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和生命質(zhì)量水平,如何提高老年人心理保健水平,已成為當前老年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老年人如何把高質(zhì)量的生活和愉快的身心把握在自己手中呢?根據(jù)我國古今養(yǎng)生保健的理論和實踐,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即“動”、“仁”、“智”、“樂”,概述于下。
1、“動”,就是身體多運動。“生命在于運動?!睂嵺`證明“用進廢退”,“不動則衰”?!熬幽陦郏瑒又卸韧砟??!币虼?,不同的年齡段的老人要注意“動靜結(jié)合”,加強身體的適度鍛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2.、“仁”,其核心就是愛人。與人親善,待人寬厚,容人容事,“仁者壽”也。長壽老人大多慈祥善良。樂于同情和幫助他人,有利自身的心理健康。專家認為,同情與援助他人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機制。有位九旬老醫(yī)生說:“我不可能無私、但以‘少私’兩字為座右銘,‘少私’好處很多,可以開心,可以寬曠。名利淡泊了,與人少爭了,就能心平氣和、身心健康。我有今日之健,也許是對人寬厚,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專心工作的緣故?!?/span>
3、“智”,就是勤于學習,科學用腦,用科學的知識指導養(yǎng)生保健。步入老年一個重要的行動就是重新學習,豐富精神生活,延緩大腦衰老?!皹淅吓驴?,人老怕松。”學習一點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會學、老年心理學、家政學等很有必要。同時還要了解國內(nèi)外大事,了解社會變更,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緊跟時代的步伐,主動把自己融入發(fā)展了的社會中去。學習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有些年齡較大的老同志學習有一定的困難,不妨看些知識性稍強的電視片、新聞節(jié)目。
4、“樂”,就是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好奇心,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即“正視現(xiàn)實,接受挑戰(zhàn);樂觀豁達,安享晚年;適應今天,迎接明天。”快樂與豁達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不僅要會享用,更要善于發(fā)掘,更不能浪費。清代畫家高相軒總結(jié)有“十樂養(yǎng)生延壽法”:①耕耘之樂。②把掃之樂。③教子之樂。④知足之樂。⑤安居之樂。⑥暢談之樂。⑦漫步之樂。⑧沐浴之樂。⑨高臥之樂。⑩曝背之樂??芍^“樂者壽”之集大成者,當代老年朋友不妨效法其中之幾,可以受益。
離退休老年朋友一定要學會得樂,在動中求樂,靜中求樂,寬中求樂,學中求樂,為民而樂,為國而樂,與人同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人老了,如果還處在憂名、憂利,憂家、憂私狀態(tài),難免背上深重的包袱,壓得喘不過氣來,一個老年人整天心緒煩躁,何以能頤養(yǎng)天年。老年人要解脫自己,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學會玩,在玩中取樂。玩的方法和種類很多,可自選、自取,例如可參加與人同樂的集體活動,在團體中找樂趣,與別人共同享受歡樂;也可從事自得其樂的活動,打打牌,打打電子游戲,參加遠足,行善助人等,只要是健康的活動老同志都可適量地參加,只要身體狀況許可,老人一定要玩起來,動起來,樂起來,笑起來。
長壽學家胡夫蘭德指出:沒有見過一個懶漢能夠長壽的!
根據(jù)科學的推測,人類自然壽命應比現(xiàn)在實際的壽命更長。但由于疾病、創(chuàng)傷或心理、社會等不良影響,使人們未能達到預期壽命而過早死亡。危害老年人常見的病為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癌癥。而這些疾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均屬“心身疾病”,其中50%以上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包括不良情緒、吸煙、酗酒、飲食過度、睡眠和休息不足等)引起的。可見,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行為,此類疾病即可大大減少。因此老年人要采取積極有力的措施,有條件的要積極參加老年心理、醫(yī)療咨詢活動,進行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和自我保健,以達到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和身心健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