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燜雞有多火,我覺得有句話特別能形容:
你在高中的努力程度,決定了你將來在哪座城市的哪所大學吃著黃燜雞米飯。
這位“美食界網(wǎng)紅”的走紅之路實在很玄學,默默無名了多年,突然從2013年開始爆紅,其后拳打沙縣小吃,腳踢蘭州拉面,開了掛一般地開啟旋風暴走模式,先攻克二三線,再劍指北上廣,短短兩三年,就變成了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街頭巷口兩相宜,滿國盡帶黃燜雞,就連西藏新疆也不放過,非要跟大盤雞試比高。
全國“吃雞”地圖
最得勁兒的是,這只美食雞的目標,不僅僅是舌尖上的中國,更是全世界的星辰大海啊。
是的,黃燜雞一直在國外悄悄開著分店······
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韓國,黃燜雞全球分店整整超過6000家。
黃燜雞米飯的頭號種子選手,楊銘宇黃燜雞,甚至將自己的版圖擴展到了美利堅合眾國,出了國的黃燜雞,大家都尊重地稱呼它為“黃燜Jimmy飯”。
攝:豆果美食
黃燜雞米飯并不是那種第一次吃就能讓你驚艷稱奇的美食,甚至于,當你第一次吃連鎖店的黃燜雞時,你會有些納悶:
這是黃燜雞?怎么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樣。
在這有些許逼仄的小店里,那么多人擠擠攘攘,就是為了吃上這樣一頓“平平無奇”的午餐?
有這種感覺的人,無一例外的——吃黃燜雞米飯,只有一次和無數(shù)次。
黃燜雞米飯,實在是學生黨和工作黨避不開去的一座美食巨擘,至于是不是真的美味其實早已沒人考究了,畢竟,它下飯的傳說,是具有無人挑戰(zhàn)的權(quán)威性的。
黃燜雞米飯早已憑借著“下飯”的硬功夫征服了不少歪果仁:
在墨爾本的CBD城市核心區(qū),有一家黃燜雞就像網(wǎng)紅餐廳一樣受到當?shù)厝说淖放酢?/p>
老外表示它是來自中國的Hidden Gem(深藏不露的美食珍寶),便宜又好吃,搭配上海草湯和紅豆湯,直接讓人欲罷不能。
對于同樣是米飯大國的日本,黃燜雞也是深夜食堂級別的美食珍饈,直接稱它為“一番美味”。
在韓國,黃燜雞米飯搭配上泡菜,直接化身下飯一號。
在中國,自從黃燜雞火遍全國、連鎖店遍地開花以后,人們也發(fā)現(xiàn),黃燜雞并非只有一種,畢竟大中華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廣大的吃貨的想象力是無窮的。于是乎,天南地北的黃燜雞們,免不了被拿來比較。
莫愁古道無知己,一口鄉(xiāng)愁一口情
云南人眼中的黃燜雞,本是大理第一名菜,地處博南古道的永平縣自明朝起,就以“永平黃燜雞”為頭牌,據(jù)說是為了適應快馬加鞭的來往官員、風餐露宿的各地馬幫,永平人民創(chuàng)出了這道既快又好吃的地方名菜。
民間曾有傳言,永歷皇帝在品嘗過永平黃燜雞后,大加贊賞,曾稱其為“滇中第一佳肴”。
一千多年過去,永平黃燜雞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道菜了。
對于當?shù)厝耍环N獨特的文化象征。
從文化節(jié)上的“萬人同吃黃燜雞”到“大理十大美麗鄉(xiāng)愁”,在永平,沒有什么是一盤黃燜雞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盤。
對于遠近的客人,到永平吃雞,是一種夙愿。
只要你去永平做客,主人家定會為你呈上一盤最地道美味的永平黃燜雞。
想吃得最正宗,就得保證:雞要嫩、火要大、油要足。雞一定是現(xiàn)宰的土雞,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永平黃燜雞從宰雞到變成菜肴上桌,只需要20多分鐘。一個快字——也是永平的黃燜雞區(qū)別于其他黃燜雞的精髓。
人的本性是對美食有著狂熱的渴求和熱愛,早一鐘一刻讓美食與舌尖相遇,都是一種幸福,而所有烹制這道菜的師傅都保留著這種“古道熱情”。
色澤艷麗,香味濃郁的黃燜雞,配上時鮮小菜,佐以永平當?shù)鬲毺氐呐堇苯泛团荽笏猓馐锹勚秲?,怎么的都是三碗飯下肚都還說不夠不夠。
也無怪乎人們把永平黃燜雞譽為“美麗鄉(xiāng)愁”,家鄉(xiāng)的味道,一口黃燜雞讓你食髓知味,如果再來一份去油降火的苦菜湯,那真是神仙也得羨慕了。
正宗永平黃燜雞永保飯店
富海路云江智慧酒店左側(cè)
一只靠硬核實力稱霸云貴川的雞
貴州一直是辣口派的天堂。自明萬歷年間就開始流傳美名的婁山黃燜雞,一直以“香、麻、辣、糯”而出名。幾年前,桐梓縣就把婁山黃燜雞烹飪技藝列為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
攝:尋味遵義
所以說去到婁山做客,當?shù)厝艘欢〞盟麄冃哪恐凶罡咭?guī)格的美食——婁山黃燜雞來招待你,這道菜一經(jīng)出現(xiàn),可千萬別小看了去。
婁山黃燜雞對雞的選擇是最最嚴格的,必須選用當?shù)氐纳B(yǎng)土公雞,別的雞,都不成。
攝:尋味遵義
你問為什么?當然是因為只有大婁山當?shù)厣B(yǎng)或林下圈養(yǎng)的土雞,才最適合他們的烹飪之道——大火之下卻不失嫩滑,重油之下卻毫不油膩,麻辣之余味道更加鮮美。
婁山黃燜雞的辣,是辣的最有層次和地域特色的,麻辣而鮮香的雞肉,一如當?shù)氐娘L土人情,熱情而純樸。
好吃的雞在的烹飪手法和佐料上一定會有獨門獨道的的講究。
攝:尋味遵義
有的人會覺得,味道層次如此鮮明的婁山黃燜雞一定加了香料、八角之類佐料,不然不可能入味至此,其實不然,婁山黃燜雞味道好吃,除了雞要選本地的土雞外,另一個獨門秘方則是黔北本地特產(chǎn)的朝天辣椒。
攝:尋味遵義
這種辣椒不同于外地辣椒,外地辣椒有的只辣不香,有的只香不辣,而遵義辣椒是又香又辣,與本地產(chǎn)的土雞、本地產(chǎn)的菜油做出的黃燜雞,肉香、辣香、油香相互融合,真乃絕配。一口雞肉下去,直接教你忘記其他的黃燜雞是什么味兒,霸道不講理地在你的味蕾上留下記憶!
