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記中的細節(jié)描寫(附答題模板)
傳記作為寫人的藝術,為了渲染人物個性,離不開記敘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最能表達人物個性的細節(jié)。不寫事件,傳記無以表現(xiàn)人物;不寫細節(jié),作者無以使人物生動起來。因此閱讀傳記需要特別關注細節(jié)描寫。作者通過描寫傳主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折射出傳主的思想觀點,保持傳主基本思想的整體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現(xiàn)出傳主的情感個性特征,使得傳主的個性豐滿而鮮活,使傳主的生命歷程更富有光彩,還可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題干示例
審讀判別
本文細節(jié)描寫十分精彩,請舉兩例加以評價。
題干中一般有“細節(jié)”“小事”“寫法”“手法”等字樣。
其他常見設問方式:
(1)本文追述×××的往事有幾個細節(jié),舉例說說這些細節(jié)的寫法體現(xiàn)了傳記什么樣的特色。
(2)×××細節(jié)對刻畫傳主形象有何作用?請分析。
細節(jié)描寫作用及答題模板
思考角度
1.傳主角度:呈現(xiàn)傳主的內心世界,折射出傳主的精神品質,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現(xiàn)出傳主的特征。使傳主的形象更加豐滿、鮮活,使傳主的生命歷程更富有光彩。
2.讀者角度: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和感染力,符合讀者的心理需要。
3.藝術效果角度:讓人物真實可信。要把人物寫好,就要寫其普通的一面,因為讀者是普通的公民,他愿意接受偉人身上普通的一面。這樣的描寫會讓讀者覺得真實親切,易于接受。
答題模板
(1)寫人細節(jié)
①思維趨向:細節(jié)內容+獨特形象+表現(xiàn)主題+讀者心理。
②答題句式:通過描寫……細節(jié),……地刻畫出一個……形象,突出……(主題思想),給讀者……感受。
(2)場面細節(jié)
①思維趨向:細節(jié)內容+讀者感受+表現(xiàn)主題。
②答題句式:通過對……的描寫,傳神地寫出在場人……的心情,烘托了一種……的現(xiàn)場氣氛,使讀者仿佛置身于現(xiàn)場之中,產生身臨其境之感。真實性和感染力都很強,真實地反映了……,表達了……的情感傾向。
【例】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蓯哿鹤卺访贰∽釉?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文化界,梁宗岱算是浪尖上的人物。他祖籍廣東新會,聰穎早慧。有一次,一群記者登門訪問在文壇嶄露頭角的詩人梁宗岱,前來開門的是一個小孩,問:“你們找誰?”“找你爸爸梁宗岱?!薄拔揖褪橇鹤卺贰!遍_門的小孩說。此時梁宗岱十六歲,還是個中學生呢。梁宗岱1923年被保送嶺南大學文科,第二年赴法國留學。留法期間,他與法國象征派詩歌大師瓦雷里的相識相知,以及從羅曼·羅蘭口中所獲的贊譽,成為他終身受用的人生經(jīng)歷。梁宗岱回國后任北京大學法文系主任兼教授,同時兼任清華大學講師,年方二十八歲。1941年至1944年受聘于復旦大學,任外國文學系主任,躋身于著名教授、學者行列。梁宗岱性情放達可愛。梁宗岱的可愛,主要緣于他的好辯,而且他與人爭辯的緣由,多是純粹的理論問題。1931年1月,徐志摩等人創(chuàng)辦的《詩刊》創(chuàng)刊,上海新月書店發(fā)行。創(chuàng)刊號發(fā)行不久,遠在柏林的梁宗岱寫信給徐志摩,談論他對《詩刊》的看法。信末,梁宗岱說:“這種問題(即詩)永久是累人累物的。你還記得嗎?兩年前在巴黎盧森堡公園旁邊,一碰頭便不住口地啰唆了三天三夜,連你游覽的時間都沒有了?!?0世紀30年代的北大教授溫源寧,曾對梁宗岱與人爭辯的情景做過生動描述:“宗岱喜好辯論。