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云海的形成:
黃山山高谷低,林木繁茂,日照時間短,水分不易蒸發(fā),因而濕度大,水氣多。雨后常見縷縷輕霧,自山谷升起。全年平均有霧天250日左右,真可謂云霧之鄉(xiāng)。黃山云海是由低云(云底高度低于2500米)和地面霧形成的。
黃山云海的分布:
按地理分布,黃山可分為五個海域:蓮花峰、天都峰以南為南海,也稱前海,玉屏峰的文殊臺就是觀前海的最佳處。 獅子峰、始信峰以北為北海,又稱后海,獅子峰頂與清涼臺,既是觀云海的佳處,也是觀日出的極好所在。白鵝嶺東為東海,丹霞峰、飛來峰西邊為西海,理想觀賞點乃排云亭。光明頂前為天海,位于前、后、東、西四海中間,海拔1800米,地勢平坦,云霧從足底升起,云天一色,故以“天?!泵?。若是登臨黃山三大主峰(海拔1864的蓮花峰、海拔1810的天都峰、海拔1860的光明頂),則全部五海,可縱覽無遺。
觀賞黃山云海的最佳時間:
黃山每年平均有255.9霧日,一般來說,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5月,都是觀黃山云海的理想季節(jié),尤其是雨雪天氣后,突然放晴,其日出和日落時所形成的云海五彩斑斕,稱為“彩色云?!?,最為壯觀。因為此時大氣擾動很少,云層比較穩(wěn)定,所以云海容易形成,且消失較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