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燒了,才知道不發(fā)燒的日子多么清爽。
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
一連數(shù)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
當我讀到這段話的時候,對史鐵生的敬佩又加深了。年紀輕輕就雙腿癱瘓,后來又患上尿毒癥,依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
周國平曾經(jīng)這樣贊嘆他:“在經(jīng)歷絕望的掙扎之后,史鐵生大難不死,竟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健康?!?/p>
最近我拜讀了他的《自由的夜行》,這本書收錄了他的30篇散文。對于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本書,還是送給我的禮物。
書中探討的領(lǐng)域廣泛而深刻,他用平實的語言,從親情、愛情、友情、生死、疾病等方面講述了他不向命運屈服的一生。
就像書腰上的這句話:生命并不受賄,唯信者能逆風而行。雖然被上帝關(guān)了一扇行走于世界的門,但他不甘墮落,憑一己之力改寫了命運。
對史鐵生來說,雖然輪椅不能代替雙腿,但仍然可以讓生命飛翔,也愿我們每個人能在至暗時刻綻放生命之花。
一、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母愛
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么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zhuǎn),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忍不住落淚了。史鐵生真的很偉大,同時他的媽媽也很偉大。相信他回想起媽媽為了他,走過多少焦灼的路。
在和一個寶媽朋友聊天的過程中,我深刻理解到了她的艱難和偉大。她說做媽媽的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把男人不做的那些瑣碎的事情都承擔完了,然后常常還要像男人一樣堅韌不拔。
相冊里排列整齊的照片,是成長的軌跡,更是母愛的證據(jù)。在沒有拍照留作紀念的時代,記憶是最好的照片。
因為養(yǎng)育子女,她們默默忍受了許多的委屈:身體走樣、過度勞累、異樣眼光、職場歧視等等,但看到茁壯長大的孩子,又覺得一切都值得。
沒有人比母親更愛我們,也沒有人比母親更辛苦。所以,要好好珍惜和母親相伴的日子,不要覺得她啰嗦,那是對我們的愛。
二、平安喜樂就是最大的心愿
21歲的你,是在為夢想而奮斗,還是在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中茫然不知所措?21歲的你,是在離開家鄉(xiāng)離開父母后敢拼敢闖,還是在夜深人靜時品嘗那苦澀的鄉(xiāng)愁?
每個人的21歲都不一樣,史鐵生在《我二十一歲那年》中寫:
童話的缺憾不在于它太美,而在于它必要走進一個更為紛繁而且嚴酷的世界,那時只怕它太嬌嫩。
也許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缺憾,但只要內(nèi)心有著一顆童心,即使身處命運的低谷,依然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近幾年因為經(jīng)濟不樂觀,就業(yè)越來越難,如跋涉于荒漠,每一粒沙塵襲來都徒增心中的焦慮和絕望,漫天黃沙不時迷了眼睛。
平安喜樂就是最大心愿。只要身體健康不生病,其它的都是錦上添花。讀著史鐵生的文字,更佩服他身處逆境的精神。
1972年,21歲的史鐵生被確診為雙腿癱瘓,從此再也沒能下地走過路,他的后半生都將在輪椅上度過。
這個消息對于年僅21歲的年輕小伙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命運給了他當頭一棒,但他并不甘心,而是活成了傳奇!
所以當你在抱怨命運不公的時候,也許別人的處境比你更艱難,但他們依然在發(fā)光發(fā)熱,而不是墮落消沉。
三、缺憾也是人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二十三年前,史鐵生在書中寫道:
上帝真是把這個世界創(chuàng)造得豐富多彩,什么樣的地方都有人居住,什么樣的命運都有人承擔,什么樣的行為都有人來體現(xiàn),雖然這樣就不會是完美無缺。但完美無缺了倒又是一種缺憾,反使心魂無路可尋。
工作忙、被催婚、房貸、車貸、沒錢等,似乎充斥著當前的生活。努力工作是為了更好生活,但生活卻被工作擠占了。 不確定性放大了焦慮,很多人一度陷入情緒的漩渦。雖然大道理我們都懂,但小情緒總是有。
當我們認清楚生活的真相后,依然要保持熱愛與樂觀。即使可能會磕磕碰碰,但我們不再害怕逃避,而是積極面對??梢曰仡^看,但不能往回走。如果當時選的另一條路,那么現(xiàn)在的生活或許也不一樣。
但人生就是這樣,如果沒有缺憾的話,反倒覺得不真實了。就像張棗在《鏡中》說:“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背蹩床⒉唤馄湟?,現(xiàn)在才恍然大悟。
《鳳凰讀書》在網(wǎng)上做過一個問題調(diào)研:“年輕人為什么要讀史鐵生?”回答千千萬,但有一個特別讓人記憶猶新:
我希望能在漫漫人生路上,總是保有一顆熾熱的心。他年若遭風雪,也能棱角不平,銳氣不減,知命不懼,日日自新。
讀懂了史鐵生以后,就沒什么是過不去的。希望每個人都能被命運善待,少一些苦難,多一些幸福。
我是小時公子,很高興認識你,希望你也是。
? 歡迎分享朋友圈和點擊右下角在看 ?
新媒體人|爆文作者
喜歡讀書,喜歡寫作
一個平凡生活的記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