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摩尼說:
“只有很深很深的緣分,才能在同一條路上走了又走,同一個地方去了又去,同一個人見了又見。”
人處于世,所遇到的人或事,都是命中注定,緣分使然,感情更是如此。
兩個人因緣相識,因愛相結,攜手余生。
但所謂“緣是天意,分在人為?!?/strong>
相識縱然美好,相處才是首要。
一段感情,若是沒有好好經營,就算是再深的緣,終有消散的一天。
最后各自陌路,只能在不甘心的歲月里咀嚼遺憾,在難釋懷的痛苦里惶惶不安。
其實,緣起緣滅,均有跡可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無論夫妻還是情人,若緣分將盡,就會出現這兩個征兆。
冷戰(zhàn)
兩性相處,相愛容易,相處卻難。
無災無難時的肆意,任誰都會享受,當問題矛盾來臨時,卻會一改往日和善,安穩(wěn)的生活亦會被爭吵充斥。
世間沒有完全契合適配的兩個人,遇事有歧義,相處有爭執(zhí),是所有情侶必經之路。
有時候,矛盾本身并不重要,處理方式才是決定感情走向的關鍵。
有的人,清楚爭吵是損害彼此情感的罪魁禍首,因此會小心翼翼避免,就算矛盾在所難免,等到情緒穩(wěn)定后,亦會積極挽回,解決。
而有的人,心胸狹隘,心高氣傲,凡事講究對錯之分,逢人講究高低之勢,自身的優(yōu)越感促使他們不愿做低頭的那一方。
縱使對待深愛之人,亦會沉默冷戰(zhàn),不愿搭理對方。
這樣的“冷暴力”,通常長久持續(xù),少則3天,多則十天半個月。
彼此的心結未及時開解,長久的拖延反倒使委屈憤怒越攢越深。
就像復旦教授沈奕斐老師所說:
“冷暴力的本質就是服從性測試,他們所想達成的目的,只是控制與掌握,通過這種方式,來對這個感情的死刑判了個緩刑,但你會發(fā)現,最后它終會死掉的?!?br>
冷戰(zhàn)的言外之意,其實就是不在乎,冷暴力的實施,其實就是不關心。
它無異于一場心理謀殺,讓人飽受折磨,又無計可施。
真正愛你的人,又怎會舍得冷落你,讓你獨自難受,獨自承擔呢?
與其陷入內耗,不如果斷遠離,及時止損才是對這段錯誤感情的最好回復。
丟到手中的垃圾,才能重新迎接美好。
痛苦
莫言曾說過:
“婚姻本來就是一場合作,其實你沒有必要弄成愛情的模樣?!?/strong>
有此經歷,才知現實確實如此。
最初的愛意,終會在柴米油鹽,生活重壓下消散,因愛戀結合的二人,最終只會因責任維系。
但婚姻中的不對等,情感里的委屈,并不會隨時間的增長而淡化,反而會慢慢將人擊垮。
最近爆火的節(jié)目《再見愛人3》中,傅首爾與老劉的婚姻狀況成了眾人熱議的點。
傅首爾曾在《奇葩說》中分享過與老劉的感情,曾經的他們,生活特別艱苦,老劉的父母都患有癌癥,治療費用就足以將一家人擊垮。
但偏偏傅首爾是一個不愿趨于現實的女人,她堅信自己的才華會被欣賞,自己的生活將得到改善。
為了能出人頭地,她拼命寫稿投稿,并激勵老劉一起奮斗。多年的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傅首爾成了人盡皆知的情感論手,成了各大節(jié)目競相邀請之人。
生活得以提升之后,丈夫老劉卻有了“離婚”的想法。
據老劉本人描述:
“在這段婚姻里,我是不快樂的,整天除了接送孩子,就是自己在公園溜達,沒有什么社交,也沒什么能做的事?!?/strong>
毫無價值感的存在,讓他直覺痛苦。
妻子的“高高在上”,更是襯托出了他的不堪。
這種郁悶,長久擠壓在心中,變成了沉重的負累和無盡的折磨,再怎么奮力也掙脫不掉。
其實,大多數的婚姻,后半期都會從享受變?yōu)槿萑?,而容忍的過程,本身就是煎熬的。
一旦有了難以承受的苦痛,表面的和諧就再難維持,一段感情,終將遺憾收場,從此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弘一法師曾說過:
“對的人,兜兜轉轉還是會相遇,錯的人,晃晃悠悠終會走散。我們這一生,不需要刻意去遇見誰,也不需要勉強留住誰?!?/strong>
感情中,沒有孰是孰非,只有情深緣淺。
遇到對的人,用心待之,便是負責;遇到錯的人,釋然結束,才是成全。
不必太過較真,無需為難自己。
有些事不能盡你意,就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山海自有歸期,風雨自有相逢,萬意終將和解,萬事終將如意。
?作者:婉笙。每晚九點半,我在這里等你,將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梳理成恬淡與浪漫。公眾號:顧清臨(ID:Gu-Qing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