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代年輕人的婚姻,大多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長輩們對門第尤其相當看重,認為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注定不會幸福。
對于這種傳統(tǒng)觀念,很多青年男女嗤之以鼻,不惜奮起反抗,努力去追求心目中理想的愛情。
而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名媛大小姐—孔令儀,就是其中一位,為了和心上人在一起,她不惜忤逆家中長輩,采取先斬后奏的做法,跑去美國同窮小子陳紀恩結婚。
考慮到木已成舟,孔令儀結婚時,孔家動用飛機運來豐厚嫁妝,只為寶貝女兒日后的婚姻生活,能過得美滿幸福。
然而事與愿違,這個為愛不顧一切的大家閨秀,卻并沒有收獲夢想中的愛情,反而遭遇了丈夫的無情背叛。
1915年,孔令儀出生于山西太谷,是孔祥熙和宋靄齡的大女兒,因為出生顯赫家境優(yōu)渥,自小便受到良好教育。
1928年,孔令儀到南京金陵女子中學讀書,長期寄居在宋美齡住處,因此和姨媽的感情很好。
孔令儀少女時代,出落得亭亭玉立,尤其喜愛文學藝術,閱讀了大量的名著典籍,還接受了當時的一些新潮思想。
因此孔令儀身上,既散發(fā)著十足的大家閨秀氣質,又非常的固執(zhí)叛逆,尤其很不喜歡官場和政治。
因為從小嬌生慣養(yǎng)的緣故,孔令儀大小姐的派頭很足,所以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是最為昂貴的外國貨才行,否則她絕對不會去用。
據資料記載,孔令儀早上用餐,必須要喝最名貴的燕窩粥,搭配的名貴點心,是從香港直接空運而來,否則當然也是不吃的,午餐更是至少要六菜兩湯。
而孔令儀在穿戴打扮上,則全部都是外國名牌,并且衣服一天一換,包括平時用的脂粉香水唇膏等,一律是法國貨,就連洗澡用的洗澡粉,也是從英國進口過來的。
由此可以看出,孔令儀這位奢華名媛,是對生活有著極為苛刻要求的女子。
隨著孔令儀到了待嫁的年紀,她的婚事也逐漸成為了,父母和長輩們的心頭大事。
當年,有無數的權貴都期盼著,能攀上孔家這座靠山,因此說媒的人絡繹不絕,但卻都被孔家拒之門外,理由當然是門不當戶不對了。
而一向疼愛孔令儀的姨媽宋美齡,則更是關心著外甥女的婚事,經過她一番精心挑選后,將目光鎖定在了相貌英俊,且年輕有為的胡宗南身上。
宋靄齡將胡宗南仔細調查后,感覺很滿意,認為其是個青年才俊,于是便決定敲定這門婚事。
誰知,卻遭到了孔令儀的拒絕。
原來,孔令儀曾見過胡宗南一面,她覺得,自己是名門閨秀,出入的都是些高雅場所,胡宗南卻是一介武夫,根本就配不上自己。
在愛好文學藝術的孔令儀心目中,自己的理想郎君應該是那種,既有才又有貌的紳士男人,胡宗南雖然相貌英俊,但論才華方面,則差得實在太遠了。
孔祥熙夫婦無奈,只得放棄了這個物色良久的人選。
1941年,高級將領衛(wèi)立煌到重慶公干,于是,有人便想把他介紹給孔令儀。
沒曾想,這件事才剛對孔令儀提起,就立刻被她果斷拒絕了。
原因是,孔令儀認為衛(wèi)立煌,和自己年紀相差二十多歲,倘若要是嫁給他,別人還以為,自己是去給他做姨太太呢,面子上實在太不好看了。
雖然衛(wèi)立煌喪妻,已是單身狀態(tài),但畢竟是有過婚史的人,自己可是大名鼎鼎的大家閨秀,怎么可能嫁給一個結過婚的人呢?
