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15課 衛(wèi)氣營血辯證(下)

1.衛(wèi)氣營血辨證

①衛(wèi)氣營血的生理概念

②衛(wèi)氣營血的病理與證候

③衛(wèi)氣營血證候的病位淺深和傳變

?

同學(xué)們,咱們上次課講到,營分證熱灼營陰,口反不甚渴。

除此之外,它還可以見到斑點隱隱。這個是個或有癥,所謂或有癥,就不是主癥,可有可無。在營分證可以出現(xiàn),也可以不出現(xiàn),一般來說是不出現(xiàn),但出現(xiàn)也正常,也不奇怪。斑點隱隱是什么意思?就是有小的、散在的,隱隱約約的出血點,皮下出血。

中醫(yī)所說的發(fā)斑是指皮下出血,是由于熱邪灼傷血絡(luò),迫血妄行。熱邪損傷了血脈,使血液妄行,溢出脈外,導(dǎo)致出血。它是肌肉部位的小的血脈破了。為什么說是小的血脈破了呢?因為營分證它的部位還淺,病情還輕,沒有那么嚴(yán)重,所以有小的絡(luò)脈破裂,小的出血點,而且這個點狀是隱隱約約、很少、散在的。這就提示你,熱邪已經(jīng)要入血了。所以出現(xiàn)斑點隱隱,在營分證當(dāng)中來說,就預(yù)示著要入血分了,血分證的特點是發(fā)斑,營分證它不一定發(fā)斑,但如果出現(xiàn)了,也不奇怪,因為什么呢?因為營分和血分沒有絕對界限,只是輕、重的不同。所以小的絡(luò)脈破裂,有少量的隱隱約約的斑點。如果是大片的發(fā)斑,不是隱隱約約的了,很明顯了,很多了,斑點密集,那就不是營分證了。

神志癥狀。煩躁、心煩不寐。這種病人是越到夜里越煩燥,因為什么呢?它和那個身熱夜甚的道理是一樣的,因為夜間陽入于陰,它加重了里熱,所以熱擾心神,煩躁不安。就像把魚擱在熱水里一樣,它還沒有燙死,但是它難受啊,它在里頭亂蹦。這心不藏神,夜間就不寐,心煩?;蛘哂袝r候譫語,就陷入了半昏迷的狀態(tài)。不是完全昏迷,完全昏迷是血分證。煩躁,有的時候說糊話,譫語,都是熱擾心神的表現(xiàn)。

舌質(zhì)紅絳?!敖{”,葉天士說,“深紅色也”,介于紅與紫之間,那紫舌就是血分證了。營分呢,它比紅深,比紫還淺。咱們剛才說,氣分證見舌紅,是因為血脈擴張,熱邪鼓動血液,血液運行加快,沖擊血脈,使血脈擴張,出現(xiàn)了充血,所以舌質(zhì)紅。這個(營分證的舌絳)不是,這個是因為熱邪消耗了血中的津液,血里邊的水少了,血液濃縮了,它消耗的是血里邊的水份,紅色成分并沒有消耗。血是紅色的呀,血液的組成成分非常復(fù)雜呀,它不光是水啊,里邊還有其它的成分,但是其它的成分沒有消耗,它只消耗的是水分,所以血液就濃縮,濃縮了就粘稠,就粘了,血粘了顏色不就深了嗎?所以它顏色深,出現(xiàn)紅絳舌。這是血液有瘀滯的現(xiàn)象,但還沒有停止流動,粘滯了,流動得不好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用大量的補陰藥,為什么營分證要滋陰呢?是因為血中的津液消耗了,血液粘稠了,濃縮了。

脈象細數(shù)。細,標(biāo)志著血中的津液不足,那血脈當(dāng)然就收縮,脈管就細了。數(shù),是因為有熱,熱邪的鼓動,血液運行加快。流速快,但是血容量不足。所以脈既細又?jǐn)?shù)。

