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了250億!小米集團的上市以來首份年報出爐,雷軍和董小姐的“10億賭約”輸贏已見分曉。
雷軍和董小姐一個重營銷,另一個重技術,如今勝負已定;相比于雷軍是否兌現10億賭約,人們更為關心的是,哪一個會是未來笑到最后的人?
“成績單”出爐,小米還是那個小米!
小米上市后的首份“成績單”——2018年年度財報
3月19日晚,小米集團在港交所公布上市以來首份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小米集團實現營業(yè)收入1749.15億元,同比增長52.6%;經調整凈利潤為85.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5%,超過市場預期。
至此,雷軍和董明珠的“五年之10億賭約”終于落定,雷軍“輸”了!
早在2013年12月12日,雷軍和董明珠在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的頒獎現場立下了“10億賭約”。當時,雷軍說五年之內,如果小米的營業(yè)額超過格力,董明珠輸給他1元錢。董明珠當場反擊稱,一塊錢有什么好賭的,要賭就賭10個億!
這五年以來,“10億賭約”一直是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也是董雷二人每次“面對面”時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董明珠與雷軍立下“五年之約”
截稿時,雖然格力電器尚未公布2018年業(yè)績報告,但據格力電器于1月16日晚間公布的2018年度業(yè)績預告可見,小米并沒有追上格力。格力電器1月發(fā)布的2018年業(yè)績預告顯示,預計去年全年實現營業(yè)總收入2000億元-2010億元。
假如以低位數2000億元計算,雙方同期差了250.85億元,是格力董明珠盈了。對于上市以來第一份全年“成績單”,雷軍似乎很“驕傲”。在《雷軍致投資人公開信》里,他說:“時間是小米的朋友,我們將毫不動搖堅持長期奮斗!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初心不改,奮斗不止,就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小米的奔涌之心。”
雷軍還說,“所有途中的艱險與苦難都只是偉大征途的注腳,風暴盡頭終將是晴空萬里!”
“雷軍致投資人公開信”截圖
雷軍說,“時間是小米的朋友”。是不是也可以換個角度解讀,雷軍與董明珠的PK,5年的時間或許太短,“馬拉松”在路上,惟有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贏家呢?
返回頭,看一下過去的5年,同期小米在營收的增幅上是大大超過了格力;小米這份落伍的“成績單”僅能說明了一點:兩者的起跑點本就不在一個重量級上,雷軍“加速度”了,但終究沒有跑到前面。
當年打賭時,小米和格力在營業(yè)收入金額上的差距是近900億,如今卻已縮減到250億左右,從速度來說,雷軍無疑是贏家。
蠻有意思的是,董明珠和雷軍多年來力求完善產業(yè)布局方面,均紛紛把觸角伸入對方的“地盤”;比如董明珠跨界做手機,而雷軍的小米也做起了格力“老本行”——空調。不過,從已公布的財報看,無論是哪一方,在營收占比上依靠是還是各自的“老本行”。
雷軍笑了
也就在這個月上旬,談及小米空調競爭,當被問到怎么看小米等互聯網公司做空調,董大姐還是那么自信地說:“如果你的質量沒有別人好,技術沒有別人強,才會感覺到有壓力。”一直以來,董明珠對于雷軍做空調一事并不看好,在她看來,空調主要的是技術,格力有幾十年的技術沉淀,還有許多優(yōu)秀的技術人才,這些都不是小米所能具備的。
但也有“米粉”反駁:說小米只要捉住“黑科技”,抓住大眾的某個心態(tài)去人群攻克一款空調出來,這一群人就像小米電視那樣買小米空調。
毋庸置疑,堅持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術的董明珠,其貢獻是可圈可點的;可小米產品雖多是貼牌,但也確實帶動了下游一系列產業(yè),而每一個具體的細分,都有利于國產化水平的提升;換句話說,這也是小米的一個“核心價值”之所在。
其實,雷軍還是5年前那個雷軍,小米還是那個小米,與格力相比,小米無論是賣手機賣電視、賣吸塵器、油煙機、甚至賣董明珠最擅長的空調,業(yè)務十分龐雜,似乎什么都賣,特別是注重對粉絲運營的變現上;小米的商業(yè)模式要比董明珠的格力會復雜多了,但有一點,“利潤”二字仍然是小米述說美麗故事的一大“短板”,而這實質上就是“技術”與“營銷”的差距,更是“10億賭約”背后一個最要緊的問題。
雷軍和董小姐還有多少潛力可挖?
