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敬畏之心 |
文/ □羅 西 有個日本朋友在大慶游覽,一天傍晚,在井架邊第一次看見天邊的落日,大而圓,溫潤而壯麗,他情不自禁地跪下,淚流滿面。他說,從未見過這么大的落日,他被深深震撼,而最自然的反應就是跪下,表達敬畏! 常常有人困惑,問我,為什么白天撞見的都是別人的傲慢與無禮,夜里,點燈照亮的是自己的虛空與無聊?生活仿佛有些熱鬧,而沒有神圣,有些香,卻不見蘭……我想了老半天,原來是因為月亮變成月球了,人心里沒有神話與敬畏。 缺少敬畏之心,比如對大師沒有敬畏,所以大師貶值,隨便叫你大師。對美女沒有敬畏,所以滿街都是帥哥美女地喊。對山河沒有敬畏,所以小區(qū)里只要有個假山有條排水溝,就可以給樓盤打這樣的廣告:依山傍水! 小時候,看見閃電,媽媽都會把我們攬在懷里,溫柔地說:“孩子,做好人,就不用怕打雷!”過去我們對雷鳴閃電心懷敬畏,它教人常常反省:不要做壞事!這是民間最質樸本能的敬畏,若剔去迷信成分,它不失為一種神圣的力量,可以約束矯正我們參差不一的心草。而真正的科學家也是敬畏大自然的。因為敬畏,所以懂得。古書《增廣賢文》里說:“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敬畏之心在這里外化為道德力量,促使人修身明性。 我們一度把人造神趕下神壇后,順便也毀掉了所有的神壇;我們把“您”改為“你”的時候,也干脆扔掉了敬畏之“心”!如同倒洗澡水也倒掉嬰兒一樣而不自知。我們要平等,不要個人崇拜,但是不可以沒有敬畏的心。 因為沒有敬畏,所以惡搞經(jīng)典成風;因為沒有敬畏,所以洞房花燭也能笑場;因為沒有敬畏,所以崇高貶值;因為沒有敬畏,我們的人生不再神圣…… 現(xiàn)在最流行最廣泛的新罵人“三字經(jīng)”是“鄙視你”,第一回合就“鄙視”,所以就不用開戰(zhàn);內心、表情寫滿“鄙視”,所以沒有仰望,也沒有尊敬。“在貌為恭,在心為敬。”面帶鄙夷,內心則慢慢卑俗黯淡。 德國大哲學家康德的敬畏,在他墓碑上刻著:天上的繁星和心中的道德法則;“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以此表明自己對天的敬畏之情;孔子強調的要“知天命”,就是心存敬畏,并要躬身行之而不可有絲毫懈怠與侮慢之心…… 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因為有所畏懼也有所敬仰。而平凡之人,常懷敬畏之心,就不輕易浮躁不容易輕忽,內心自然生養(yǎng)一些正氣、莊嚴與崇高。人很渺小,因為有了信仰與敬畏之心,反而讓我們內心清澄而莊嚴。 萬物眾生,都值得我們敬畏,從一朵向陽的花、一棵跳舞的草,到一只螞蟻的力量,一個母親在產房里掛滿汗珠與淚珠的笑容…… 聽課的學生如果對老師沒有敬畏,就容易打瞌睡;拿俸祿的官員如果對人民沒有敬畏,就容易貪污腐化;袁隆平因為敬畏水稻,在稻田里夢想成真;黑人阿里因為敬畏每一個對手,成長為一代拳王……而你我,如果對自然對生命缺乏虔誠和敬畏之情,就不會真正體味到生命的美善與生活的幸福。 新東方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先生,在北京大學2008年開學典禮上的發(fā)言,談到對老師的敬畏,讓人動容。他說:“我們很有幸見過朱光潛教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們班的同學每天輪流推著輪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每當我推著輪椅的時候,我心中就充滿了對朱光潛教授的崇拜,一種神圣感油然而生。”因為敬畏,而愛,也因為敬畏,看見愛,當他聽說北京大學許智宏校長對學生唱《隱形的翅膀》的時候,他打開視頻,感動得熱淚盈眶,只有心懷敬畏,才有真正的感動。 一生,不長,這是一條謀生的路,也是一條朝圣的路;前者,讓我熱愛手里糧食,常懷平常心,后者,讓我看見高度與理想,并常懷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