對于他,辯論簡直是練武術,手、腿、頭、眼、身一起參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辯論,他這種姿勢尤為顯著:跟上他的腳步,和跟上他的談話速度一樣不容易,辯論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聲喊叫,他打手勢,他踢腿。若在室內,也完全照樣。辯論的題目呢,恐怕最難對付的就是朗弗羅和丁尼孫這兩位詩人的功過如何。要是不跟宗岱談,你就再也猜不著一個話題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簡單的題目,也會把火燒起來。因此,跟他談話,能叫你真正筋疲力盡。說是談話,時間長了就不是談話了,老是打一場架才算完。”梁宗岱與人爭辯甚至會“動武”。著名學者、教授、古希臘文學翻譯家羅念生先生曾在文章中回憶道:“1935年我和宗岱在北京第二次見面,兩人曾就新詩的節(jié)奏問題進行過一場辯論,因各不相讓竟打了起來,他把我按在地上,我又翻過身來壓倒他,終使他動彈不得?!倍鹤卺啡谓逃趶偷┐髮W時的一位學生,在回憶文章中也記錄了梁宗岱與一位中文系老教授為一個學術問題爭論直至交手的場面:“兩人從休息室一直打到院子當間,終于一齊滾進了一個水坑;兩人水淋淋爬了起來,彼此相覷一下,又一齊放聲大笑……這兩位師長放浪形骸的瀟灑風度,令一些訝然旁觀的學生永遠忘不了?!绷鹤卺方淌谏险n的時候,講到忘我處,經(jīng)常捋起衣袖,露出上臂肌肉,“炫耀”自己的強壯,強調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學生被他的這種親切所感染,整個課堂氣氛讓人如沐春風。1944年秋天,正在復旦大學任教的梁宗岱剛剛完成一個學期的授課任務,正趕上蔣介石物色“智囊團”人選,他看中了在知識界有影響的梁宗岱,就派人持他的親筆信來召見梁宗岱,前后三次召見都被梁宗岱婉言拒絕了。第四次,由徐道麟坐蔣介石的轎車來到重慶北碚,要親自接他去見蔣介石。徐是梁宗岱留歐時的同學,又是蔣介石的親信。他來之前曾先打電話通知復旦大學校長章益,梁宗岱知道這一次走脫不了,只得出面周旋。他見到徐道麟后便說:“老同學,我剛下課,肚子餓得叫了,咱們先上館子吃一頓再說?!庇谑撬险乱嫘iL一同下飯館。在餐桌上,梁宗岱不斷飲酒,并裝出一副醉態(tài),搖搖晃晃地對徐道麟說:“今天不能去拜見蔣總裁了,改天再去吧。在北碚兜兜風,就送我們回學校好不好?”就這樣,他巧妙地躲過了蔣介石的“召見”。(有刪改)有人認為,傳記最后一段與主題無關,應該刪去,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聯(lián)系文本,談談你對此問題的理解?!窘忸}技巧】第一步:審題干,明題型題干關鍵詞“最后一段”“刪去”,看似是考“句段作用”題型,細看是寫了梁宗岱謝絕蔣介石“召見”的場景,實際是考結尾“細節(jié)描寫作用”題型。第二步:定角度,找對應
思考角度
文中對應
尾段內容(細節(jié)內容)
________描寫,即梁宗岱謝絕“蔣總裁”“召見”的場景。
獨特形象(傳主角度)
________描寫,“假裝喝醉”“搖搖晃晃”表現(xiàn)了梁宗岱________的性情,折射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風骨。
表現(xiàn)主題+讀者心理(讀者角度)
讓讀者了解到一個________、________的書生本色形象。讓人物真實可信(可答可不答)。畫龍點睛,提升人物精神境界。
結構上(從句段作用考慮)
和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呼應。
【嘗試答題】 不能刪。傳記收束段主要描寫梁宗岱第四次謝絕“蔣總裁”“召見”的場景,是傳記的有機組成部分。一是凸顯了梁宗岱放浪不羈、笑傲王侯的書生本色,展現(xiàn)其靈活機智、幽默風趣的性情,折射出梁宗岱不屈從權貴、不為功名折腰的風骨;二是與傳記開頭“浪尖上的人物”相呼應,既圓合首尾,也起到畫龍點睛、升華人物的精神境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