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課堂之
第一課
命里有時終須有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論語.里仁》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孔子說,不用擔(dān)憂自己沒有社會地位,而應(yīng)擔(dān)憂沒有可以立足于世的本領(lǐng)。
好多人抱怨懷才不遇;自己這匹千里馬怎么就老遇不上伯樂呢?其實“懷才不遇”往往不是他人造成的,如果你沒遇到伯樂,可能是因為你現(xiàn)在還不是匹千里馬!
如今抱怨“懷才不遇”好像成了年輕人的一種通病,他們普遍的癥狀是:牢騷滿腹,喜歡批評人,有時也會顯出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樣子;和這種人交談,運氣不好的時候,還會被他批評一頓。
當然,這類人中有的的確是懷才不遇,由于無法適應(yīng)客觀環(huán)境,“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遭蝦戲”。但為了生活,他們又不得不委屈自己,所以生活得十分痛苦。
難道實現(xiàn)中有才的人都是如此嗎?不,盡管有時千里馬可能無緣遇伯樂,但如果你真是一匹千里馬,一次錯遇伯樂,應(yīng)該還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人之所以無緣于伯樂,主要原因還在于自己。有些人確實有才,但他們常自識清高,看不起那些能力和學(xué)歷比較低的人,可如今的社會并不是你有才氣就能成大器。別人看不慣你的傲氣,就會想辦法修理你。至于你的上司,更有可能因我的不知收斂而打壓你,不讓你出頭。在人生叢林中,人與人之間的斗爭大都是這么回事!最后的結(jié)局就是,你慢慢變成了一位“懷才不遇”者。
還有一種懷才不遇者,他人其實就是一類自我膨脹的庸才,因為他們本身無能,別人當然無法重用。但他們并沒有認識到自己沒用,以倒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沒人識才,于是到處發(fā)牢騷,吐苦水。
不管是有才還是無才,懷才不遇者真是人見人怕,因為他們一談話就罵人,開口就是批評同事、主管、老板,然后吹噓自己多行,多么能干。聽者也只好點頭稱是,要不然,他也許會罵到自己頭上!
所以,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懷才不遇”感越強的人,越會把自己孤立在一個越來越小的圈子里,甚至無法與其他人的圈子相交。每個人都怕惹麻煩而不敢跟這種人打交道,人人視之為“怪物”,敬而遠之!一個人如果給眾人的不良印象已成定局,那除非遇到貴人大力提拔,否則將永無出頭之日。結(jié)果往往是:有的辭職,有的外調(diào),有的總是個小職員,有的則一輩子“懷才不遇”。
一個人不管才干如何,都會碰到無法施展自己才干的時候,這時候千萬要記?。杭词鼓阌X得自己“懷才不遇”,也不能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你越是沉不住氣,別人就越看輕你。
與其把大好的光陰浪費在抱怨與哀嘆上,不如用心把自己打磨成一粒珍珠。
當你真的已成為一粒珍珠時,你的光芒是無法被掩蓋的。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難道不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