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天氣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冬至27℃,立夏19℃,這樣乍暖還寒的反常天氣,總是令人一不小心的感冒了。尤其是老人、小孩和體弱者,由于身體抵抗力差,更容易被感冒病毒入侵。
想要擁有健壯的身體,除了要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外,還可以通過進補來調(diào)理。
我們中國人向來都懂得以參類作為藥膳來進補,然而,人參、紅參、黨參、沙參、西洋參、丹參……雖然都是參,但它們的功效卻各有千秋,也適用于不同體質(zhì)的人。
你知道這些參類有什么不同嗎?補參又有哪些講究呢?且聽參參一一道來!
5 種“參類”的功效排行榜
NO.1 人參
大補元氣
人參的別稱為黃參、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
中醫(yī)認為, 人參既能補脾肺之氣,又能大補元氣,尤其是對于那些大病初愈、久病體虛而偏于氣虛者,不失為一味良藥。
人參對高血壓、心肌營養(yǎng)不良、冠狀動脈硬化、心絞痛、慢性胃炎、肝炎、神經(jīng)衰弱、性功能障礙等病癥有輔助治療作用。
人參根據(jù)其生長地域、炮制方法不同,又可以分為白參和紅參。
● 白參:是在人參加工的產(chǎn)品中,除紅參以外的各種加工,一般統(tǒng)稱為白參,又叫白糖參,具有補氣生津、寧神的作用,能夠養(yǎng)陰清虛熱。
● 紅參:是人參的熟用品,經(jīng)過浸潤、清洗、分選、蒸制、晾曬、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的功效。
紅參與白參相比,一偏溫,一微寒。紅參功能偏于溫養(yǎng),主要用于脾腎虛寒,真陽衰微;而白參偏于補氣兼養(yǎng)陰,主要用于氣陰兩虛。
還有一種紅參叫高麗參,出產(chǎn)于朝鮮半島,其參味較一般人參要濃,氣香濃郁,是參類中的精品。
高麗參具有補脾益肺、生津益血、安神增智等功效。對驚悸失眠者、體虛者、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NO.2 西洋參
清熱生津
西洋參,又叫花旗參,可以補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
中醫(yī)認為,西洋參可用于氣虛陰虧、內(nèi)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喉干等病癥。
與人參對比:
人參偏溫,可以補陽散寒;
西洋參偏涼,可以清熱養(yǎng)陰;
在補氣上,人參比西洋參更有效;
在清熱生津上,西洋參又更勝一籌。
西洋參具有提高免疫力、治療糖尿病、保護心血管、改善記憶力、增強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抗疲勞、抗衰老等輔助作用,對人的身體機體可以起到整體的調(diào)理效果。
NO.3 黨參
補氣養(yǎng)血
黨參最大的特點,就是既能補氣,又可養(yǎng)血。
所以,氣血兩虛、氣短心悸、疲倦乏力、面色蒼白、頭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軟、容易感冒的人,都宜服用黨參。
與人參對比:
人參性溫,黨參性平,兩者功效較為相近,皆有補氣、生津、益氣等功效,但黨參的價格更低廉,常作為人參的替代品。
NO.4 沙參
善補五臟之陰
沙參屬補虛藥,善補五臟之陰。
中醫(yī)認為,沙參有治療干咳痰少、口干咽燥、舌紅少苔、頭痛之效。
與人參對比:
沙參性寒,補五臟之陰,屬于清補的范疇;
人參性溫,補五臟之陽,屬于溫補的范疇。
有的人使用人參、黨參等補益后容易上火,此時就可以用沙參代替進補。
沙參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平衡、化痰止咳、治療氣管炎、保護心血管、抗真菌等輔助作用。
NO.5 丹參
活血祛瘀
丹參是活血祛瘀的佳藥,藥用歷史悠久,與心腦血管關(guān)系密切,常被制成丹參滴丸、復方丹參片等藥劑。
中醫(yī)認為,丹參適用于活血祛瘀,通經(jīng)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心煩不眠,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閉經(jīng)、跌打損傷等病癥。
丹參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之功效, 常用于輔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胸悶、心悸等病癥。
參參提醒:人參、高麗參、黨參、沙參、西洋參、丹參……大家都是參,但藥用價值卻各有千秋,滋補效果也因人而異。
大家一定要結(jié)合自己的體質(zhì),選擇適合自己的滋補品,才能強身健體,抵御感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