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博物館 正好在做“蜀南之謎雅礱江考古大發(fā)現(xiàn)”展覽。參觀金沙博物館的觀眾可以免費多看一個展覽。
1】還是貼一張金沙博物館內(nèi)展覽國寶的展廳照片吧
賓得k5很給力,這個展廳環(huán)境是非常暗的。剛進展廳眼睛還要適應一會兒。
2】這個展覽很對俺胃口,可惜時間有限,還沒容得俺細細拍,同行們就催俺了。
展覽精選雅礱江流域發(fā)現(xiàn)的400余件精美文物,內(nèi)容種類豐富,包括數(shù)量龐大的各類兵器、鮮見的宗教法器、獨特的樂器、名目繁多的裝飾品以及各形各式的生產(chǎn)工具與生活用品,其中絕大部分文物都是首次面世
鹽源縣地處四川省西南部雅礱江流域,青藏高原東南緣,是南絲綢古道上的高原明珠,有兩千多年建制的古縣。在鹽源,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許多屬于青銅時代的古墓葬。
3】彩繪雙耳黑陶罐 戰(zhàn)國-西漢時期
四川鹽源老龍頭M4出土(后面的文物基本都是這個時代這些地點的出土文物)
似乎雙耳的陶罐比較少見
4】銅銎
查了一下,這個銎(qiong)是斧子斧頭上裝柄用的
我還是不太明白
5】石箭鏃
很佩服古人把石頭磨制成這么規(guī)則的箭頭,真有鐵杵磨成針的耐心
6】銅箭鏃
7】各種柄的銅刀
看點是形狀各異的刀把
8】銅戈
右下還是個歪把子
9】銅劍
長短不一,各取所需
10】銅馬
11】銅輪飾,這些都不知道是用在哪里的
12】鎏金馬節(jié)約
什么是節(jié)約呢?
13】看到了嗎,那個紅點就是
14】銅馬銜
馬嘴中勒著馬銜,俗稱馬嚼子
秦漢時期馬具的品種很多,名稱很復雜,有機會單獨貼一次我看過的馬具。
15】看點好看的
銅帶飾
這樣的裝飾扣,就是到今天也不落伍嘛!別忘記它們的年代--戰(zhàn)國到西漢!俺都出了一身冷汗
16】銅鐲
葉子在三星堆時,注意到夏商時期的古人就有帶鐲子的形象了。
17】瑪瑙珠
漂亮嗎?
18】銅盒形飾
我很好奇這個東西,是做什么用的?
19】銅編鐘
20】鷹紋銅鈴
21】銅燕
22】雞形銅飾片
23】放大點看,很古拙
24】宗教用具是鹽源出土青銅器中最具藝術(shù)代表性的器物,形制奇特,具有較強的地方特色,在其他地區(qū)均沒有見到過。它們極可能是巫師的用具。
四聯(lián)星銅杖首
25】三鳥銅杖首
這張照的角度有問題,沒有突出杖首的三個鳥。
拍的有點著急
26】三女背水銅杖首
通長16.7厘米,首部位三名少女呈“品”字形對立,三人服飾相同,都頭帶尖頂小帽,上身著緊身衣,下著齊漆筒裙,裙上有刺繡花紋,三少女各背一水罐,相向張口,做謳歌狀
27】細節(jié)
也沒拍滿意
28】聯(lián)星立鳥銅杖首
29】一組枝形器
枝形器是鹽源青銅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器物,以馬、人物和類似于錢幣或璧的飾物為基本造型,裝飾在一樹枝形器上,枝干上層末端各立一馬(少量為獸),馬首相向,有的馬背上騎有一個人,另有一人立于樹端之間。
30】
31】
32】
33】這東西都是怎么用的?是巫師手里舉著還是插在什么地方?
34】九節(jié)魚紋雞首杖
該杖通長135厘米,直徑1.4厘米,由九節(jié)直徑形態(tài)的圓管組成,每節(jié)長短不一,長度在35-39厘米之間,管與管之間用木棍相連接,杖頂端為一個圓盤,上面立著一個巨喙高冠翹尾的雄雞,杖身布滿了陰刻的小魚紋
35】銅蛇尾杖
通高46.5厘米,杖首如卷曲蛇尾狀,滿飾圓圈紋,杖身兩側(cè)各焊有上下兩枝橫向的枝干,枝干的頭端做回首虎頭, 上部有一回首獸紋,獸長頸弓背,身體細長作行走狀,下部有半圓形掛孔,枝干上滿飾同心圓紋。
展覽里的描述很專業(yè)詳盡,這樣的杖首從來俺沒見過,開眼界了!
36】銅羊首杖
同上,杖首似一對彎角的羊首
37】蛇蛙銅俎,我最喜歡的一件青銅器,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38】俎為切肉用的幾案,也是祭祀時放祭品的器具。
銅俎長44.5厘米,通高16.4厘米,平面呈長方形,
39】俎面上有兩個相背的蛇頭,蛇口中各銜一魚,蛇身盤桓于俎的中部。
40】俎的四周邊緣有頭尾相連的三十二只立體蹲蛙。俎足是作柵欄形,上滿鑄陰刻魚紋,
41】整個銅俎上的蛇、蛙、魚刻畫的惟妙惟肖,具有濃郁的宗教氛圍,是鹽源青銅器中的精品之一
42】俎,提到一個詞就都知道是干什么的了。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1. 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
2. 切肉或切菜時墊在下面的砧板
這是葉子09年看河南博物院時拍下的青銅“俎”。
中原文物和川南文物的差別真是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