它(營分證)的主證。身熱夜甚,白天,夜間的體溫不一樣,越到夜間越高。心煩躁擾,而且這個躁擾也是夜間加重,夜間比白天重,和這個道理(身熱夜甚的道理)是一樣的。舌質(zhì)絳,這是關(guān)鍵。只要是身熱夜甚,心煩躁擾,舌質(zhì)紅絳,就有營分的特點,不管它其它的兼證怎么樣,你就按營分證治療沒有錯,這是關(guān)鍵。

那么營分證消耗血中津液,再繼續(xù)發(fā)展,就深入到血分了。血分證的特點,葉天士的這四個字講得非常好,“入血就恐耗血動血”,血分證的特點就是耗血動血。耗血是消耗血中的津液,使血中的津液減少,而血液凝聚,出現(xiàn)熱瘀,熱凝而瘀,由熱導(dǎo)致的凝血。動血,就是迫血妄行導(dǎo)致血脈破裂而出血。這種病人往往是耗血和動血同時存在,出血和瘀血同時發(fā)生。

它的臨床表現(xiàn)。

身熱灼手。病人燙手。有汗無汗?一般來說無汗。為什么?汗沒有來源哪。血中的津液大傷,那肯定肺、胃的津液先傷了,所以汗沒有源,無源作汗,所以一般是沒有汗,干燙,燙手。

吐血、衄血、便血、溲血(也就是尿血)。從嘴里邊出來是吐血,從鼻子出來是衄血,大便里邊有血,尿里邊有血。

斑點密布,斑,是皮下出血,肌肉部位出血,瘀在皮下,西醫(yī)叫紫癜,中醫(yī)叫發(fā)斑,斑點密布,很密集,甚至于斑連成片,一塊一塊的,為什么叫斑呢?“斑斑如錦紋”,象錦上的花紋一樣,一朵大紅花,一塊,斑點都連成一片了。

吐血、衄血、便血、溲血,斑點,都屬于出血,都是出血的表現(xiàn),它是不同部位的出血。那么這種斑點也好,吐出來的血也好,什么顏色?淡黃的?鮮紅的?紫黑的?那根據(jù)它熱的程度,根據(jù)血液凝聚的程度,程度越重,顏色越深。如果斑是紫黑的,吐出來的血是紫黑的,那說明什么問題呀?瘀血。你別看它是出血,但是它有瘀血。因為血液凝聚了,津液不足嘛。同時神志癥狀加重,昏狂譫妄,躁擾不寧。這種病人昏迷,但是他不是昏睡,神志是不清楚,但是他躁擾,躁動不安。象這種病人一般在醫(yī)院要把他手腳綁在床上,床上要加護欄,把手腳綁上,為什么?你稍微一不注意,摔下來了,掉下來了。躁動不安哪,什么原因?熱擾心神,血熱擾心。血本身被消耗了,就不能藏神了,再加上熱擾,就好象這么大一條魚,你把它擱在小臉盆里邊,水不多,還是熱水,你說它是什么狀態(tài)?它在里頭能不蹦嗎?水少,本身它就缺氧,再是熱水,再一燙,那魚在里頭不就會亂蹦,最后就煮熟了,是這個意思吧?所以他雖然昏迷,但是躁擾不寧,躁動不安。

舌深絳,甚至于紫絳。深絳就是紫啊。那就說明血中津液消耗得非常嚴(yán)重,血液瘀滯了。這是血分證的特點。

那么掌握它(血分證)的要點是什么?灼熱燙手,無汗,發(fā)斑。有的病人他不發(fā)斑,或者是有其它的出血的見癥。就是,除了發(fā)斑之外,有吐血、衄血、便血、溲血,這些出血見癥,只要是有出血見癥都是血分證。另外,舌質(zhì)紫絳。

