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是了解人體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最簡單直接的指標,跑步又是以心肺鍛煉為主的運動項目。因此,心率對于監(jiān)控跑步強度、評價身體機能水平有重大意義,也是跑友們最常用,最關心的身體指標之一。有心率表等智能穿戴設備的跑友當然可以隨時隨地看到自己心率,沒有心率表的跑友也可以采用手搭脈搏的方式測試自己的心率。
一、安靜心率正常范圍是多少
安靜心率在60~100次/分都屬于正常范圍。安靜時心率如果低于60次/分通常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前提必須是竇性心律);安靜時心率高于100次/分則稱為竇性心動過速。這里的安靜是指沒有身體活動,靜坐時的心率。
安靜時偶爾心率超過100次也很正常,比如情緒緊張的時候,坐在那心砰砰跳。但多數(shù)情況下,安靜心率是不會超過100次/分的,安靜時心跳過快或者過慢都屬于異常情況,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是什么原因?qū)е滦穆誓敲纯旎蚵?/p>
安靜時心動過緩的原因包括:顱內(nèi)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藥物作用。安靜時心動過速的原因包括:發(fā)熱、血容量不足、貧血、甲亢、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癥、低鉀血癥、心衰等。
二、經(jīng)常跑步的人為什么安靜心率比較慢
前面談到了如果安靜時心率低于60次/分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心動過緩并非都是疾病,運動員,包括經(jīng)常跑步的人群,安靜時心率往往也比較低,可能在50~60次/分甚至更低。經(jīng)過長期運動,也可以使得安靜心率從原來每分鐘六七十次下降至五六十次,這是什么原因呢?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解釋:
1. 心臟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機制改善
心臟活動受到交感神經(jīng)和迷走神經(jīng)兩套互相拮抗的神經(jīng)共同作用,交感神經(jīng)主要興奮心臟,使心跳加快,迷走神經(jīng)則抑制心臟,使心跳減慢。運動時,交感神經(jīng)占優(yōu)勢,心跳明顯加快,安靜時,迷走神經(jīng)占優(yōu)勢,心率較低,兩套神經(jīng)互相拮抗,共同作用,使心臟具備較強適應能力,來應付各種情況。
通過經(jīng)常性地運動,抑制心臟活動的迷走神經(jīng)張力提高,交感神經(jīng)活動減弱。因此,出現(xiàn)了安靜時心率下降的情況,這使得心臟活動呈現(xiàn)節(jié)省化的表現(xiàn),是心臟功能改善、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更為靈敏的體現(xiàn)。訓練有素的運動員或者經(jīng)常跑步者,由于竇性心動徐緩,心臟的舒張期延長,使得心臟有更多時間回血充盈,為下一次收縮射血做好準備,且可以讓心肌得到充分地休息。
2. 心肌收縮力增強
因為系統(tǒng)訓練后,心肌纖維超微結構發(fā)生適應性改變,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肌毛細血管密度增加,心臟血液循環(huán)加強。同時,心臟體積有可能發(fā)生增大,心室壁厚度有所增加,心室腔擴大(耐力訓練多是以心室腔擴大為主),而心室腔擴大增加了心室舒張期血液的充盈量,這樣就使每次心臟每次搏動時射出的血液更多,也即心臟不需要跳那么快,就可以滿足全身供血需要,導致心率降低。
上述解釋太專業(yè),我們用數(shù)學公式一算,跑友就理解了,先介紹幾個基本概念:
心輸出量=每搏輸出量×心率
心輸出量:心臟每分鐘收縮跳動射出的血量
每搏輸出量:心臟每次收縮跳動射出的血量
如果一個人,全身所需血量每分鐘為5000毫升,
如果每搏輸出量為100毫升,那么
心率=5000/100=50次/分
如果每搏輸出量僅為60毫升,那么
心率=5000/60=83次/分
也就是說,心臟每次收縮更加有力,能夠射出的血液更多,自然心臟就不需要那么累,跳那么多次了。
也就是說,安靜心跳變慢是運動提高心臟功能的一種表現(xiàn),運動改善心臟功能的的確切機制還在進一步研究中,比如運動是否會導致心臟增大,就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并非每一個人長期參加耐力運動,心臟都會發(fā)生增大,運動性心臟增大也并非都是良性表現(xiàn)。
