒、花生葉、灰菜(藜)、萋萋菜(小薊)等,都吃上了。就連曬干后用于喂豬的地瓜蔓、地瓜葉,也成了餐桌上的好食物。1948年大災荒,小學都停了學。我在家里天天采野菜,能吃到有少量玉米面的野菜布餌,那是美味。我家屋后有一棵4拃粗的刺槐樹,從春天開始,我們就吃它的花,接著吃它的葉,砍它的樹枝燒,最后把它鋸倒,全做了柴火。這棵樹成了我們?nèi)业木让鼧洹?/p>
野菜布餌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tǒng)美食,現(xiàn)代人還在吃。薺菜、榆錢、刺槐花,是城市人喜愛的美食,在街上一見到就搶購,有的人專門開著車去鄉(xiāng)下采摘。在商場和超市里還出售人們種植的面條菜、莧菜等,可任意選購,以飽口福。
我們老兩口雖已是耄耋老人,但野菜布餌仍是年年隨季節(jié)變化而常吃的美餐。自己不能采摘了,就讓子女或者鄉(xiāng)下親朋給采些來,用老辦法做著吃。吃著熥布餌,回憶故鄉(xiāng)情,也是記住鄉(xiāng)愁的一種享受??!
你可能還想看:
掀起鍋蓋,滿滿的一鍋起餾呈現(xiàn)在面前,酸溜溜、甜絲絲的味道彌漫開來
來源 | 煙臺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