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山東種植的葡萄90%以上采用單臂籬架栽培,除早期豐產(chǎn)性較好外,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如果實的抗病性較差(結果部位低)、栽培管理麻煩、用工較多(副稍生長快)、抗晚霜能力差、難以生產(chǎn)出高檔果品等,在重質(zhì)量輕產(chǎn)量的新形勢下,選擇棚架栽培尤為重要。同時,隨著新品種不斷出現(xiàn),以前的老品種的市場售價越來越低,已不能產(chǎn)生高效益。因此,目前唯一的出路是更換優(yōu)良品種,選擇合理架型,優(yōu)化栽培技術。更換品種主要有挖掉重栽和大樹改接兩種方法。挖掉重栽即重新建園,周期比較長,所以目前大都采用大樹改接的方法來改良品種。以前傳統(tǒng)的改接都采用“硬枝嫁接”和“綠枝嫁接”兩種方法。不管采用那種方法,都必須盡量壓低嫁接部位,把以前生長的地上部分基本全部去掉。不管成活率如何,當年是絕對沒有產(chǎn)量。如果嫁接成活率高,第二年會恢復60%--80%的產(chǎn)量;如果成活率較差,第二年得繼續(xù)補接。所以,葡萄改接至少會影響果農(nóng)一年半的收入。這一年半的收成對于果農(nóng)的影響很大,很多以種葡萄為生的果農(nóng),只能年復一年的重復著本該改接的老品種而下不了決心。為了尋找既改接了葡萄又不影響產(chǎn)量的好方法,我們從95年開始,做了多種嫁接方法試驗,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實驗方法曾在99年云南昆明召開的全國葡萄學術研討會上作過論文交流,我們把不影響產(chǎn)量的改接方法稱之為新老品種間的“平穩(wěn)過渡”。通過不斷地總結、改良,形成了目前的改接方法。2001年,我們在平度市馬格莊鎮(zhèn)小營村張福成家的葡萄園做小規(guī)模改接實驗,改接對象是6年生澤香葡萄,共20畝,行距2米,株距0.75米,立柱高2。3米,地上部分1.8米,水泥柱間距8米。當年改接8畝,第二年又改接5畝,其他作為對照。改接品種是紅地球。改接方法:每年5月20號到6月20號,選擇生長勢較旺的葡萄新稍作改接對象,采用綠枝嫁接方法改接。每立柱間選兩株改接(最好選擇靠近兩側(cè)立柱的2株),每株接2-4個芽,嫁接部位在果穗前7—10片葉處,距地面1—1.5米,嫁接植株正常結果。嫁接1周后檢查成活率,成活率差得及時補接。嫁接后20天再次檢查,并選擇2個強壯植株往上生長,其余的去掉。以后注意及時的綁縛和去副稍。在立柱頂端分別綁上一根長0.55—0。60米的木棍,以立柱為中心,兩端等長。然后在木棍的頂端分別拉一根12號的鐵絲,并固定在木棍上。當嫁接新稍長到立柱頂端時摘心,選留兩個副稍向左右兩邊沿木棍頂端的鐵絲延伸,及時綁縛和去副稍,立秋后及時摘心。冬剪時嫁接植株只保留嫁接部分,其余全部去掉,沒有嫁接的葡萄按正常管理修剪。嫁接部分看枝條的粗度,不管多長,剪口粗度要保持在0。8厘米以上。由于頂端優(yōu)勢,枝條長勢比較旺,冬剪時所留頂端新稍長度一般在1米以上。為防凍害,當年嫁接新稍最好埋土防寒。第二年出土上架時,將原葡萄最上面的一根鐵絲固定在距頂端15厘米處,將兩根架接后的新品種結果枝沿這根鐵絲水平固定住。及時的抹芽、定枝,一般20共分留一個結果母枝,朝一側(cè)生長,開花前綁縛在木棍頂端的鐵絲上,新稍自然延長下垂,花序前留12—15片葉摘心,T型架形成。原結果枝頂端繼續(xù)留兩個新稍沿木棍頂端鐵絲向兩側(cè)延伸。原未嫁接的澤香繼續(xù)按正常結果管理。如果冬剪時嫁接枝較長,則靠著嫁接樹的那一株澤香葡萄適當少留新稍。T型架的好處:一是結果部位高,遠離地面,病蟲害較輕;二是可防止紅提葡萄的日燒??;三是可防止晚霜對葡萄的危害;四是在降雨較多地區(qū),可借助架型做簡單的避雨栽培。第二年冬剪時按紅提原結果處間距選留新稍,此時兩側(cè)的延長枝已基本生長碰頭,完成架面。未嫁接的澤香每株只留2—3個新稍作結果母枝,并盡量壓低架面。第三年及以后的管理:一 紅提葡萄按正常的T型架方式栽培管理。二 澤香每株只保留2—3個新稍,結2—3穗果,株產(chǎn)2千克左右,并使新稍分布均勻,盡量壓低架面,保持園內(nèi)的通風透光。保留澤香的目的,不但可以補充部分產(chǎn)量,主要為以后改接紅提葡萄,更換更優(yōu)良的葡萄品種做準備,可重復前面的改接方法。據(jù)測定,澤香葡萄的新稍間距超過30厘米,基本上不影響T型架葡萄的生長。如果把澤香葡萄改接成極早熟品種,等極早熟葡萄成熟后及時將新稍適當短截,效果會更好。效益對比:1998—2000年,平均畝產(chǎn)3500千克,平均價格每千克0.95元,平均畝效益3325元。2001年,平均畝產(chǎn)3500千克,每千克賣0。95元,畝效益3325元,雖然作了部分嫁接,由于是在頂端,根本沒影響產(chǎn)量。與對照的產(chǎn)量、品質(zhì)等都沒有區(qū)別。2002年,紅提平均畝產(chǎn)量600千克,每千克6元,得效益3600元。澤香平均畝產(chǎn)2625千克,每千克賣0.95元,得效益2494元,合計畝效益6094元。對照還是3325元。2003年,紅提平均畝產(chǎn)1500千克,每千克6.2元,得效益9300元,澤香平均畝產(chǎn)660千克,每千克0.9元,得效益594元,合計畝效益9894元。對照畝效益3150元。2004年預計紅提畝產(chǎn)量1500千克,各種指標不低于2003年。而對照由于受晚霜危害,畝產(chǎn)在1000千克左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