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090606增加中華醫(yī)藥中的相關內容』
2009-05-09 20:40:30 來自:
貴生 (不持有)
中醫(yī)體質養(yǎng)生的評論
提示: 有關鍵情節(jié)透露
所謂體質,是指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逐漸性成的在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物質代謝和性格心理方面,綜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質。體質反映在性情、臟腑、形體、寒熱偏性上,體質有一定的相對穩(wěn)定性,但更是開放的、動態(tài)的、變化的,年齡、環(huán)境、生活習慣、疾病、治療等因素都時刻影響著體質。體質的相對可變、可調性,使得體質養(yǎng)生具有很好的使用價值,通過調養(yǎng),使體質向好的方面轉化。
疾病本身并不遺傳,因為家族的先天稟賦有共性,體質遺傳,使得他們對某些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易感性。我們的健康出問題,通常就是體質出現了問題,是體質出現了明顯的偏頗。
女性衰老從血液充盛的足陽明經和任脈、沖脈開始,因此女性體質養(yǎng)生要重視養(yǎng)血、和血和活血。男性的衰是從腎氣陽氣開始,因此男性體質養(yǎng)生要重視不傷腎不傷陽。
疾病只是生命過程中的一個插曲,它從不良體質、明顯偏頗體質中來,而此又是從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性格心理和不良的生存環(huán)境中來。呵護體質、調整體質、關愛體質,可以預防疾病的發(fā)生或減少疾病,預防疾病的加重和復雜化。
痰濕體質的人,特別容易出現肥胖,尤其是中心肥胖,或者容易出現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等。
氣虛的人,容易出現低血壓、低血糖、內臟下垂、慢性炎癥、貧血等,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
陽虛的人,容易感受寒邪,性成各種痛癥、痹癥、水腫、不孕不育等。
陰虛的人常常內熱上火,易感受熱邪,常見喉嚨疼痛、失眠、便秘、煩躁、泛酸等
瘀血的人容易罹患腫瘤、心血管疾病、各種痛癥等。
氣郁、陰虛、瘀血、痰濕體質的性成或出現明顯偏頗與心神關系非常大,尤其是長期的緊張、焦慮、壓抑、擔憂等都對體質影響最大。
抗生素、涼茶、清熱解毒藥、激素、利尿藥、減肥藥,通便藥會造成或加重氣虛、陽虛、氣郁體質。濫用保健品,亂補益,則促生陰虛體質、濕熱體質、痰濕體質。經常吃理氣、止疼的藥物,容易傷陰,加重陰虛體質,性成熱性體質。
女性以肝為先天,一般來說,月經量從初潮就少,一直不好,多數和腎有關,月經量多,顏色淡,和脾有關,周期凌亂,多數和肝有關。
----------------------------
【飲食】
食量過多會影響脾胃形成痰濕體質,長期的營養(yǎng)過剩還會形成氣虛體質,肥胖而全身無力,尤其是中重度肥胖,幾乎都是元氣不足的虛證。這種情況不能用瀉藥,不能快速減肥。
經常吃肥甘厚膩或精細加工的食物會促發(fā)或加重濕熱、陰虛、痰濕體質。
營養(yǎng)不足(良)會促生和加重氣虛和陽虛體質,尤其是偏食、節(jié)食。
