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辛棄疾(一)
二十年前,在網(wǎng)站玩FLASH,炫技,玩特效,在網(wǎng)上找各種圖片,玩到后來,網(wǎng)上的圖片已經(jīng)不能滿足自己了,就開始瘋狂地玩PS,自己制圖,炫高光,炫陰影,炫折痕,配詩詞,炫意境…
于是,偶遇了辛棄疾的一首詞《丑奴兒》,從此知道了辛棄疾,每每玩圖文必用辛棄疾的詞。
當越來越多地接觸到他的詞的時候,就越來越想了解詞背后的東西,就越來越想了解他這個人。
歷史上有名的“辛范”之交說的是關于辛棄疾的情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首膾炙人口的浪漫詩詞就是具有浪漫情懷的鐵骨漢子辛棄疾所寫。
在眾人眼里,辛棄疾是一位愛國人士,是一位錚錚鐵骨的漢子。
少年的辛棄疾其實是極具浪漫情懷的,如果不是處在戰(zhàn)亂時代,他,可以說是非常浪漫的情郎。
因為他的情詩曾經(jīng)讓俗世凡塵的女子為之傾倒。
然而,讓他接受的女子必須和他一樣,要懷揣復國抱負,要懂得民族大義。
范如玉,她雖然沒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家世也不是最豐裕的,但是,辛棄疾對她心動了。
范如玉何許人也?
原來辛棄疾與范如玉的父親范邦彥相識并成了莫逆之交,因為他們有同樣的復國抱負,在抗金斗爭中,他們相談甚歡,相互欣賞。
范彥邦欣賞辛棄疾的才華,羨慕他年輕有為和非凡魄力,范彥邦覺得將自己的女兒交給辛棄疾讓他非常放心。
而范如玉從小在其父身邊耳濡目染的氣質和同樣的理想讓她成為辛棄疾唯一心動的女子。
辛棄疾的后代在范如玉的諄諄教誨中完成了靈魂與精神的塑造。
后來辛棄疾與范如玉的哥哥范如山也成為知己,因此又成就了另一段良緣:辛棄疾的女兒與范如山的兒子成了良配,也因此又有了另一段“辛范”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