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有些年輕人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特立獨行,在流行音樂大行其道的年代,他們選擇搖了滾音樂。好景不長,隨著搖滾歌曲在諸多電視選秀節(jié)目中的頻頻出現(xiàn),搖滾音樂開始變得"爛大街",搖滾音樂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情感表達,也可以說是無法滿足他們的裝B需求。
旋即轉向表達細膩情感的民謠音樂,直到民謠歌手趙雷的《成都》中演唱大火后,他們發(fā)現(xiàn)民謠音樂也即將淪陷。那么他們下一步將轉向何種音樂呢?我猜很有可能是電子音樂。
什么是電子音樂?
什么叫電子音樂呢?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音樂家有了更多的音樂制作手法,他們利用電子合成器,音樂軟件,電腦等制作產生了大自然中并不存在的聲音,這極大的豐富了人類對聲音的感知能力,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也隨即誕生。
電子音樂在現(xiàn)在生活中常常能聽到,在電影配樂,廣告配樂,流行歌曲都有用到。如果你對電子音樂有一定了解的,那么你肯定會知道電音第一神曲《Fade》和超魔性的 "殺烏雞" 舞步《Seve》。
電子音樂常常被認為是一種能讓人High起來的音樂,或者是一種冷冰冰沒什么感情的音樂,而好的電子音樂涉及的內容是方方面面的,大到人生哲學,小到機械情色,電子音樂統(tǒng)統(tǒng)都能給你。電子音樂是一種表達自己的音樂,是對內心感情釋放的一種音樂。
來自比利時的 Lost Frequencies,一首迷幻小清新電音單曲《Reality》,優(yōu)美的旋律,意境悠遠的歌詞,會讓你忍不住無限單循環(huán)。歌曲中唱到:“隨心而往,浪跡天涯,有時相信,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shù),沒有高遠志向,只害怕不能與你同行,活在當下,盡情揮灑,豈管明天如何”。
那為什么我們聽電音會抖腿?
這就是電子音樂的 "節(jié)奏感" 了,電音節(jié)奏感很強,好的電子音樂會讓人體捕捉到,感受到音樂的韻律、韻味和情趣,人體就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動起來。像單曲《Return Of The Raver》,你會跟著前奏吹起了口哨,后面的電音猶如久旱逢甘霖,一股東北大秧歌feel電麻全身!
電子音樂制作人也會在電子樂的基礎上融入其他樂器,從而打破了電子音樂原有的風格,獲得了很大的創(chuàng)新。
英國樂隊 Clean Bandit 的《Rather Be》中加入了小提琴,使得歌曲變得跳躍動感。來自挪威的DJ Matoma 在《Wonderful Life》中加入了口哨,讓歌曲變得異常歡樂。電子音樂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印裔音樂制作人KSHMR 的《Bazaar》印度風情十足。
下面這首《Dead Poets Society》是當電音遇到電影臺詞,文藝青年必聽!
電子音樂的風格種類也很多。
比較常見的比如有另人狂燥振奮的 Hardstyle 電音,還有讓人 "出神" 迷離的 Trance 電音,還有 Dubstep 電音, Dubstep 是電子音樂中的一個分支。
其中的 Melodic Dubstep 是一種旋律性極強的 Dubstep,這類曲子有著編排很悅耳的曲子旋律,有人聲的諧聲演唱,這類 Melodic Dubstep 往往比較輕口味、小清新。比如單曲《Locked Away》,其旋律極強,再加上女聲演唱,歌曲就變得空靈起來了。
電子音樂常見的還有 House 電音。
沿自上世紀八十年的 DISCO 發(fā)展而來,為什么會叫 House 呢?就是說只要你有簡單的錄音設備,在家里都做得出這種音樂,可以在不大的空間(小房間)里就能組織起 Dance Party,盡情享受音樂與身體舞蹈的融合。
來自澳大利亞的 DJ Timmy Trumpet 和說唱歌手 Savage 合作的單曲《Freaks》,獨特地將小號和說唱融入電音中,單曲一經發(fā)布便火爆全球,更催生了各種惡搞版本,比如 靈魂長號手與烤箱終結者版 和 清真搖版。
電子音樂的類型很多,以電子舞曲(EDM,Electronic Dancing Music)的形式出現(xiàn)較多。
從字面意思不難理解,電子舞曲是電子音樂的一部分,而不是所有電子音樂,這也是電子音樂在中國最大的誤區(qū)?,F(xiàn)在國內正流行的網絡視頻直播喊麥 "登,登,登登登登,一人,我飲酒醉" 是不是電子音樂呢,答案是電子音樂,但這類電子音樂往往給人以不高級,沒文化的印象,這類電子音樂常常被冠名以 "土嗨" 的名號。
其原因我想和早些年的 "殺馬特現(xiàn)象" 類似,早些年的殺馬特模仿的是日本視覺系和歐美朋克文化,但因為經濟能力不夠和文化水平不足的原因而產生了偏差。如今的 "土嗨" 也是類似的情況,這些本土的電音制作人往往制作器材和制作水平不足,再加上大多沒有受過正規(guī)的樂理知識教育,所以制作出來的音樂讓人以一種 "城鄉(xiāng)結合部" 的感覺。
來自瑞典DJ、音樂制作人 Avicii 的《Waiting for love》就是一首出色電子音樂的典范,歌曲展現(xiàn)的對愛情的渴望,對生活的憧憬,對世界的期待,這是歌曲應該要該傳遞的。
也許你會說,你雅你的,我俗我的,雅俗共賞有什么問題嗎?可問題就是現(xiàn)在國內的電子音樂雅的太少,俗的太多!那國內有沒有比較優(yōu)秀的華語電子音樂呢,有!來自百威風暴電音節(jié)主題曲張靚穎的《心電感應808》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示范。
聽電子音樂最好的地方是那里呢?
答案肯定是去現(xiàn)場聽了,來自荷蘭電音神童 Martin Garrix "小馬丁" 成名曲《Animal》,一句 "Put your FXXKing Hands Up" 直接引爆現(xiàn)場氣氛。歐美國家每年都會有電音節(jié),中國也有百威風暴電音節(jié),喜歡電音的人就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