飲食過咸促生痰濕體質、瘀血體質。
長期吃辣會促生和加重濕熱體質和陰虛體質,而且會加快進食速度,增加飯量而促生痰濕體質。
血脈喜溫惡寒,得溫則行,遇寒則暖。常食冰凍寒涼會影響血脈運行,長期陽氣受損,陽虛在所難免;血脈經常不通,瘀血就會出現,過食冰凍寒涼者,尤其女性,較為常見陽虛與瘀血間夾雜的體質。
陽氣夜晚潛藏,需要休息,如果常吃夜宵,會傷陽氣,并促生痰濕體質。氣虛、陽虛、痰濕間夾混合的體質,最常見于生活不規(guī)律、三餐不按時、喜歡夜生活、迷戀網游、IT業(yè)的人。
不吃早餐會影響肝膽功能,肝膽主氣機舒暢,氣順不順、消化好不好、大便通不通、情緒暢不暢,如果總是膽汁該排泄的時候不能排泄,會嚴重影響肝膽疏泄條達,促發(fā)或加重氣郁體質,勁兒印象脾胃運化,促生痰濕而肥胖。
食速過快,導致脾臟功能相對不足,難以運化,俗稱嘴壯脾虛。中年以后會呈現程度不同的氣虛、痰濕間夾體質,而且皮膚粗糙油膩,毛孔粗大。
----------------------------
【起居】
身體過勞,中年以后多間夾明顯的虛性體質,以氣虛為多。
神過勞就是長期用腦過度,很傷心脾兩臟,會性成氣血不足的體質,如氣虛、血虛。
用腦過度傷心脾,用眼多度上肝血。前者記憶力下降,易心慌受涼、食欲不佳;后者眼睛近視、易失眠多夢。要及時補益氣血,吃些紅棗、枸杞、桑葚、蓮子、龍顏肉、雞蛋黃、精瘦肉、葡萄干、胡蘿卜等,當歸也可。
房勞促生陽虛體質。
身體過于安逸促生或加重瘀血、痰濕、氣郁、濕熱等郁滯體質。
夏天出汗是散濕散熱的重要途徑,依賴空調會促生痰濕體質。
常用電腦會加重體質偏頗。
----------------------------
【有諸內必形諸于外】
如果臟腑功能、氣血失調于內,就一錠會通過五官、皮膚、形態(tài)、情緒反應在外。
將面色、大小便、舌苔脈象結合起來一起觀察。
體形:
胖人多痰濕,瘦人多內熱。
肥胖分兩種,如果肌肉結實,行動靈活,體重并未達到肥胖標準,只是超重,這種人多數是平和、濕熱、痰濕體質,氣虛并不明顯。如果很懶惰,動作拖泥帶水,走路拖沓,整個人顯得很沉重倦怠,多數是痰濕間夾陽虛或氣虛體質。
瘦人分三種,體形消瘦、體重不達標,皮下脂肪少,基本是虛性體質;如果肌肉松弛、臉黃、說話氣若游絲,以氣虛體質為主;如果精瘦結實,靈活,精力不錯通常是陰虛內熱體質;如果體形干瘦,面色口唇發(fā)暗,皮膚干燥,舌質暗紫,多數是瘀血體質為主。
神氣:
靜多偏虛,鈍則痰濕。無熱不生煩,體內但凡有熱,不論實、虛,如濕熱、陰虛內熱、陽虛上熱下寒,神就容易興奮、躁動、波動。如果氣虛、陽虛,神多數偏安靜、消沉,甚至抑郁。如果痰濕多,就會反應遲鈍,思維動作緩慢。氣郁、瘀血體質看上去比較郁悶、不開心,不開朗,也會有抑郁。
面色:暗多瘀血,(白光)白則虛
正常 的面色應該黃而有光澤,透出些許血色。膚色有深淺,都應該有光澤。面色萎黃,即黃而沒有光澤、血色,是血虛;皮膚黃而油膩,多為濕熱;面色、口唇發(fā)暗,月經前或受寒、失眠出現黑眼圈,多為瘀血體質;面色白而缺乏血色,沒有光澤,是陽虛。
舌象:紅則多熱,苔厚則濕
舌象比較能反應出人體本質性的變化,尤其是舌體大小、舌質顏色。
舌體大,又淡又嫩,質軟的,說明是虛性體質,陽虛、氣虛常見。舌體胖大,很紅,是熱性體質,一般食欲旺盛。舌體瘦小,色淡而萎軟,是氣血虛;舌體小,但是很紅,舌苔也不多,是陰虛或有內熱;舌體顏色發(fā)紫發(fā)暗,或者有瘀斑瘀點,是瘀血。舌體邊緣經常有牙齒痕,是氣虛。舌苔經常很厚不退,不是濕熱就是痰濕;如果沒有舌苔,是陰虛。
