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村,人人都夸我家老二媳婦人好孝順,熱情周到。
在路上不管遇到誰,二兒媳都會甜甜地打一聲招呼,叔嬸爺伯叫的不離嘴。
可只有我跟老伴知道她甜言蜜語下的苦和毒,在被她哄走了一套房子和幾十萬以后,老伴在醫(yī)院看病都沒錢,臨死前含著恨不愿意閉眼,指著二兒子和兒媳,叫她把房子和錢留下,人滾蛋。
我叫張淑霞,今年65歲,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從小就不愛學習,跟著村里幾個比他大的孩子每天爬高上低,惹不完的事。
二兒子則是恰恰相反,從小就很有主意,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而且嘴也比老大會說,經(jīng)常把我們倆哄得高高興興的。
雖然總說做父母要一碗水端平,可天下哪有真正把一碗水端平的事情。
老大從小就調(diào)皮頑劣,學習不爭氣,我和老伴表面上表現(xiàn)得再公平,心里也是更喜歡乖巧嘴甜的老二的。
所以平時有什么好吃的,或者好東西,都是偷偷留給老二,就算家里燉塊肉,給老二盛的瘦肉也比老大多。
老大初中畢業(yè)就沒再去上學了,后來去學了汽修。
老二考上了我們本省的重點大學,本科畢業(yè)后又考了研究生。
兩兄弟雖是一母同胞,卻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
好在老大雖然學習不行,卻特別喜歡汽修,人也聰明,心靈手巧,不但汽車修得好,什么東西到他手里,他都能修好。
老二研究生畢業(yè)以后,留校當了老師。
村里都說,我養(yǎng)的這兩個兒子,十里八村也找不出這么優(yōu)秀的,誰家姑娘要是嫁到我家,那絕對是享福的命。
優(yōu)不優(yōu)秀都是別人說的,可享不享福,卻是只有我自己知道。
老大媳婦是隔壁村的,家庭條件一般,長得還可以,人也能干,可就是脾氣太大,嘴太毒。
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惹到她了,然后就要跟我吵架。
她自己說自己是心直口快,是個直性子,沒什么心眼,有啥說啥。
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她是說出來就痛快了,我心里要很久才會過得去。
為此,老伴常常勸我,大兒子結(jié)婚,咱們就給了兩萬塊彩禮,連房子和三金都沒有,媳婦能這樣對你就夠不錯了。
再說,她也沒什么壞心眼,就是性子太直了,藏不住話,你不用跟年輕人一般見識。
我想想老公的話也在理,老大結(jié)婚的時候,我們剛翻修了房子,沒什么錢,只給了老大兩萬塊錢,其余的一切都是老大自己置辦的。
在這一點上,我還是感覺有點愧對老大媳婦的。
老二媳婦城市里的,教師家庭。老二第一次帶她回家,我就喜歡壞了。
讀過書的孩子就是不一樣,老二媳婦知書達理,溫柔可人。
不像老大媳婦,一句話能噎死人,老二媳婦特別會說話,比老二還會哄人。
第一次見面禮我就給了她一萬零一,隨后的彩禮給了九萬九。
為了不讓老大媳婦感覺偏心,我提前給了老二媳婦七萬塊錢,給彩禮的那天,當著老大媳婦的面給了老二媳婦一萬九。
我們老家有房子,即將要拆遷,所以他倆結(jié)婚都沒有買房。
后來村里拆遷了,我家賠了兩大一小三套房。
本來為了不偏不倚,兩個兒子可以一人一套大的,我和老伴兩個人住一套小的就足夠了。
可是那個時候,老大媳婦因為坐月子的事情,跟我大吵了一架,還說她現(xiàn)在指望不上我,以后也不指望我,讓我們老了也別指望她。
想起來她的這個話我就生氣,她都說了,老了也不管我,那我憑什么要把大的給她???