我問一句,營分證和血分證的病人舌絳有沒有苔?為什么這兒不提舌苔?一般來說,(營分證和血分證)是光絳無苔,沒有苔,為什么?(學(xué)生:傷陰),傷哪兒的陰?(學(xué)生:傷肺胃之陰)。血中津液大傷,肯定胃陰先傷,對不對?因為胃陰補充不了血中津液了,血里邊的津液是從胃里邊來的呀,那個血中津液傷到這個程度,說明胃陰早已經(jīng)傷了,它補充不了它(血)了。所以胃陰不足它蒸化不能生苔,舌苔是胃中的陽氣蒸發(fā)了津液再加上濁氣。三個條件嘛,陽氣、濁氣、津液,共同分布到舌面,形成的苔?,F(xiàn)在由于胃陰大傷,就象咱們寫字一樣,你拿干刷子,根本沒有墨,你寫得出字來嗎?寫不出來啊。所以舌上沒有苔,光絳無苔。胃氣、胃陰先敗了,所以他病情危重了。

衛(wèi)氣營血四個階段,在這個病變的變化過程中,這不一定就按照這個(辨證表的順序),這么清清楚楚地出現(xiàn),它可以交錯。下邊咱們要講,在傳變的過程中也可能衛(wèi)氣同病,也可能衛(wèi)營同病,也可能氣血兩燔。但是不管怎么變,它的本質(zhì)變不了,這四個階段的界限是很清楚的,你只要把這四個階段的主癥、辨證要點掌握了,那么它再變,萬變不離其宗,都能掌握。所以咱們強調(diào)這個表啊,同學(xué)們最好能夠把它背下來,這個對臨床是很有指導(dǎo)作用的。

那么關(guān)于望舌的問題,“衛(wèi)分、氣分看舌苔”,衛(wèi)分證一般是薄白苔,也可能是薄黃,如果熱重,也可能薄黃,但是不管是白還是黃,它都是薄苔,不會厚,因為它是表證。氣分證是黃燥苔,黃而干燥,因為它是里熱傷津。

舌質(zhì)變化不明顯,那么衛(wèi)分證舌邊尖紅,氣分證舌紅。和苔比較起來,辨苔更重要。

營分、血分一般說沒有苔,你看什么苔???所以營分、血分的關(guān)鍵是看舌質(zhì),只要出現(xiàn)絳舌,(邪氣)就入營了。(顏色)再深,再加上出血,就是血分證了。

這個在臨床檢驗?zāi)?,是非常好檢驗的。營分證絳舌的病人,輸液,葡萄糖鹽水瓶子吊上1000ml進去,舌馬上就不絳了,反過來證明,舌絳是因為血中津液不足,輸液來得非???。咱們中醫(yī)是用養(yǎng)陰的藥,生地呀、麥冬啊、元參呀這一類養(yǎng)陰的藥,大劑量的生地,經(jīng)用輸液。這種病人輸上液之后,1000ml進去,舌絳馬上就解決,幾個小時之內(nèi)他就轉(zhuǎn)過來了。因為血容量不足,一輸液,一擴容,血液一稀釋,它就不絳了。這反過來證明,我們說營分、血分舌絳,是因為血中津液的消耗是絕對正確的。

③衛(wèi)氣營血證候的病位淺深和傳變

在掌握了衛(wèi)氣營血四類證候,它們每個階段的特點之后,咱們下邊就分析一下,衛(wèi)氣營血每個階段病位的淺深和傳變。

如果單分,衛(wèi)、氣、營、血,是四個階段,但是在病變的過程中它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一般來說,邪氣侵犯人體,先侵犯衛(wèi)分,因為它是第一道防線哪,先侵犯體表,導(dǎo)致衛(wèi)分證。衛(wèi)分證不解,深入氣分;氣分證不解,深入營分。就是說,由體表的功能的失常,衛(wèi)外功能的失常,導(dǎo)致臟腑功能失常。臟腑功能失常到一定的程度,就要損害實質(zhì)性的內(nèi)容了,就要消耗血中的津液,就深入營分;營分證再發(fā)展嚴(yán)重了,就要耗血、動血,入血分。一般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按衛(wèi)→氣→營→血傳變。