舌苔厚膩時不要進補,少吃肉;舌苔發(fā)黃時,多喝水,多吃清涼的水果;舌體變得很胖大似乎塞滿口腔,要注意減少飯量,讓肚子微微有點饑餓感,少喝水少吃咸;舌體出現明顯齒痕,說明疲勞,身體需要休息,可以適當進補。
看眼睛:無神則虛,混濁多濕
目光炯炯有神,是偏熱性或者平和體質;目光無神,是虛性體質,氣虛、血虛、陽虛都會出現。楊靜鞏膜上經常有脂肪沉淀,或者長年有很細小的血絲,看上去比較混濁,多見于瘀血,痰濕和濕熱體質,還有上熱下寒體質。
聽聲音:有無中氣最重要
聲音輕淺,沒有中氣,是氣虛;聲音底氣足,中氣足,通常是痰濕或平和體質。
聞味道:異味較大,非熱即濕
經常汗味、體味特別大,是痰濕或濕熱。經常有口氣,提示內熱、有積滯。痰濕、濕熱、陰虛內熱、上熱下寒的人容易出現口氣。
問二便:尿黃多熱,便爛脾虛
經常小便很黃,說明體內多熱;喝多了水就要去廁所,夜尿多,這是陽虛;每遇精神緊張則小便頻數或者經常因為要不要小便而心神不寧,常見于氣郁、氣虛的女性。
長期大便量少干燥,可見于陰虛、氣虛。大便經常爛而不成形,可見于氣虛、陽虛、痰濕。如果經常大便干結或粘膩、味道臭、小便黃,這是典型的濕熱體質。遇到精神緊張就會大便爛是氣郁體質。有些人平素大便很好,稍微吃了一點不干凈、太油膩的東西就麻省會拉肚子,是一種非常好的自我保護,他的身體素質還挺好的。
問情志:敏感多虛,壓抑多郁
凡事思慮過度者,多為氣虛、血虛、氣郁;容易傷感悲憂者,多為氣虛、陽虛;七情難以舒展,內向壓抑者多為氣郁;容易驚恐不安者多為陽虛,氣虛。
問家族史:痰濕體質要小心
如果父母是痰濕體質,重新性肥胖,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要注意早早地扼制痰濕體質明顯的偏頗。
問寒熱:陽虛外寒,陰虛內熱
耐夏不耐冬,常年手腳發(fā)涼,冬季手冷過肘和足冷過膝,基本上是陽虛體質。怕熱,耐冬不耐夏,四肢溫暖,尤其夏季手心腳心發(fā)熱,喜歡吹空調吃冷飲者是熱性體質。冬天怕冷,夏天怕熱,對氣候的適應性很差,多見于情緒不穩(wěn)定波動大的女性,常見于氣郁、氣虛體質。素體血虛的女性也會畏寒怕冷、手腳冰涼,但通常伴隨有頭暈、心悸、多夢、面色萎黃,月經量少色淡的血虛表現。
問汗液:汗出重要,過漢則虛
正常出汗是耗能散熱的過程,對于調節(jié)體溫、能量代謝很重要。少汗或無汗,能量代謝會緩慢不通暢,悶在里面,內生痰濕、郁熱、濕熱,如果又能吃,那么肥胖在所難免。如果白天不運動出汗,晚上入睡后出汗都不正常,見于氣虛、陰虛體質,如果胃口差,飯量小,那就會消瘦、失眠、健忘、心慌。少汗無汗會令人容易發(fā)盤、腫脹、閉經、煩躁易怒、生座瘡。
有的人很容易出汗,吃飯、喝茶、運動,天稍熱就會出汗,不喜歡空調,可見于平和體質、偏于氣虛體質,這種人往往身體素質不錯,情緒也較為穩(wěn)定,也不容易發(fā)胖,因為出汗通暢。
問經帶:經宜規(guī)律,帶忌多黃
經常性的月經量偏少,經期延后,色暗,痛經者多見于瘀血、氣郁體質;經常性月經量多,經期提前,色鮮紅則以熱性體質居多;月經顏色淡紅,多是血虛、氣虛體質。
白帶長期偏多,色白,伴有容易疲倦者,多是痰濕、氣虛、陽虛體質,而帶下色黃,陰癢者,多是濕熱。
平靜狀態(tài)下切脈,通常以清晨為好,此時陰氣未被擾動,陽氣尚未耗散,也沒有吃飯,經脈之氣尚未充盛,絡脈之氣也很勻靜,氣血未受到擾亂。
脈象有力,節(jié)奏整齊,說明身體狀況好,如果半天摸不到脈,好不容易摸出來,很細,若有若無,那是虛性體質,如果脈細,胃口又好,就很容易發(fā)胖。脈象似一根直直的琴弦,叫弦脈,也叫肝脈,意味著肝功能不調,容易性成或家中瘀血體質和氣郁氣質。在平靜情況下,脈象比較快,是有熱(實熱或虛熱);脈象明顯慢,是陽虛。
