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從齊白石,還是毛澤東的同窗,當過教授,坐過上賓,也當過拉車夫,賣過戲園票;當過地下黨,也曾飽經(jīng)批斗;但他還是成為了國畫大師!
他就是李苦禪。
作者:李苦禪
名稱:芭蕉雙禽圖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 藏
李苦禪(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生于山東省高唐縣,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勵公,山東省高唐縣人,中國畫家。擅畫花鳥,闊筆寫意,筆墨雄闊,酣暢淋漓,畫風以質(zhì)樸、雄渾、豪放著稱。
1918年結(jié)識了畫家徐悲鴻,獲授西畫技法。
1922年考入北平國立藝術??茖W校西畫系專學西畫,1923年拜齊白石為師,在齊白石的精心培育下,畫藝大進。1941年7月5日至7日在北平中山公園舉辦畫展,展出作品50余件。
曾任杭州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
李苦禪先生
魯迅先生講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那么李苦禪先生不愧為中國的脊梁,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為民請命,不畏強暴。在藝術上他很刻苦,成為500年間少有的的大畫家,不是一般的畫家。
我們今天評價李苦禪,以一個什么標準?
過去黃賓虹講過,對一件藝術作品,大概要過三代人,按中國計算年代的算法,三代人要將近100年,對這個人就會有比較貼切他真實情況的評價。而李苦禪先生不需要,因為他已然巍然聳立在這兒,我們可以看看他的畫,看看他的作品,看看他的為人,是不是中國一個500年沒有過的大畫家,是不是有中華民族大丈夫精神的男子漢,這一點李苦禪是當之無愧的。
'苦'是對他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取得佛門四諦的第一個字,'禪'是期盼他未來能夠在寫意畫上取得大造詣,現(xiàn)實與未來交融,塑造出了李苦禪一生的形象。
作者:李苦禪
名稱:梅石雙鳥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 藏
孟子曾經(jīng)講過“充實之謂美”,苦禪的畫,充實當然美;“充實而光輝之謂大”,李苦禪的畫“大”。研究《易經(jīng)》的劉大鈞知道,“元,大也,亨,通也,利,義也,貞,正也”,元亨利貞,苦禪先生有之。
大而化之謂之圣,稱李苦禪為畫圣,一點不為過。圣而不可知之,謂之神。偶爾有幾張畫,苦禪一筆下去,不可復得,這叫神來之筆。這是孟子講的美學觀點,我們理解李苦禪,可以得到很多的啟發(fā)。
齊白石曾評價曰:“李苦禪學吾不似吾”,并題李苦禪的畫《清供圖》道:“李苦禪也超過我了”。劇作家曹禺則評價說:“李苦禪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
人生短促,藝術長存。這并不是說任何藝術,而是人民所肯定的藝術。李苦禪的畫就是這樣的藝術”。評論家王進玉則評價其為“人藝和諧統(tǒng)一的典范”?!冻繄蟆芬苍l(fā)文評價曰:“李苦禪是中國北方藝壇上創(chuàng)造派的先鋒”。
作者:李苦禪
名稱:紅荷圖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 藏
李苦禪的人品十分高尚,這是事實,無人否認。
他自己說:“人,必先有人格,然后才有畫格;人無品格,下筆無方”確是如此。李苦禪繪畫成功正因于此。
他是山東人,一身正氣,可謂豪杰之士,他為人正直豪爽,不用心機,作畫如之。
而在駕馭筆墨的能力上,李苦禪更顯得出類拔萃,因而呈現(xiàn)出來凝練簡約的筆法,讓人感受到了行云流水的意境美。
到了晚年時期,李苦禪的繪畫作品更加讓人感到返璞歸真,達到了筆簡意繁的藝術境界,尤其是對于畫幅較大的作品,李苦禪更能揮灑自如。
在繪畫藝術傳承方面,李苦禪同樣表現(xiàn)得盡善盡美,并將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國畫創(chuàng)作當中,對后世畫家影響深遠。
正是憑借源于自然,流諸筆端的藝術家情懷,李苦禪在繪畫創(chuàng)作領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其他繪畫家學習的榜樣,在寫意花鳥畫方面,李苦禪一直是一位標桿式的人。
編 輯:文水靜
審 核:楊向雄
往丨期丨內(nèi)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