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 辨脈 平脈 傷寒例乃傷寒論一書中的基礎理論部分,可惜世人都忽略之,甚至有人說這些是后人增添進去的。目前中醫(yī)藥大學的傷寒教材這些也是不錄。
能把本人注解 看明白的 那你的陰陽思維就比較有天賦。
◆辨脈法第一.
1、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
答曰.凡脈大浮數(shù)動滑.此名陽也.脈沈濇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陽位的陰若不足,則陰不固陽,而陽飛張,故脈現(xiàn)大浮數(shù)動滑。這是因為陽氣無陰固納而陽氣飛張鼓動所導致的脈象,故曰陽也。此象離卦也。
陰位的陽若不足,導致陰位的陰無陽鼓動,則陰不行,不行則脈顯沉澀弱弦微。此象坎陰無坎陽鼓動也,故曰此名陰也。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陰病者,無坎陽鼓動而陰不行也。見陽脈者,及是坎陽鼓動了陰,使陰上行入陽位和化為陽氣,如此才能顯出陽脈。此乃生氣有根之兆也。
陽病見陰脈者死:陽病者,無離陰固納離陽也。則離陽飛張而為陽病。陰脈者沈濇弱弦微也。即坎陽弱而陰結于下,陰不上行入陽位。這樣離陰更弱,形成陽聚于上,陰結于下,以致陰陽脫離。故曰死也。
18、寸口脈浮大.而醫(yī)反下之.此為大逆.
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
醫(yī)乃不知.而反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呴.
-------浮則無血.大則為寒.
浮指寸口脈浮也。大指寸口脈大也。
---本源是寒,寒凝而血不上行入陽位,則離陰虛,離陰虛不固納離陽而離陽奔張,故脈浮也。
◆寒氣相搏.則為腸鳴.
------寒是寒,氣是氣。氣為榮氣,榮氣為使陰上升入陽位之氣,榮氣上行被寒所阻,而氣與寒相搏,而為腸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