----------------------------
【養(yǎng)生】
形者生之具,神者生之本。養(yǎng)神、安神是養(yǎng)生第一要務。如果一個人七情適度,性格溫和,與人為善,不敏感多疑,就算是生活簡單貧困,不能吃保養(yǎng)品,不能進健身房,不能住花園毫宅,不能享受高端優(yōu)質的醫(yī)療資源,也可以享有良好的生命體驗,盡享天年。這是沒有成本的養(yǎng)生。
[養(yǎng)心修德]
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持續(xù)的不良精神會明顯削弱人的抵抗力,免疫力,嚴重影響臟腑功能,氣血運行,經絡通暢,從而產生一系列的軀體病痛。
心神曠達安怡,體貌自然安詳舒泰。相由心生,境由心造。養(yǎng)生先養(yǎng)心神,養(yǎng)心神要先修德行。心神要清、靜、安、平、適度。
養(yǎng)生的過程實際是道德自我完善的過程。
[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
《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 P61
春夏,精神情志、起居飲食不能妨礙陽氣升發(fā)。秋冬,精神情志、起居飲食不能妨礙陽氣潛藏。要`順氣而養(yǎng)`,順勢而為。
夏天氣血外浮,脾胃虛弱,外強中干,伏陰在里,尤其不可多吃寒涼冰凍之品,冬吃蘿卜,夏吃姜。生姜溫暖脾胃,夏天常吃的涼拌菜可以多放一些生姜;腠理疏松,毛孔開張,應該避免虛邪賊風、穿堂風,尤其不可冷風直吹頭頂、腦后、頸椎、肚臍。
[簡單順勢]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猴行、龜欲、蟻食、童心。
睡眠、三餐、二便規(guī)律。
【保護環(huán)境】
----------------------------
【氣虛體質】
元氣不足,衛(wèi)氣虛損。脾氣虛會導致五臟氣虛。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
形成:
1、母親懷孕時營養(yǎng)不足,父母有一方是氣虛體質;
2、大病、久病之后,元氣大傷,體質進入氣虛狀態(tài):
3、長期多度用腦,勞傷心脾;
4、重體力勞動者或者職業(yè)運動員;長期形過勞或神過勞耗氣,會促生或加重氣虛體質;
5、長期節(jié)食形成氣虛;
6、經常服用清熱解毒敗火的中藥或西藥抗生素、消炎鎮(zhèn)痛藥、激素;
7、長期七情不暢,肝氣郁結很容易促生氣虛體質。
易感疾?。?div style="height:15px;">
1、氣虛、陽虛的人很容易發(fā)胖。但氣虛發(fā)胖多是痰濕重,陽虛發(fā)胖常間夾小便不利、腫脹、瘀血疼痛等。塊頭大,但不中用,精力不濟。氣虛肥胖伴有高血壓者,中風的概率會明顯提高。
2、內臟下垂。
3、排泄不適度。氣虛體質由于門(氣的固攝把門)總是關不緊,常見自汗、尿多、大便次數多但溏爛(慢性結腸炎)、月經崩漏、白帶過多。氣虛則腸道蠕動無力,很容易引起便秘。
汗液、大便、小便、月經、白帶、五官分泌物等的分泌排泄要適度,排得太少容易積滯廢物,形成食積、宿便、濕熱、火毒、痰濕、瘀血。分泌排泄太多又會精華外泄,形成虛性體質。