因此高傲的孔令儀,說什么也不肯答應。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孔令儀和她的這個商業(yè)政治家族,在思想觀念上是格格不入的。
或許是從小到大,閱讀過大量文學作品的緣故,孔令儀對未來的另一半,充滿著非常美好的幻想,完全就是一個文藝女青年,對愛情的浪漫追求。
經過這兩次相親未果,宋靄齡終于看出了,孔令儀內心真實的想法:原來女兒是想找一個,有才有貌的年輕小伙子啊。
于是,孔家人又奔著這個方向去找,很快就物色到了,師長孫桐萱的弟弟孫桐崗。
當時的孫桐崗三十歲出頭,在德國學習過飛機駕駛,曾經一人駕駛德國教練機,從柏林起飛,飛越地中海和印度洋上空,最后平安降落在南京。
孫桐崗的這個壯舉,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新聞,一度令他獲得了許多人贊賞。
尤其孫桐崗本人,非??释麡s華富貴,因此很希望能娶到,像孔令儀這樣的大小姐,畢竟孔祥熙可是當朝權貴,如若能攀上這樣的家庭,自己未來可謂前途無量。
當時,孔祥熙才從德國訪問回來,并且很想當航空部長,因此對孫桐崗極為賞識,認為小伙子是個可造之材。
于是,時任財政部參事的李毓萬,看出了孔祥熙的心思,便投其所好的極力從中撮合。
孔令儀得知此事后,心中很是不快,因此,在態(tài)度上表現的非常抵觸。
在孔令儀眼里,只要是父母物色的人選,一定都帶有商業(yè)和政治目的,而這些男人也都是抱有目的而來,根本就沒有真愛,所以她想自由戀愛,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人。
面對孔令儀的任性和固執(zhí),父母長輩們很是著急,可又沒辦法。
畢竟當時的孔令儀,已經都26歲了,在那個年代,可是屬于超高齡剩女了。
而孔令儀在父母的不斷介紹下,自然也是心中煩悶,為了解悶,她沒事就去一些公共場所,聚會跳舞散心。
一次,孔令儀去跳舞時,認識了相貌英俊的陳紀恩,也就是這個男人,給日后的孔令儀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
那天舞曲結束,陳紀恩請孔令儀喝咖啡,之后一來二去的,兩人又見面喝了幾次咖啡,于是越聊越有感覺,很快便墜入了情網,無法自拔。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孔大小姐戀愛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孔家人耳朵里,孔祥熙立刻派人,去詳細了解陳紀恩的底細,結果大失所望。
因為陳紀恩雖然留過洋,是從圣約翰大學畢業(yè)的,但家境卻很貧窮,父親不過是一個舞場樂隊的指揮。
于是,孔祥熙和宋靄齡這對富貴夫妻,立刻表示強烈反對。
然而陷入愛河的孔令儀,卻態(tài)度異常堅決,說什么也要和心上人在一起,甚至不惜為了愛情,同父母大吵了一架。
在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無奈,孔祥熙只得選擇了妥協,為了讓陳紀恩配得上女兒,便認命他為國民黨中央銀行業(yè)務局副局長。
不久之后,孔祥熙又將陳紀恩派往美國,成為中央銀行在美國辦事處的業(yè)務代理,就是想讓他借此機會,好好鍛煉一下,爭取做出一番成績來。
這樣一來,等陳紀恩到時候迎娶女兒時,孔家在眾人面前,也不至于沒有面子。
誰知,為愛鐵了心的孔令儀,根本就等不了那么長時間,于是在1943年,她直接以留學的名義,跑到美國和陳紀恩注冊結了婚。
孔令儀大膽任性的做法,頓時讓孔祥熙措手不及。
沒辦法,愛女心切的孔祥熙,只得火速派人為寶貝女兒趕制嫁妝,一個星期后,8個大樟木箱子的豐厚嫁妝,被送到重慶的珊瑚壩機場。
為此,孔祥熙專門包了一架專機,將這8箱嫁妝運往美國,不料這架專機起飛不久,就遭遇了意外事故,飛機連同嫁妝一起,在火海中化為灰燼。