所以我就把小的那套給大兒子了,我們和老二一家一套大的。
我原以為老大媳婦會跟我鬧,誰知道她竟然一聲也不吭,悶頭把房子裝修好就住進去了。
老二媳婦對我倒是千恩萬謝的,一聲聲媽叫的可甜了,我一高興,把拆遷款又給了她25萬,讓她拿去裝修。
后來老二媳婦也有孩子了,她說怕我累著,不讓我伺候月子,想找個月嫂來帶孩子,她也可以學點帶孩子的經(jīng)驗。
我心里知道,帶孩子太累了,光給老大帶孩子,我就帶的夠夠的,還容易有婆媳矛盾。
老二媳婦這樣說,正說到了我的心坎里,于是我大手一揮說:“那你請月嫂的錢,我出了,你安心坐月子。”
老二媳婦出月子不久,她又說要請個保姆,她不會做飯,怕吃的不好沒有奶水。
這次不用她開口,我立馬給她請了個保姆,每月的費用我來出。
過了不到一年,老伴生病了。
去醫(yī)院一檢查,胰腺癌,已經(jīng)晚期了。
那段時間我欲哭無淚,每天家和醫(yī)院之間奔波不停。
老大兩口子聽說老伴生病,第一時間就趕來了醫(yī)院,陪著看病,辦理住院,還有繳費。
老大媳婦讓我回去,說她來伺候老伴,我哪可能會回去?媳婦伺候公公不尷尬嗎?這個腦子也不知道是咋長的。
老伴住院一周以后,老二兩口子才來。
剛到?jīng)]一會兒,老二媳婦就說孩子困了,要帶孩子回去睡覺,然后他倆就走了。
直到走,老二也沒拿出一分錢給我。
老大媳婦看著老二媳婦的背影,惡狠狠地說:“口蜜腹劍,用到你們的時候了,一分錢也不愿意拿,什么東西!”
雖然我嫌老大媳婦說得難聽,但現(xiàn)在跟以前不一樣了,老大兩口子在伺候老伴,所以我沒再說什么了。
可是沒想到,從那天一直到老伴做手術(shù),老二兩口子都沒來,不但沒來,錢仍然是沒給一分。
等到手術(shù)做完了,他倆來了。
老二媳婦到了之后,親熱地摟著我說:“媽,前幾天我倆實在顧不上,工作太忙了。
現(xiàn)在爸手術(shù)做完太好了,您別擔心,回家休息休息吧,這不我大哥和大嫂在這呢。”
我就算再偏心和老糊涂,此時也明白,老二媳婦的嘴,是騙人的鬼了,于是就沒接她的話。
她見我不吭氣兒,給老二使了個眼色,老二隨即拿出一份文件——是一份轉(zhuǎn)讓財產(chǎn)的協(xié)議。
老二說:“爸,媽,我爸出院以后肯定需要人照顧,我大哥大嫂工作也忙,房子也小,出院以后您二老肯定是住在我家。
所以想請爸把這個房子過戶給我,我把您接回去,先把您的房子租出去,請個保姆伺候爸,一直到爸百年!”
我聽出來了,他倆這么長時間不來醫(yī)院,原來是憋了這個主意啊。
老伴也聽出來了,他看了看給他買飯剛進門回來的老大媳婦,氣不打一出來,指著老二他倆大罵:“滾!不孝的東西,都給我滾!我還沒死呢,你就惦記上家產(chǎn)了!你們最好把那套房子也給我還回來,凈身滾出去!”
從那以后,直到老伴去世,他倆再也沒來醫(yī)院。
老伴去世以后,我就把大房子給老大了,搬去跟老大住了,幫他們帶帶孩子,彌補一下之前缺失的愛。
而我跟老二一家,幾乎也沒什么來往了。
大家伙說說,這孩子,怎么讀的書越多,受的寵越多,就越冷酷自私呢?我們對老二那么好,對老二媳婦那么好,最后怎么會是這樣的下場呢?
我實在是想不明白,老二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姚吖姚
有話說
阿姨,人們常說老無所依,是因為年輕時一碗水端不平。
您很幸運,遇到一個雖然脾氣大,不會說話,但是心眼實在,善良,又不計較的大兒媳,不然的話,您老了可怎么辦吶。
我也是有兩個兒子,老二比老大嘴甜,會來事兒,老大是個悶葫蘆,還犟,我常常氣得不想搭理老大。
但是看了您的故事,我感到很羞愧,不應該那樣對我的大兒子,而且警醒自己,以后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
前段時間有一部電視劇叫《人世間》,不知道您看過沒有,里面的小兒子,笨,慫,沒啥大出息,但卻是三兄妹里最孝順的,也是一直陪在父母身邊的。
而大兒子和女兒一個比一個有出息,卻自私到只顧自己的生活和事業(yè)。
所以被偏愛的才會有恃無恐,被偏愛習慣了,自然而然就會覺得自己應該什么都要擁有。
以后跟著大兒子大兒媳好好生活吧,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