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早晨,我們從特克斯縣城出發(fā),奔向北方的賽里木湖的方向。地圖上顯示,賽里木湖位于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nèi),緊鄰伊犁州霍城縣。下面福成收集了幾幅伊犁河谷到賽里木湖的旅游圖,以示我們的行游歷程: 從特克斯到賽里木湖,途中要經(jīng)過貢留縣、伊寧市至霍城縣。過霍城前行,則要經(jīng)過果子溝,并入住果子溝北端的一個農(nóng)家樂蒙古包里。
下午13:37,車過果子溝收費站,我拍了一張照片。這是在新疆期間經(jīng)過許多收費站時我所拍的惟一一幅照片。
果子溝被譽為“伊犁第一美景”,乃“奇絕仙境”;古時,果子溝是伊犁的天然屏障。
林則徐被貶伊犁,走的最后一程,即是這個果子溝。
望著車窗外的果子溝美麗風光,看初夏時節(jié)的邊疆云天,我的思緒回到了一個半世紀之前。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農(nóng)歷七月初六,林則徐被朝廷貶謫新疆伊犁起程離開西安,赴遣戍之地惠遠城。過果子溝時已是冬天。當時,天下起了大雪。近六十華里的果子溝,林則徐走了兩天。
果子溝雖然難行,但美景還是讓林則徐心情不錯。這位民族英雄,不計個人命運之弱,而念國家命運與邊疆的安危。在新疆的幾年里,他守土有責,為守衛(wèi)新疆版圖,有大功于中華?!?/div>
新疆博物館藏林則徐畫像
六十華里果子溝是伊犁的天然門戶,它是一條穿越北天山的險峻峽谷和進出伊犁河谷的咽喉要道。 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命次子察合臺率軍,鑿石理道,砍木為橋48座,始成車道。 該溝古時為我國通往中亞和歐洲的絲路北新道的咽喉,有“鐵關(guān)”之稱。如今的果子溝是鏈接伊犁與烏魯木齊的必經(jīng)之路, 312國道就在山谷中曲折盤旋的延伸向前。 林公所崎嶇行走的山隘險道,今已天險變通途。 哦,有幸來到果子溝。6月初的果子溝草地嫩綠而山野松柏成片,天山之上的積雪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銀光。我們就住在果子溝上的蒙古包里,四周都是美不勝收的風光。
我們住的地方,恰好還可以遠觀果子溝大橋。大橋全長700米,橋面距谷底凈高達200米。早在2011年9月30日正式通車。 賽里木湖,在果子溝的正北方。我們到達果子溝農(nóng)家樂是下午十五點一刻,放下行禮,乘車到湖畔,是下午十六點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