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學(xué)家、政治家王安石的眼睛里,大唐名將郭子儀“德完道粹,功蓋于唐。宜享世澤,流如海長”。王安石認為,郭子儀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無缺、大行德廣的奇才。
的確,郭子儀為國謀、為民計的情懷還真是讓我們動容。今天來我們說說他的子女教育故事。
明代著名畫家仇英有一副著名的畫作《郭子儀拜壽圖》,這幅繪畫作品場面壯闊,人物各具情態(tài)、栩栩如生,是明代繪畫中的上品。作品描繪的就是郭子儀七十壽辰時,七子八婿前來為老人家祝壽慶生的場景。圖中郭子儀夫妻二人端坐中間,兒子、兒媳、女兒、女婿拱手跪拜。
.
郭子儀的這次做壽,其中有一個很有教育意義的“打金枝”故事(后世編出一出戲劇《打金枝》)。
這次生日聚會,郭子儀的大多數(shù)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都來了,唯獨第六個兒子媳婦李君蕊缺席,這對聲名如日中天的郭子儀一家來說多少有些掃興。
李君蕊是當(dāng)朝皇帝唐代宗李豫的女兒,是一位公主,嫁給郭子儀的六兒子郭暖。公主平時任性慣了,動不動就使點小脾氣。郭子儀做壽,兒媳李君蕊覺得自己是公主身份,沒有必要給老公公祝壽。
媳婦李君蕊拒絕向老爸郭子儀祝壽,這讓郭暖很是沒有面子,心里憋著一股子火氣。等壽宴結(jié)束后,郭暖回到家里,質(zhì)問妻子李君蕊。
李君蕊很高傲地回答道:我是公主之身,憑什么要拜你的父親呢?
李君蕊的話一出口,郭暖的血氣就上來了,他揮拳打了上去,怒斥道:你憑著你父親的皇帝身份就瞧不起我父親,你要明白,如果我父親想當(dāng)皇帝,哪有你老爸什么事?
郭暖說得很有道理。如果郭子儀有了二心,大唐的旗幟恐怕早就改了顏色,一個前不久陷入安史之亂的王朝曾經(jīng)搖搖欲墜。
但是,郭暖這一打,打出事情出來了。
公主李君蕊馬上跑到父親唐代宗李豫跟前告狀。
李豫聽后,好在還不糊涂,他跟女兒說:如果郭子儀有當(dāng)皇帝的心思,哪還有我們李家江山啊。
隨后,他為了安慰女兒,佯裝生氣,說要殺了駙馬郭暖。
聽說老爸要殺了自己的男人,公主反倒害怕起來,后悔自己剛才的言行。
郭子儀知道自己兒子的暴行之后,很是生氣。他立即把兒子郭暖五花大綁,押到了代宗面前請求治罪。
“不癡不聾,不做家翁。”沒想到代宗李豫反倒勸開了郭子儀。
是呀,李豫說得沒錯,要當(dāng)好老公公,就得裝聾作啞。
郭子儀做得也非常得體。子不教、父之過。兒子打了公主,自己綁著兒子去給親家道歉,合情合理。
這件事情對郭暖和李君蕊都有教育,從此,小兩口恩恩愛愛。
有了嚴父,才有了正子。郭子儀的兒子們很是出息。特別是他的大兒子郭曜能征善戰(zhàn),一身虎膽,在疆場上建功立業(yè),被封為太原郡公。在郭子儀游走征戰(zhàn)期間,郭曜把家務(wù)管理得像模像樣,和弟弟妹妹們友好相處。郭子儀的家教一時間傳遍朝廷內(nèi)外。
郭子儀四朝為將,受到皇帝的賞賜無以計數(shù)。臨終前,他要求兒子郭曜把家里所有接受的奇珍異寶全部獻給朝廷。
唐德宗李適看到郭子儀的大行,深為感動。他下令又把這些寶物給了郭曜。郭曜明白大義,把這些東西又分給了兄弟姐妹。
那個被郭子儀綁上朝廷的六兒子郭曖,也從嚴教育自己的子女,他的后人中有五個娶了皇帝的女兒,還有一個女兒成了唐憲宗的皇后。
郭子儀從嚴治家,成為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