但是也不絕對,也不盡然,在變化發(fā)展過程中,病變是千變?nèi)f化的,它的變化很多。有的病人衛(wèi)分證不解,氣分證已起,可不可以表里同???按八綱辨證來講叫表里同病,按衛(wèi)氣營血辨證來講叫衛(wèi)氣同病。衛(wèi)分證沒有完全解除,但是熱邪已經(jīng)進去了,就是這個人進門的時候,一腳在門檻里邊,一腳在門檻外邊,在往里邁,還沒有完全進來,那個腳還在外邊,這算什么?算衛(wèi)氣同病。什么表現(xiàn)?發(fā)熱,微惡風(fēng)寒,但是熱勢高。口渴、心煩,脈數(shù),舌紅。

也有的情況,衛(wèi)分證沒解,它沒傳氣分,直接傳到營分去了,可以出現(xiàn)衛(wèi)營同病。身熱夜甚,微惡風(fēng)寒,口反不甚渴,舌絳??梢匝?。

也有的病人,他初起就是營分兼表。伏氣溫病它就有這個特點哪,它發(fā)于營分,但是又有外感,你叫它什么?籠統(tǒng)地說叫表里同病,確切地說,是衛(wèi)分的表和營同病,這叫衛(wèi)營同病。所以治療既要涼營,又要透衛(wèi)。

再有,氣分證求罷,營分證已起。氣分高熱的同時,出現(xiàn)了身熱夜甚了,舌絳了,有了營分(證)的表現(xiàn),這種叫氣營兩燔。燔,當(dāng)什么講呢?火旺貌,為燒得很旺的意思。氣營兩燔,治療呢?清氣涼營,既用清氣的藥,又用涼營養(yǎng)陰的藥,加減玉女煎,王孟英把它叫做白虎加地黃湯,(治)氣營兩燔證。

那么也有的病人,氣分的高熱,突然就出血了,口鼻出血,或者是大片的發(fā)斑,這是什么問題?氣分證沒有完全解,血分證出來了,氣血兩燔。清瘟敗毒飲不就是(治)氣血兩燔嗎?清瘟敗毒飲是白虎湯、黃連解毒湯,不是清氣嗎?犀角地黃湯涼血呀。

請問,有沒有氣營血三燔這一說?既有氣分證,又有營分證,還有血分證,三燔,可不可以?可以。為什么沒有這個名詞?氣血兩燔,營燔不燔?包括它了,所以就沒有必要說三燔了,不是不可以,可以。氣血兩燔就包括氣營兩燔,因為血分比營分重,就沒有必要再提營分了,實際上氣血兩燔是氣營血三燔。

這個臨床上錯綜復(fù)雜,各種情況都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衛(wèi)→氣→營→血這么傳變。一種情況,衛(wèi)氣同病,衛(wèi)營同病,氣血兩燔,氣營兩燔,這種變化規(guī)律是都有的。但是不管它怎么變化,它必然涉及到哪一個階段,就有哪一個階段的特點。氣營兩燔必有氣燔和營燔的特點嘛,所以你掌握了它的辯證要點,治療不成問題,關(guān)鍵在于掌握辯證的要點。

那么,如果反過來,有沒有這種情況?(衛(wèi)←氣←營←血),這種情況有沒有?由血分入營分,由營分出氣分,由氣分出衛(wèi)分?有沒有?有,為什么?通過治療以后,體質(zhì)恢復(fù)了,邪氣逐漸外解,病情越來越輕,這種情況有啊。(衛(wèi)→氣→營→血),這么來,按這個方向來,向深,越來越重。(衛(wèi)←氣←營←血)這種情況呢?向愈啊,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哪。所以葉天士提出來,“入營猶可透熱轉(zhuǎn)氣”,這是什么意思啊?就是通過用藥物治療,使?fàn)I分的熱邪向氣分透,透到氣分肯定比營分輕了,再透表而解,使它邪氣從表而來,還從表而去。所以“入營猶可透熱轉(zhuǎn)氣”,實際上是把營分的邪往外透,透過氣分出表而解,用治療來促進它向好的方向轉(zhuǎn)化。所以它(衛(wèi)氣營血四證)可以向深發(fā)展,也可以向愈、向淺發(fā)展,都是可以的。但是向淺發(fā)展那就需要你治療的手段了。所以衛(wèi)氣營血的變化,就是這么個規(guī)律,至于治療,“在衛(wèi)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zhuǎn)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大法,大綱大法很清楚,咱們后邊再具體講。