4、氣虛女性容易長色斑,而且面積大、顏色淡。額頭、口唇周圍都有。
5、氣虛女性一但身上有炎癥,較容易轉為慢性,典型的是盆腔炎,還有慢性支氣管炎。
6、女性長期節(jié)食導致氣虛,常引起月經量明顯減少,顏色淡,甚至閉經。
養(yǎng)生原則:補脾、健脾,不傷脾。
1、飲食上,不吃冰凍寒涼、肥甘厚膩之品,容易在氣虛基礎上間夾痰濕體質。宜吃性平偏溫的、具有補益作用的食品。
2、加強運動。脾生氣血,主肌肉,主四肢,關系到能量代謝的全過程,四肢肌肉是能量消耗的大戶。
3、勿思慮過度。思則氣結,過度思慮最傷肝,肝傷則必傷脾,令脾氣停滯,氣血不足。越思慮越要運動,不要太關注自我,太再一自我感受,要把注意力從內在轉移出來。
4、勿七情郁結,不開心。懷著一肚子火、一肚子氣吃飯是最傷脾臟的。生氣傷肝,肝屬木,脾屬土,肝木克脾土。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宜食食物:
大棗、葡萄干、蘋果、龍眼、橙子
白扁豆、紅薯、淮山、白果、芡實、南瓜、包心菜、胡蘿卜、土豆、山藥、蓮藕(生者甘寒,清熱涼血;熟者甘溫,健脾益氣)、香菇
淡水魚、泥鰍、黃鱔
麥芽糖、蜂蜜
糯米、小米、黃豆之品
參芪淮山烏雞湯 『中華醫(yī)藥』
材料:烏雞1只、人參10克、淮山50克、黃芪30克、生姜1塊
烏雞的舌頭是黑的,則骨頭也肉都是黑的,藥用價值更高。 山藥是健脾專家,本朝綱目中提到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偏于補脾氣,不熱不燥,補而不膩,補而不滯,非常平和。
1)人參、黃芪、淮山洗凈,放入烏雞的肚子里
2)烏雞放入一個合適的容器
3)放入生姜和適量的鹽和清水,清水沒過烏雞。
4)水燒開后,大火隔水蒸3-4小時即可。
容易上火的人、純陰虛患者不適合食用,
氣虛體質的補益要緩緩而補,不能峻補(大劑量,藥效較猛)、蠻補(不問寒熱虛實亂補)、呆補(補益還算對路,但完全不考慮脾胃是否受得了)。最好的方式是喝粥。
氣虛者首先要遵循各種哦個體質的基礎養(yǎng)生原則:不熬夜、三餐規(guī)律、大便定時、堅持適合自己的運動。同時,要避免過度運動、勞作。比較適合慢跑、散步、瑜伽、登山。
藥物調治:
四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如果煲瘦肉湯可以去掉甘草。
補中益氣丸
玉屏風散顆粒或薯蕷丸(打噴嚏、感冒或皮膚過敏)
香砂養(yǎng)胃丸(吃東西少,稍微吃點就開始脹或者經常拉肚子,大便不成形)
歸脾丸(不能動腦,一動腦就失眠,睡不好,吃不好)
四季養(yǎng)生:春捂秋少凍、夏溫冬平補
經絡調節(jié):
經常腹脹、消化不良、便爛:中脘、天樞、足三里
經常感冒、打噴嚏、鼻子發(fā)癢:風門、肺俞、脾俞、足三里
經常疲勞倦怠,舌頭齒痕明顯:神闕、氣海、隔俞、脾俞
針砭灸藥,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灸排在藥之前。艾葉能會垂絕之陽,以之灸療,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足三里:
正坐,雙腿屈曲,在膝關節(jié)外側找到一個小窩,叫外膝眼,從外膝眼直下4橫指,然后找到脛骨,脛骨前脊向外側旁開一指,順時針按摩100下。
養(yǎng)生的整體觀很強,看到脾虛,起碼要前想到肝臟,后想到肺臟。肺屬金,脾屬土,土能生金,脾虛,肺氣也就虛了,抵抗力就弱,容易得病。
~~~~~~~
