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惜文跟莊仕洋和離后,曾對周如音說過:“我從沒真正恨過你,我只是可憐你,將自己的大好年華白白地葬送在了莊府之中,受人挑唆,甘心做一枚棋子。
你本是一株帶刺的荊棘,本有自保立世的本領(lǐng),但你卻生生地拔掉那些刺,甘愿做一支只能攀附而生的菟絲花,甚至要這樣戕害自己的女兒,難道不可憐可悲嗎?
更何況你攀附之人,是一段早就被蟲蟻蛀噬而空的朽木,不堪一擊,外強中干,甚至沒有你自己堅韌,但你卻從來不敢相信自己有獨立生長的力量?!?/span>
阮惜文的這段話,讓周如音深有所思,也為莊語遲的“假死”埋下了伏筆。
周如音太了解莊仕洋了,莊語遲“身亡”后,就曾對莊仕洋說過:“你認(rèn)賊作父,藏身奸黨,日日擔(dān)心惡行敗露,自然是苦不堪言。你做的那樁樁件件,當(dāng)真以為妾身全然不知?”
當(dāng)離府的莊寒雁回府后,周如音就知道阮惜文和宇文長安已經(jīng)被莊仕洋害了,而她知之甚多,或許下一個送命的就是她。
而且,莊寒雁肯定是回來為母報仇,一旦莊仕洋是裴大福義子之事敗露,那就是滿門抄斬的下場。
此前,阮惜文舉報莊仕洋就是裴大福義子,要不是莊寒雁找出莊府購自順平王吳有志的證據(jù),莊家早就被滿門抄斬了。
說起來,還是莊寒雁救了她們母子三人的命。
莊語山同母親周姨娘哭訴要嫁給傅云夕時,周姨娘說過:“莊寒雁她去而復(fù)返,又與傅云夕私定婚事,這一樁樁的反常必有大禍,你們兩個如果現(xiàn)在還胡鬧,就是不拿自己的性命當(dāng)回事。”
再說了,周如音的大女兒莊語琴,也是因為莊仕洋下毒謀害傅云夕,誤喝壺中酒而死。
為母則剛,周如音得為兒女考慮,要自保,選擇主動跟莊寒雁合作,安排莊語遲“假死”,莊語山與她離心,既能擺脫莊仕洋拿兒女性命來控制她,也能讓兒女規(guī)避日后被株連的命運。
自己拿到莊府主母之位,幫助莊寒雁找到莊仕洋窩藏贓款、違法亂政的關(guān)鍵證據(jù),也證明自己是“帶刺的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