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迪士尼只是零散地分時段地出現(xiàn)在貨架上、電影銀幕上、電視節(jié)目里,跟那家在美國擁有龐大媒體網(wǎng)絡,在全球擁有18萬員工,2013年年收入有450億美元,市值1500億美元的公司對比起來,中國人認識到的迪士尼公司一直都只是冰山一角。
1995年的美國迪士尼樂園
我們了解有限的迪士尼
1938年2月8日,迪士尼的首部動畫長片,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在上海進行首映,這也是亞洲第一次上映迪士尼動畫。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從1949—1986年,迪士尼在美國推出了此后同樣成為經(jīng)典形象的《小熊維尼》《仙履奇緣》,還有第一部真人和動畫結合的電影《歡樂滿人間》,但這些都無法引入中國。
1986年,迪士尼與中央電視臺簽署的許可協(xié)議讓《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動畫片得以在周日播放,不過這家公司在中國可以施展的拳腳仍然非常有限。香港是迪士尼的突破口,兩年之后迪士尼在香港成立了消費品區(qū)域的總部,動畫片也得以在香港無線電視臺播放。
1990年代初,那些只能在香港看到的商品終于也進入了內(nèi)陸商店。當中國人對迪士尼的印象只停留在“米老鼠和唐老鴨”,或者“ 迪士尼就是做動畫片的”之類的認識上時,迪士尼早就已經(jīng)開始做真人電影了,第一部是1949年的《金銀島》。
那幾年,迪士尼專注于布局自已的媒體網(wǎng)絡。除收購了美國廣播公司之外,它還擁有最賺錢的體育頻道ESPN,這是美國最大的體育有線電視網(wǎng),到目前已經(jīng)擁有了超過美國總人口32%(9700萬)的家庭付費用戶。
香港迪士尼樂園
1995年,迪士尼的《獅子王》在中國上映。迪士尼在1994年出品的九部電影,引進中國的只有這一部。不過迪士尼已悄悄布局在中國的業(yè)務,不僅僅通過電影。1996年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都設立了分公司,盡管在那個時候,人們只能從銀幕和鉛筆盒上偶爾感覺到它的存在。迪士尼也將它們的“冰上世界”巡演帶到了這三個城市,它們的影視內(nèi)容大多是通過光盤進入了消費者的家中。
獅子王
與此同時,迪士尼一直在完善自己的內(nèi)容,2006年之后收購皮克斯、漫威和盧卡斯影業(yè)創(chuàng)造了很高的票房和利潤,影視娛樂成為這家公司最有競爭力的一個部分。
十年前迪士尼開始“發(fā)聲”
大概是從香港迪士尼主題公園開幕的那個時候開始,中國人才開始注意到迪士尼這家公司作為一個龐大的傳媒集團的存在。香港的迪士尼為什么這么賺錢?
迪士尼消費品亞太總部從香港搬到了迪士尼在此之后希望作為中國主戰(zhàn)場的上海,接下來是我們在近十年來可以看到的蓬勃的消費品業(yè)務,它以品牌授權的方式遍布了消費者可能需要的所有生活門類。米奇圖案的文具和服裝擺滿了中國的授權商店,從授權聯(lián)眾文具開發(fā)米奇和公主系列的學生用品,到迪士尼在深圳成立迪士尼影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從迪士尼與自然之寶在中國推出兒童軟糖到上海的主題公園動工,以及最近一次與SMG的合作,迪士尼在一步步地進入中國。
不過在消費品方面的工作,迪士尼早于1986年就在美國展開,那個時候迪士尼消費品部門成立,隨后的幾年時間里,迪士尼一邊開始嘗試直營店——開設了 50家迪士尼商店,并開始與西爾斯百貨、麥當勞這樣的大渠道合作銷售自己的商品,迪士尼為小熊維尼開發(fā)了新的產(chǎn)品線,并把這些產(chǎn)品投入到這些渠道中。到了1998年,僅在11月當月小熊維尼的玩具銷售就達到了3.16 億美元,而同期米奇產(chǎn)品銷售僅為 1.14 億美元。
隨后,迪士尼消費品部開始增加迪士尼公主系列、與皮克斯電影相關的系列(《玩具總動員》、《汽車總動員》)等多條產(chǎn)品線,到2012年,迪士尼已經(jīng)成為全球最大的授權商,在完成對盧卡斯影業(yè)的收購,把星球大戰(zhàn)系列加入到消費品部門后,迪士尼占據(jù)了全世界10大授權商品系列中的6個,2013年全年為迪士尼公司帶來了35.6億美元收入和11.1億美元的凈利潤。
上海迪士尼樂園
主題公園意味著酒店、購物區(qū),意味著 DVD、游戲、衍生品以及更多,這為迪士尼更深一步進中國打開了一個更大的窗口,甚至是一個“捷徑”。所以,在香港迪士尼開幕四年之后,迪士尼確認在上海建立主題公園。按照原計劃,總投資245億元,這是全球第六座,亞洲第三座迪士尼樂園,預計第一年游客人數(shù)將達到25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