氣虛體質雖然有陽虛的傾向,但主要是由肺、脾、腎功能相對不足,尤其是肺和脾不足造成的。
脾是生氣之源,肺是主氣之樞。脾虛的人面色偏黃,說話有氣無力,話說多了容易上氣不接下氣。唇色少華,頭發(fā)沒有光澤。氣短懶言,肌肉不健壯,肢體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容易感冒。
肺司呼吸,主皮毛,和氣息、呼吸、汗出有關。人對黃精的適應能力差,遇到氣候變化、季節(jié)轉換很容易感冒。冬天怕冷容易受寒,夏天怕熱,容易中暑、傷暑。
脾主運化,升清,和營養(yǎng)運輸、提升血壓、固定臟器有關。腎司二便和前后二陰,和二便、經帶正常適度排泄有關。脾氣虛主要表現為胃口不是很好,飯量小;經常腹脹,大便困難,每次一點點。也有人胃強脾虛,胃口好,食速很快,同時飯后腹脹明顯,容易疲乏無力,這是脾虛難化。脾虛常見于面色萎黃,口唇色淡,因為脾虛營養(yǎng)來源少,氣血化源不足。吃進去不消化,加工成半成品--痰濕。到皮下就是肥胖、到肝臟就是脂肪肝、到血液就會血脂增高,堆在腹部就是將軍肚。
脾主肌肉和四肢。脾氣虛,四肢肌肉就松軟無力。氣虛無力提升,因此形體比較松弛、無力、不挺拔,臀部下垂,乳房下垂。一旦發(fā)胖,腹部特別松,還可見經常頭暈,血壓偏低,經常會疲倦、怠惰、無力。
氣虛的舌象,舌體胖大而且有明顯的齒痕。凡是舌頭色淡有明顯的齒痕,一般都有疲勞感,越疲勞齒痕越明顯。
思傷脾,過度用心動腦,傷心傷脾。
冷飲傷后天之本“脾”。脾喜暖惡寒。
【氣郁體質】
百病皆有氣而生。
形成:
1、幼年生活不順
2、工作壓力大
易感疾?。?div style="height:15px;">
不要過度思慮,七情波動悶在心里不能外發(fā)最傷內臟,先是氣郁、勁兒瘀血、痰濕。氣郁、痰濕、瘀血混合體質與腫瘤、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胃病、月經不調有不解之緣。
氣郁體質和瘀血體質屬于一類,想要減少瘀血體質的產生,就要在氣郁體質這一階段好好調理。如果氣郁階段不注意,隨著年齡增長,血液不清爽了,動脈血管壁的彈性也不如年輕時候好了,再加上氣不行,很容易形成瘀血體質。
氣郁體質中瘦人偏多一些,面部表情經常是郁悶、不開心的,面色發(fā)黃,沒有光澤。是肝臟的疏泄條達功能相對不足造成的。氣的基本運行形式是升降出入,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陽氣發(fā)散,陰精收藏。這個過程一定要順,人才能七情適度,情緒平穩(wěn)。
6、性格多內向。如果話少,但心里門清,而且非常敏感,斤斤計較,高度敏感又高度內向是很折磨人、很痛苦的,這種人很容易憋出病。先是氣郁,然后瘀血、痰濕由此產生或更加嚴重,由此又進一步氣虛、氣郁,相互因果。
肝主藏血,正因為藏了很多血,陰血根基牢,所以才能支持肝氣疏泄。肝疏泄氣機,性喜條達,屬陽,`體陰用陽`,用陽是以體陰為根基,如果肝血不足,很容易過度疏泄或疏泄不足,前者肝陽暴張,要養(yǎng)陰柔肝,清肝熱降肝火;后者要補血柔肝,疏肝理氣。疏泄不足最初是氣郁,時間久了,會間夾瘀血和痰濕。
4、傷肝時候必然傷脾,經常生氣、情志不舒展、不吃早餐、熬夜吃夜宵都是肝膽最不喜歡的。肝木克脾土,脾傷生痰濕。夜里11點-1點是膽經當令的時候,熬夜影響膽氣的疏泄,肝膽相照,必影響肝臟,進而影響脾臟,與熬夜有關的肥胖是中心性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