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k文 Smallhead & 碎步溜配圖
2001年3月22日
Olympus 高質量普及型旁軸取景照相機
遠至五十年代Olympus就生產許多高質量普及型旁軸取景照相機,有的還可以跟換鏡頭,其中有名的有Olympus 35S和35SW。35S 的42/1.7 G.Zuiko和35/1.8 H.Zuiko (Olympus 的早期定焦鏡頭Zuiko前的字母代表鏡片數(shù),D=4、E=5、F=6、G=7、H=8)。35S 的42/1.7 G.Zuiko 一直延續(xù)到六十,七十年的Olympus 35Sp/Spn,Olympus 35Sp/SPn的鏡頭和35S一樣但增加了點測光,也刪去了平移視差較正。點測光是Olympus旁軸取景照相機的一特點,以至現(xiàn)在的Olympus自動化旁軸取景照相機也擁有點測光。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Olympus還生產許多高質量旁軸取景照相機包括35RC、35RD和XA,每一款都裝備高質量鏡頭,并為廣大攝影者所喜愛。
35SP/SPn:B + 1~1/500,42/1.7 (七片五組),20度(重點測光),6度(點測光)測光表,程序加手動曝光。體積比鳳凰205小,全金屬機身,其鏡頭解象力在配合Kodak Tech Pan膠卷,在f/5.6時可達100lpm,是我除了Konica Hexar最喜愛固定鏡頭鏡間快門旁軸取景相機。42/1.7 (七片五組)G.Zuiko是一只很優(yōu)秀的鏡頭,Olympus在其單反頭內也有一只40/2的頭,在二手市場上賣的價格不菲。我第一次用此機時用的是彩色負片,對其“銳度”大吃一驚,頭發(fā)根根清楚,我后來照了一些反轉,由于它的測光有點老化,第一次有點曝光過度,后我調整了曝光,反轉片也很好,但色彩還原不及Konica Hexar 35/2 鏡頭。更神的是20度(重點測光),6度(點測光)雙重測光表,按一按扭轉變成6度(點測光)測光,面積大小和黃斑一樣,在六十年代無人可比,獨此一家!其做工比Konica Auto S/S2要高一擋次,后期的改進型35Spn加了電池檢測鈕,鏡筒改成全黑,取景器邊框用了一些塑料,其它都一樣。
35RD:B + 1/2~1/500,40/1.7 (六片四組)體積比35SP/Spn小。速度優(yōu)先加手動曝光。二手市場上不常見,結構緊湊,用料也很好,是一部很優(yōu)秀的袖珍高質量旁軸取景照相機。我的那部是從一個叫Mark Wellburg的一個家伙60美元買的,他在德可撒斯搞生物,也是一個玩相機的瘋子??上男尴鄼C的技術不咋的,他拆得不好而且把快門沒放好,我自己又重新清洗一切如新,現(xiàn)在由于東洋人大量收購此類相機,把價格炒的很高,當年沒在日本賣,好貨都給山姆大叔了。40/1.7 (六片四組)的鏡頭也不錯,但我還是喜歡35SP。
35RC:B + 1/15~1/500,42/2.8 (五片四組) 體積比35RD小,比Rollei 35S大一點。速度優(yōu)先加手動曝光。Olympus本來可以放一個四片三組,f2.8,天塞型鏡頭,但它用了一個五片四組,f2.8,松那型,開大光圈邊緣成像質量要比四 片三組天塞型好一些。此機距焦環(huán)是塑料的,光圈葉片也只有四片,但機身是全金屬的。此鏡頭在中擋光圈時有很好的象質。
XA:10~1/500,35/2.8(六片五組)光圈優(yōu)先加曝光補償。由于當時設計上的限制,此鏡頭在f2.8光圈時四角暗比較明顯,但f5.6以上其鏡頭解象力可達60lpm,和單反相機鏡頭相似。其測距器和測距器窗距離很短,精度不好。不過35/2.8的鏡頭有足夠的景深。我有專門文章談它,在此不多說了。
【
相關討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