于是孔祥熙和宋靄齡夫婦,又派人連夜趕制了6箱嫁妝,再次包了專機,如期送到了美國。
按理說這時候,孔令儀的婚姻大事,應該得以順利解決了。
可殊不知,孔令儀和陳紀恩的婚后生活,卻遠并沒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
因為孔令儀從小到大,過得都是極其奢華的生活,吃穿用度都非常講究,并且需要有人伺候日常起居,而陳紀恩卻是吃粗茶淡飯長大的,所以,對孔令儀的這些大小姐做派,便有諸多的看不慣。
結果兩人生活中摩擦不斷,在很多事情上都不能達成共識,以至于矛盾分歧越來越大。
尤其是,當陳紀恩成為了孔家的女婿后,背后有三大家族做靠山,有不少人都試圖和他搭上關系,來為自己謀取私利,因此,圍繞在身邊的鶯鶯燕燕,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于是乎春風得意的陳紀恩,便開始在外面沾花惹草,甚至出軌數次,孔令儀得知后,心里既傷心又氣憤。
終于,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后,已懷有身孕的孔令儀不幸流產,導致了終身不孕的后遺癥。
失去了孩子的孔令儀,徹底對這段感情絕望了,在休養(yǎng)好身體后,她對陳紀恩提出了離婚,堅決離開了這個無情的男人。
而離婚后的陳紀恩,在失去了三大家族做靠山后,已無法在美國再呆下去了,便只好輾轉去了香港,從此杳無音訊。
之后,孔令儀便一直過著單身生活,直到60年代初,年近五十的她,認識了空軍上校黃雄盛。
黃雄盛曾在清華大學讀書,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他毅然棄筆從戎,上了空軍軍官學校,成為了第一批赴英國學習駕駛,噴氣式戰(zhàn)斗機的教官。
孔令儀和黃雄盛,相互間很有好感,并且漸漸的互生情愫,最終結為了伉儷。
婚后,夫妻倆感情非常好,可以說孔令儀的第二段婚姻,終于找到了真愛。
黃雄盛為人思維敏捷,細心體貼,對孔令儀呵護有加,兩人住在紐約,一直相伴到老。
2006年,黃雄盛去世。
2008年8月,孔令儀病逝于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寓所,享年93歲。
孔令儀去世后,葬在紐約上州芬克里芙墓園,與父母弟妹同一墓室,姨媽宋美齡也葬在那里。
歷史的長河中,總有那么幾朵浪花,令人記憶深刻,感慨萬分。
其實,無論是豪門權貴,還是普通百姓人家,都渴望有幸福踏實的婚姻生活,這一點毋庸置疑。
年少時的我們,大多如同孔令儀一樣,都幻想著將來,能有一段矢志不渝的愛情,卻看不到虛華外表之下,那顆暗潮洶涌的心。
富貴人家的婚姻,摻雜著太多利益的權衡,而普通人家又何嘗不是如此?只不過煩惱大小不同而已。
究竟該如何選擇,需要我們從各方面去認真考量,所以老話說的門當戶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們說普通夫妻,婚后生活在一起,還需要不斷的磨合,就更別提像孔令儀這樣一位,出身權貴家庭的大小姐了。
因此,她和第一任丈夫陳紀恩的婚姻,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暗礁,即便是倒貼了豐厚的嫁妝,也沒能擁有美滿幸福的生活。
畢竟是來自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從生活習慣到思想觀念,都會有巨大的差異,倘若沒有相互間的包容理解,是注定無法長久的走下去的。
當今社會,在物質生活充裕的同時,競爭壓力和誘惑也隨之加大,這就需要我們更加謹慎的,對待未來的婚姻生活。
有人曾開玩笑說,投胎是門技術活。
其實,如何去經營愛情和婚姻,才是門真正的技術活,它需要我們每個人,終身去努力學習和經營。
如果喜歡,就點個“贊” 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