關(guān)于衛(wèi)氣營血辯證,咱們就介紹這么多。這里邊需要說明一點的呢,衛(wèi)氣營血辯證,對這兩類溫?。?zé)岵?、濕熱病),哪類更合適?對溫?zé)岵】梢圆豢梢裕繉駸岵〔皇遣豢梢??但是它不太好用,為什么?(學(xué)生:傳變很慢),傳變很慢是一個,慢它只要傳變就行。有什么問題呢?濕熱病初起啊,衛(wèi)和氣界限不是太清楚,為什么呢?濕邪是彌漫性的邪氣,咱們不是強調(diào)了嗎,濕熱病往往以脾胃為中心,初起就以脾胃為中心,它雖然是衛(wèi)分證,有發(fā)熱、惡寒,是表證吧?在衛(wèi)分,不錯。但是脾胃癥狀就出來了,胸悶、脘痞、腹脹、不思飲食、大便溏,你說它是衛(wèi)分還是氣分?它往往初起就衛(wèi)氣同病,為什么呢?濕邪只要侵犯人體,它就困脾,一困脾就出了中焦癥狀了。所以衛(wèi)氣界限初起就不清。這是一個問題。再一個,濕熱病是以濕為主,熱蘊濕中,濕熱裹結(jié),是濕把熱裹住了,熱不能發(fā)揚,所以身熱不揚嘛。熱揚不出來,它就不傷陰。熱邪不傷陰,它入不入營、血?濕熱病,真正的濕熱病,如果不發(fā)生變化的話,一般來說它就不入營分、血分。你看,初起衛(wèi)氣的界限不清,不化燥、不向熱、燥轉(zhuǎn)化,它不入營、血,你怎么辨?它沒有營分、血分(的癥狀),那就是說,它始終以氣分為主。所以咱們說啊,氣分濕熱在臨床是最多見的,或者衛(wèi)氣同病。營分濕熱有沒有?有,很少。血分濕熱基本就見不著了。所以營分、血分的濕熱很少見。所以這個辨證(衛(wèi)氣營血辯證)呢,對溫?zé)岵碇v,當(dāng)然溫?zé)醾?,最合適。對濕熱病來講,能用,不太好用。所以在衛(wèi)氣營血辨證的基礎(chǔ)上,吳鞠通又大力地倡導(dǎo)三焦辨證,為什么?我覺得吳鞠通的三焦辨證和喻嘉言的影響很有關(guān)系,喻嘉言不是講嘛,“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彼侵v三焦治法呀,他指的是什么呀?升而逐之、疏而逐之、決而逐之,升什么?疏什么?決什么?升散是向外透邪,這個不用說了。疏,是疏通氣機;決,是決通水道,通調(diào)水道。他指的還是夾濕的,是濕。因為濕邪它有個從上向下流的這個特點,所以三焦辨證對它(濕熱?。﹣碇v,比衛(wèi)氣營血更實用。

2.三焦辨證

下邊我們就介紹三焦辨證,當(dāng)然啊,吳鞠通的三焦辨證不是單為濕熱而立,不單純是為濕熱,溫?zé)岵∫舱沼?,但是它對濕熱病的指?dǎo)意義更大。

①三焦的生理概念

2個大題目就是三焦辨證。為什么他用三焦辨證?咱們首先復(fù)習(xí)一下,三焦的生理概念。他用了一個焦字,而且還加了一個三,是什么意思?《內(nèi)經(jīng)》和《難經(jīng)》里邊關(guān)于三焦的論述不少,而且說法還不一致,就是在不同的篇里邊,對三焦,這篇這么說,那篇那么說,不完全一致,都有幾種說法?