會吃雞的人還會在吃完雞肉后,把新鮮的時令蔬菜放入剩余的雞汁里繼續(xù)煮食,吸收雞湯精華后的蔬菜,怎一個美味二字了得!不然怎么說婁山黃燜雞是辣口派的狂歡呢!
黔北婁山黃燜雞
貴陽市桃園路保利鳳凰灣別墅區(qū)1棟
黃燜雞中扛把子,走遍天下難尋一敵手
眾所周知,黃燜雞米飯作為一種“國民美食”,它其實來源于山東,一個被面食養(yǎng)育著的城市。
黃燜雞是地道的魯菜,起源于山東濟南,但對于這道菜的起源,有許多種說法:
有說是清朝末年,濟南府開了家小店,喚作“福泉居”,其主打菜就是黃燜雞。
還有一種說法,稱民國時期,濟南有一家叫“吉玲園”的知名飯店,當時生意遇到了困難,已經(jīng)好幾個月沒有新菜品了。為了扭轉(zhuǎn)頹勢,廚師們苦思冥想,推出主打菜“百草黃燜雞”,居然真的就瞬間火遍全城了。
因此山東黃燜雞的鼻祖是誰,莫衷一是,反正每個品牌都說自己最正宗就對了。這跟現(xiàn)在黃燜雞百花齊放的格局也不是沒有關(guān)系的~
現(xiàn)在大街上的黃燜雞米飯比比皆是,除了拼服務和拼菜品,最終還是要回到味道上來,誰家的核心秘制醬料最能勾人味蕾,誰就是街頭最靚的那一家,因此說到底,黃燜雞米飯之爭,最終還是回歸到了醬料之爭!
有一個問題:山東人愛吃面,怎么吃雞卻要配米飯?
其實最開始黃燜雞是不配米飯的。
但是楊曉路——楊銘宇黃燜雞米飯的創(chuàng)始人
曾發(fā)現(xiàn),每一個來吃黃燜雞的顧客都會點上一碗白米飯。
在品嘗數(shù)次后他終于發(fā)現(xiàn),白米飯簡直是味蕾的發(fā)酵場啊,湯配飯,雞肉的原香原味更余味無窮,黃燜雞+米飯簡直就是絕妙搭配!
試想,當你工作了一上午,早已饑腸轆轆,此時一份熱騰騰的黃燜雞端到你面前,肉質(zhì)鮮美、嫩滑,散發(fā)出迷人的香味,于是你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并用調(diào)羹把湯汁撒在米飯里。那感覺,真是回味無窮。
楊銘宇黃燜雞米飯
全國各地
攝:yanyanfoodtube
其實,所謂的流派,對于日常吃黃燜雞米飯的人都不存在。
畢竟多得是打著黃燜雞米飯的招牌卻只用速食快餐敷衍食客的模仿者,也有想盡一切辦法將自己“同質(zhì)化”最后成為一只模糊了血統(tǒng)的“網(wǎng)紅雞”,他們本質(zhì),只是追風者。
不論在哪個城市,只要你走進一家黃燜雞米飯,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味兒,嗯,是鮮美的雞肉味兒沒錯。畢竟,黃燜雞是一只不會出現(xiàn)任何水土不服情況的“雞”,它總是可以無縫銜接當?shù)氐娘L俗口味,讓你吃不出錯兒。
從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喜歡吃黃燜雞的人,也只想吃一頓地地道道、原汁原味、有著自己特色的黃燜雞。
所以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中,黃燜雞米飯似乎沒有正不正宗,只有好不好吃,只要味道正、食材鮮、吃得香,那你即是正義。
攝:亞米網(wǎng)
詩曰:
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容,菜有千般味,總是故鄉(xiāng)濃。
味香合眾口,家家好生意,滿城無金甲,盡是黃燜雞。
也許,這就是一門美食的最高境界:大隱于市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