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樣的,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樣的。
微信,已經(jīng)成為了網(wǎng)絡(luò)時代,人人都無法割舍的一個社交軟件。
聊天,分享生活,記錄點點滴滴,微信的朋友圈全然是一個小型的世界。
一個人的朋友圈中,藏著他的學(xué)識,他的格局,他的能力。
所以,在朋友圈中識人,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正如蔡康永所說:
“朋友圈里未必都是朋友?!?/span>
并不是每一個在你朋友圈中的人都值得深交,只有這樣發(fā)朋友圈的人,才能成為你的摯交,千萬別錯過了。
從不刷屏
人脈是靠真心維持的,而不是不斷地找存在感。
一個人的存在感應(yīng)該只在自己的生活中,而不是在別人的生活中。
“在朋友圈不停地發(fā)些無關(guān)緊要的內(nèi)容來刷屏”,這件事在很多的調(diào)查中,都毫無懸疑的“榮登”最討厭的行為第一名。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只是在分享自己的生活,怎么就被這么多人討厭?!?/strong>
但別忘了自己發(fā)這些朋友圈的初心到底是什么,是為了一個贊,一句評論,是為了存在感和別人的關(guān)注。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生活,關(guān)注別人的生活外,還有腳下的路。也許你無意的刷屏,已經(jīng)對別人的生活造成了影響而不自知。
古語云“凡事皆有度。為人處世,切不可逾此度?!?/p>
一旦過了一個度,你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本來是用來刷存在感的朋友圈,卻讓你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生而為人,自己生活,自己過好,就好,沒有必要非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鼓勵。
別把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看的太高,別高估自己。
朋友之間的相互欣賞是可以的,但不要強人所難,更要顧及到別人的感受。
真正值得交的朋友,是相聚時有話可聊,離別后各自安好,從不相互影響,又相互牽掛。
如此的真情,才是維系朋友最好的方式,刷屏式的“侵入”別人的生活,只會適得其反。
如果,你的身邊有一個從不刷屏,只記錄真情實感的朋友,請大膽的和他多多互動,這樣的朋友值得交。
記錄自己真實生活
真實,永遠是生活不變的主旋律。
在朋友圈中展示著自己最真實的生活的朋友,才是可交的真朋友。
《奇葩說》中肖曉說過:
“很多時候最真實的那個自己,往往是你最放肆、最瞧不起的自己?!?/span>
很多人都不敢將這樣真實到可能有點丑陋的一面展示給自己的朋友,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么樣的,在面對別人時,永遠是光鮮亮麗,不諳世事的完美形象。
美國曾拍攝了一部頗有諷刺意味的短片——《虛假的你》。
3分鐘的視頻,呈現(xiàn)了當(dāng)代人的不同人設(shè)扮演:
“早上美美地擼一個全妝,還要繼續(xù)躺在床上裝作是素顏,“今天也是美美噠!”
擱置了大半年的運動裝備,還要拿出來擺拍幾張,“完成30公里騎行!”
聚會上從頭到尾都是零交流,卻裝作很開心地合照,“和他們一起真好!”
每個人在社會上生存,都需要朋友,但誰是真朋友,誰是表面朋友,在朋友圈中顯示的淋漓盡致。
在朋友圈中,談人生,談理想,每天一碗雞湯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目標(biāo)在哪里;
在朋友圈中,曬著精致的食物,每天都在各個國家“高端游”的人,可能正不修邊幅的坐在堆滿衣服的沙發(fā)上修著圖;
在朋友圈中,不停地秀著恩愛,說著做作的抱怨的人,可能已經(jīng)很久沒有和自己的家人交流過了;
......
朋友圈并不真實,很多人都曾說過,“朋友圈中有虛偽,有假惺惺,有很多,唯獨看不到真心”。
生活不易,如果朋友還得挖空心思的去鑒別真?zhèn)?,就真的太難了。
所以,那個獨樹一幟,在朋友圈大大方方,真實的展示自己的朋友,才更加值得我們珍惜。
永遠積極陽光樂觀
一個生性開朗的人,總會帶給身邊人溫暖。
每個人的生活都會有不如意,但選擇不同,心態(tài)不同,結(jié)果也不盡相同。
最近有一個新詞“垃圾人”頻頻被提起。
所謂垃圾人,就是指那些遇到不如意,就像倒垃圾一樣,將自己的負面情緒發(fā)泄在朋友圈,四處散播的人。
“一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fā)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
孩子心里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
貓?zhí)拥浇稚?,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老板撞傷了?!?/p>
這就是心理學(xué)上著名的“踢貓效應(yīng)”,典型的負能量傳染所導(dǎo)致的惡性循環(huán)。
生活中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負面情緒的存在,但一個積極樂觀的人會選擇獨立發(fā)泄這些情緒,而不是把這些情緒發(fā)在朋友圈中,傳播給自己的朋友。
沒有人愿意主動接受這些牢騷和苦大仇深的抱怨,但負面情緒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不知不覺中,身邊那些慢慢負能量的朋友就會將我們“同化”,慢慢的,我們的情緒也會被染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