1)三焦是陽氣運行的通道——氣道

第一個,三焦是陽氣運行的通道,簡稱就是氣道吧,或者叫火道,也行。因為這個三焦的焦字,上面是個隹,底下是四點,這四點是什么?這四點是火。

咱們中國字這四點都在什么時候用?都表示什么?表示水的時候用,是吧?(?)這是水點,這是表示水。在這兒(焦)也是四個點,表示的是火,因為火也是四筆呀,你要把它這邊寫短點,不就四個點嗎?所以從火。還有別的意思沒有?還有別處用這四個點沒有?(爪)這也是四筆吧?比如說,這是(馬)的四條腿,四個蹄子,四個爪,也是用四點,騾子、馬、驢不都是這個嗎?不是都用這四點嗎?熊,狗熊的熊不也是四個點嗎?那就不是表示水,也不是表示火,是表示它的四肢。

在這兒(焦),從火,上面是隹,底下是火,燒焦了的意思。上面是隹啊,不是佳,這點在外頭,不是一豎下來,不是直線。那么就是說,它和火有關(guān)。因為它是通行陽氣的,所以借用了這個字,用焦字。

《難經(jīng)·六十六難》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jīng)歷于五臟六腑”。那么,這個原氣是指的什么?就是剛才咱們所說的真氣呀,也就是一身之氣呀,所以一身之氣也用這個字嘛。你怎么知道?通行三氣嘛,三氣加一塊就是原氣。

“別使”,是什么意思?它被它所使嘛,被原氣所使,為什么呢?它能夠通行原氣。怎么個通行法?這三氣,我認(rèn)為?。ㄗ⒔獠灰粯樱腥苏f是指營氣、衛(wèi)氣、元氣;有的說宗氣、營氣、衛(wèi)氣。說法不一樣,各家注解不一),我以為,是三焦的元氣,上焦元氣、中焦元氣、下焦元氣,宗氣、中氣和下焦的元氣??偠灾。且簧碇畾夥植荚谏辖挂步性獨?,在中焦也叫元氣,在下焦也叫元氣。就是通行上、中、下三個部位的氣,經(jīng)歷于五臟六腑,上焦有臟腑,中焦有臟腑,下焦也有臟腑,臟腑不都在這個范圍里邊嗎?所以它實際上是使一身之氣,在五臟六腑、胸腔、腹腔運行,都通過它,它就是陽氣運行的一條管道。是這個意思吧?所以,咱們說,它是陽氣運行的通道。

2)水液運行的通道——水道

2個概念,水液運行的通道,簡稱就是水道。這個呀,在《內(nèi)經(jīng)·素問·靈蘭秘典論》里邊就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盀^”,是水溝?!皼Q”,是疏通。那就是疏通水溝的意思啊。三焦是一個什么器官?《靈蘭秘典論》把六臟六腑分為十二官,其中三焦是一個什么器官?它是決瀆器官,也就是人體內(nèi)一個通暢的水溝,被疏通了的水溝?!八馈保梭w內(nèi)的水道出于此,“焉”,當(dāng)“于此”講,“于此”就是三焦的意思。那就是說,三焦是人體水液運行的通道。

請問,它到底是氣道還是水道?它是行氣還是行水?矛盾不矛盾?不矛盾。因為水要靠氣來推動,氣是在水里邊來推動水液運行的,它倆走的是一條道。暖氣管子,走的是熱水,請問,它是熱的通道???還是水的通道?。克菬崴耐ǖ?。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氣是在水里邊,它才能夠推動水液運行。所以它是水道必然是氣道,是氣道必然能通水。就象暖氣管一樣,通的就是熱水。水和熱你能分開嗎?