雷軍在小米產品發(fā)布會上
小米上市,香港曾為之重新打開“同股不同權” 潘朵拉盒子。上世紀7、80年代,“同股不同權”的AB股架構曾在香港資本市場風行一時,但因擔憂其隱含風險,1989年,香港正式廢除了“同股不同權”制度;去年7月9日的小米上市,成為29年來香港股市首家采用“同股不同權”架構的上市公司。
那香港股市為什么要如此而為,根本上的原因在于相中“獨角獸”小米未來的潛力。
雷軍,小米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生于1969年12月16日,祖籍湖北仙桃剅河鎮(zhèn)趙灣村,今年他50歲。2010年4月,雷軍與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fā)中心高級總監(jiān)周光平、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yè)設計系主任劉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fā)總監(jiān)黃江吉、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洪峰六人,一起合伙創(chuàng)辦了小米科技,第二年,小米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品牌手機產品。
2月26日,胡潤研究院發(fā)布《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小米雷軍的財富身價是750億元,居楚商之首。事實上,多年來小米也并非只是做手機,它更像是一家投資公司;同樣的道理,作為互聯網科技企業(yè),馬化騰的騰訊也并非玩微信、QQ,而是一家綜合性的金控投資公司。
目前,小米投資的數百家公司中,除一部分是做智能硬件的企業(yè)外,多為內容型的企業(yè),比如愛奇藝等,且這些投資的股權收益,還是小米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今年1月16日,格力電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遲到”7個月的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終于塵埃落定,今年65歲的董明珠再次當選格力電器董事長,這也意味著她將繼續(xù)引領格力電器進入下一個三年。
股東大會上,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要成為國際化,科技型的新企業(yè),空調永遠是格力的主業(yè),相信未來十年,空調老大的地位是不會變的。格力電器產業(yè)規(guī)劃包括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通信設備四大板塊。
比小米雷軍大15歲的董大姐,作為格力電器的掌舵人,她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zhàn)絲毫不比“小雷”小,當然,董大姐一直聲稱,“心像25歲一樣”,仍然是精力充沛。
財報是一個公司會說話的眼睛,讀懂、看懂財富很重要。
小米集團剛公布的財報,把業(yè)務領域分為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及互聯網服務三大板塊,其中,智能手機的占比最大,營收約1138億元,同比增長41.3%;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部分收入438億元,增長86.9%;互聯網服務板塊的增長是61.2%,收入為160億元。
此外,小米在推進多品牌戰(zhàn)略中,也對品牌進行獨立運營的區(qū)隔。比如小米品牌將專注于先進技術的研發(fā),立足于中高端市場;而Redmi品牌則追求極致性價比并專注于線上渠道;黑鯊、美圖及POCO品牌,分別主要面向游戲用戶、女性用戶及科技愛好者。雷軍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多品牌策略可以讓他們更有效地服務不同用戶群,進一步擴大他們的用戶群體。
格力董明珠和京東劉強東
多年以來,以手機起家的雷軍,在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體系同時,也在積極孵化、投資其生態(tài)鏈公司,并從硬件朝新零售、互聯網+等各領域伸張,依靠其龐大的用戶群體來做生態(tài)化的運營,顯然不是格力董大姐所擅長的;或許,人家董大姐對此“不屑一顧”。
格力的年度財報還沒公布,不過,從以往的年報、季報上看,空調在營收的占比特別重。專業(yè)來源于專注,正因為如此,董明珠才不怕“小雷”與她在空調領域上的競爭。不過,董明珠也意識到“一業(yè)獨大”的隱憂,近年來也一直致力于多元化、大品牌戰(zhàn)略布局。
要不是有“10億賭約”,拿格力與小米來做比較是不嚴謹、也不科學的,畢竟不是在同一軌跡上的,應該拿小米與蘇寧去做對比,可能標的物更理想一點。而格力電器這一方面,可能拿同為廣東企業(yè)、更是同業(yè)的美的來比較,也會更好一些。
毫無疑問,格力在空調領域的龍頭地位相當穩(wěn)固,但卻無法稱為“霸主”,增長的“天花板”也觸手可及。除跨界手機外,近幾年來,格力電器也有意無意地想去摘掉“空調”的標簽,在宣稱“中國制造”進入“中國創(chuàng)造”口號下,向智能裝備、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芯片、集成電路等新業(yè)務領域進軍,家電方面,也有大松小家電、晶弘冰箱等多品牌。
董明珠在董事會換屆后發(fā)言
不過,與美的相比,其多元化、大品牌戰(zhàn)略優(yōu)勢及影響力尚不突出,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其產品的市場上的銷量、市場占有率、影響力等。未來三年,董明珠如何引領格力電器在多元化戰(zhàn)略上“攻城略地”,爭取拿到一個一個勝利,是一個重要的觀測點,也事關格力電器成長的潛力有多大。
如果其他領域能像空調一樣展示其“一騎絕塵”的實力,那格力電器的前途不可估量,公司未來增長空間相當大。在股東大會工作總結回顧時,董明珠描繪了格力電器的發(fā)展規(guī)劃藍圖:“格力將堅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道路,昂首邁進智能化時代,大力加強產品智能化、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掌握核心科技,追求完美品質、滿足市場需求,打造國際一流的科技企業(yè)”;談到格力電器未來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時,她說:“格力電器還將始終保持和鞏固在空調主業(yè)板塊世界第一的地位,努力把冰箱、洗衣機等生活系列家電做成世界一流水平,持續(xù)發(fā)力在智能裝備、通信設備等領域創(chuàng)造更多的領先技術,繼續(xù)做大做強做優(yōu)實體經濟,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客觀地說,格力電器確實是A股上的一只純正“白馬股”、業(yè)績“常青樹”,且多年以來成色不減,掌門人董明珠毋庸置疑是一個相當出色的女企業(yè)家、讓人佩服的“女強人”!
不過,與小米雷軍相比,由于公司體制不同,要實現董明珠心目中為格力打造的宏偉夢想計劃,董大姐還必須尋找和培養(yǎng)接力她夢想的傳承人,也就是必須正面看待格力的接班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