研究發(fā)現(xiàn),有的運動性心臟增大有可能是病理改變,比如肥厚性心肌病,這也是為什么看上去十分健康的運動員會發(fā)生猝死的原因。一些大眾跑友,甚至是身強力壯者,在跑馬時發(fā)生的猝死悲劇,也跟心臟異常改變有關。因此,不能把心臟增大作為評價耐力水平高低的指標,多數(shù)運動性心臟增大,又稱運動員心臟(athlete heart)是心臟長期訓練適應的良好表現(xiàn),但也不排除可能是病理改變。
三、安靜心率變慢的好處
那么,安靜心率變慢具有哪些好處呢?首先,安靜心率變慢增大了儲備心率空間,有利于承受更大強度運動。什么是儲備心率?最大心率減去安靜心率就等于儲備心率,代表心率從安靜上升至最大心率,可以上升多少次。
比如甲安靜心率為80次/分,其最大心率為200次/分,那么他的儲備心率就等于220-80=140次,乙安靜心率為60次/分,其最大心率同樣為200次/分,那么他的儲備心率就等于220-60=160次,也就是說乙比甲心率可多上升20次,由于心率與運動強度呈現(xiàn)線性關系,心率上升越多,其能夠承受的運動強度也就越大。經(jīng)常跑步的人心臟功能提高,其安靜心率變慢,也可以用“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來形容其潛力。
其次,正如本文所說,心率變慢,使得心臟舒張期和收縮期都延長,舒張期延長相當于增加了心臟休息時間,使得心臟更加節(jié)省化地工作,減輕了心臟負擔。當然需要強調(diào)一點,心率并非越慢越好,心跳過慢,有可能引發(fā)房室傳導阻滯。
四、安靜心率很大程度也受到遺傳影響
安靜心率較低的確可以部分代表心臟功能較好,但僅僅憑安靜心率是不足以評價心臟功能的。因為安靜心率很大程度也受到遺傳影響,還跟年齡,性別等有關,有的人不運動,安靜心率也不高,因此,重要的不是比誰安靜心率低,而是要和訓練前后的自己對比。通過長期堅持跑步,安靜心率有所下降,這就是心臟功能改善的表現(xiàn)。
五、不能僅憑安靜心率評價心臟功能
如果真的想要和其他人對比心臟功能,推薦同樣跑速下對比心率高低,以及對比停止運動后心率恢復速度的快慢,這樣才可以對心臟功能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同等配速下跑步,心率相對慢一些提示心臟功能良好,停止運動后,心跳恢復快一些提示心臟功能較好。
也就是說,在固定負荷下,心臟動員快、反應低,恢復快是心臟功能良好的體現(xiàn),動員快代表心臟適應能力好,很快就可以從安靜進入運動狀態(tài);反應低,則代表心臟在同等負荷下,不必竭盡全力拼命收縮就足以滿足運動需要;恢復快則表示運動結束后,心臟是否可以很快就可以回到安靜水平。在極限負荷下,則心率越高,提示心臟功能越好,也即你的心臟能否逼近極限狀態(tài),往往很多時候,還沒到最大心率,你已經(jīng)疲憊不堪了,也就是說你無法調(diào)動你的心臟直至極限狀態(tài)。
六、晨起心率比安靜心率更穩(wěn)定
相比于安靜心率,更加穩(wěn)定準確的是基礎心率,也就是清晨醒來后,起床前的心率。如果身體機能良好,晨起心率是穩(wěn)定不變的,如果晨起心率相比前一天明顯加快,快于每分鐘10次以上,比如昨天晨起心率是60次/分,今天發(fā)現(xiàn)是72次/分,則提示昨天疲勞未能恢復。所以,晨起心率是評價機體恢復水平的重要指標。
七、心跳慢,壽命長?
說起這個話題,有些跑友可能會說:人的心臟跳動次數(shù)是有限的,跳的越慢就壽命越長,然后還煞有介事地拿烏龜說事,說烏龜心跳相比人慢得多,所以可以活幾百歲,搞得好像很有道理一樣,這是典型的以訛傳訛。。。我們撇掉心跳快慢不談,先分清楚人和烏龜不是一個物種好么!??!
目前并沒有研究證實安靜心率高低和壽命有直接關系。但是安靜心率高作為一個獨立危險因素,有研究發(fā)現(xiàn)安靜心率超過84次/min,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危險性增加,心率快是高血壓和心血管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并且安靜心率增加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的體征之一。
上述研究提示,高的安靜心率與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關聯(lián),但并不能因此反推,心率低就使得壽命延長,跑步使得安靜心率變慢,其實是結果,是結局,其根本原因是跑步使得心臟功能改善,與其說心率慢,壽命長,倒不如說跑步使得心臟功能改善,健康水平提高,減少了疾病發(fā)生概率,從而使得壽命得以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