3)劃分人體部位

3個說法,三焦是用來劃分人體部位的,把人體分成三段,所以叫三焦,那就是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指的哪兒?膈以上(橫膈以上),膈以上有什么臟器?心、肺,還有沒有?心外頭有一個包膜,心包也算一臟啊,對吧?要六臟六腑嘛,它也是一臟啊,所以包括手厥陰心包絡(luò),三臟,心、心包和肺。這是從臟器來說。

從人體的整個結(jié)構(gòu)來說,包括頭部。光劃臟腑,其它的不算,那就是這三個臟,或者說是兩個臟加一個包。

中焦在哪兒?膈以下,臍以上。包括哪些臟器?胃是肯定在。有胃就得有脾吧?“脾胃為夫妻”嘛。還有沒有?肝。還有沒有?膽長在肝上面嘛,所以有肝就有膽。還有沒有?行,就這么擱著。

下焦有哪些?小腸、大腸、膀胱,這兒有臟有腑啊,腎。還缺誰?十二臟?。咳比棺约?。行了,夠了。

是這么個問題吧?應(yīng)該說是這么分,按解剖部位來講是吧?但是吳鞠通不這么分,吳鞠通怎么分?它把肝拿到這兒(下焦)來了,下焦肝與腎嘛,為什么?因為溫?zé)醾?,消耗肝血就必然損傷腎津,損傷腎津就必然消耗肝血,肝血腎精,乙癸同源嘛,所以你要把肝擱在中焦,把腎擱在下焦,(就)沒法講了。它這三焦辨證沒法辨,所以他把肝挪到腎(這里)。咱們現(xiàn)在一提就是下焦肝腎,這句話是從哪兒來的?下焦肝腎這句話不見于《內(nèi)經(jīng)》,不見于《難經(jīng)》,也不見于《傷寒論》,也不見于《金匱要略》,就是吳鞠通說的。所以現(xiàn)在一說,下焦肝腎。從解剖部位來講,肝不在下焦,在中焦。因為膽在中焦,對不對?肝還在膽上邊呢,它怎么跑到下焦去了?就是吳鞠通給挪的位。這個是為了辨證的方便,不影響。咱們說的不是解剖部位,是生理功能,是因為它(肝)跟腎的關(guān)系密切。

大腸在下焦沒有問題吧?吳鞠通把它給挪到這兒(中焦)來了。在《溫病條辨》里邊,大腸病放在“中焦篇”里邊,為什么?因為胃和腸的關(guān)系密切,胃熱進一步發(fā)展就是腸燥。你要把胃熱放在中焦,把腸燥放在下焦,他沒法講了,這個三焦就不成體系了。所以他把大腸挪了位,挪到中焦去了。所以大腸的病,兩個陽明嘛,手、足陽明病嘛,陽明病都在中焦篇。而且從張仲景(那兒),他提大腸的名詞了嗎?胃家,“陽明病,胃家實”嘛,所以他把腸和胃算到一個系統(tǒng)了,腸是胃家,胃家不是胃,是腸。《傷寒論》里邊的心下痞是哪兒?心下痞是胃。所以這個名詞,他不叫胃,叫心下。不叫腸,叫胃家。吳鞠通寫《溫病條辨》,按三焦辨證,要如果把胃和腸放在上、下兩焦,他不好講了,因為它倆的病太密切了,所以把它提到中焦。這個(說法)從生理功能上來講,從辨證角度來講,不影響。因為咱們是從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的角度)來講,它們聯(lián)系密切,這樣做都是可以的。

三焦就是這么個概念,實際上它是把人體的六臟六腑分成了三個部位,這是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和前兩個(氣道、水道)矛盾不矛盾?氣道也好,水道也好,氣和水走一條道也好,是在三焦里邊走,不錯。它經(jīng)歷不經(jīng)歷五臟六腑?所以行氣、行水干什么?一個是供給五臟六腑的需要,用氣去溫煦它,用水去濡潤它,同時這些臟腑在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物,是不是也得通過這個管道把它給帶走???所以,氣道、水道實際上是經(jīng)歷于五臟六腑,是一回事,并不矛盾,它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說,臟腑分部位可以分這么三截,氣道、水道是大管道,都是從五臟六腑經(jīng)過。所以結(jié)合起來看呢,不僅不矛盾,而且更全面。

4)傳化之腑的一腑

三焦是傳化之腑里邊的一腑。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這五個叫“傳化之腑”,傳化指的是什么意思?傳化食物,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傳導(dǎo)變化。六腑嘛,膽跟它們不一樣,因為這六腑都是管腔,或者囊腔系統(tǒng),食物從口腔進來,通過這些腑消化吸收之后,排出去。膽不直接參與,膽汁入小腸參與消化,所以它(膽)又屬奇恒之腑,它也泄也藏,它特殊。這兒就講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這五個是傳化之腑。

那就是說,六腑里邊有它(三焦)一份,三焦究竟在哪兒?那五個腑,包括膽在內(nèi),都有位置,都有形態(tài),對吧?三焦究竟在哪兒?而且《內(nèi)經(jīng)》還提出來,三焦是“孤之府”,這“孤”又當(dāng)什么講?孤,就是獨。獨,什么意思呢?獨一無二。它(三焦)是六腑里邊的一個,但是在六腑里邊,它的地位又很特殊,特殊到什么程度呢?獨一無二。為什么它獨一無二?太大了,孤家寡人,沒對兒。大到什么程度呢?張景岳在《類經(jīng)·藏象類》里邊有這么一句話,“臟腑之外,軀體之內(nèi),包羅諸臟,一腔之大腑也”。說它,三焦是在“臟腑之外”,除了它自己,那十一個臟腑的外邊,但是它又在人的體內(nèi)。“軀體之內(nèi),包羅諸臟”,把其它的十一個臟都給包住了?!耙磺弧?,這一腔是指胸腔和腹腔。整個胸腔、腹腔里邊那么一個最大的腑,象個大包裹一樣,把其它臟腑都包上了。是這么一個腑,所以叫孤之府,它大。這個說的其實挺好,有道理,為什么?它(三焦)是一身陽氣運行的通道,是全身水液運行的通道,它又能經(jīng)歷五臟六腑,它不那么大,行嗎?所以說它是最大的腑。

《難經(jīng)》里邊還提出,三焦“有名而無形”,所以后世對這個三焦有爭論就在這兒,它到底有形?沒形?那五臟六腑都有(位置、形體),為什么三焦找不著?既然提出來有名,為什么還無形?也有人認(rèn)為,既有名又有形,其他臟腑都有名,都有形,它也應(yīng)該有形,在哪兒?這大伙就說法不一樣了,就有人說它是胰臟,也有人說它是網(wǎng)油,還有人說它是淋巴系統(tǒng),那就有點結(jié)合著西醫(yī)的味道了。但總歸大家找這個東西呀,紛紛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個無可非議,你怎么解釋都行。但是我們講,你是三焦有形也好,無形也好,中醫(yī)從《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一直到后世,都延續(xù)這個理論,有三焦這個學(xué)說,咱們只是從理論上去講,能夠指導(dǎo)臨床就可以,因為我們中醫(yī)所講的藏象,是講的功能單位,而不是強調(diào)解剖部位。所以它有形也好,無形也好,對辨證論治不影響。

把這幾個觀點綜合起來啊,那么三焦是個什么?可以說啊,三焦是個人體內(nèi)氣化的場所,簡稱就是“三焦氣化”嘛。

關(guān)于三焦氣化的理論,咱們過一會兒再講,先下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醫(yī)表格方便記——《中醫(yī)診斷學(xué)》(六)
三焦辨證三焦病證的傳變
中醫(yī)治療病毒的秘訣之溫?zé)岵《荆翰《驹趺催M來,中醫(yī)讓你怎么出去!
中醫(yī)診斷學(xué)講義——衛(wèi)氣營血辨證
溫病學(xué)模擬試卷(三)
其他辯證方法(2)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