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們會詠嘆現(xiàn)實世界當中看到的一切景物。而且不同的動物,不同的花朵都被賦予了各自不同的象征意義。比如當我們看到菊花,就會想到詩人所追求的高潔;比如看到蓮花,那就是追求出淤泥而不染的超凡脫俗;又比如說我們在詩詞當中看到杜鵑鳥,那就是代表著詩人對故鄉(xiāng)沉甸甸的思念。
?而在詩詞當中寫到大雁,說明詩人這種思鄉(xiāng)的情感表現(xiàn)得更為深刻。一般來說詩詞當中出現(xiàn)大雁,所表達的意思不外乎大雁南飛,激發(fā)思鄉(xiāng)之情,或者孤雁來反襯詩人的孤獨。而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寫大雁的古詩,堪稱是其中最為經(jīng)典的作品之一。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唐代詩人錢起的《歸雁》。詩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甚至被譽為“大歷十才子之冠”,而且寫的是春天來到以后,從南方飛回到北方大地上的大雁。大雁是一種候鳥,秋天從北方飛向南方去越冬,而到春天的時候,又成群結隊地從南方飛回到北方。
但是這首古詩所表達的情感和一般的寫大雁的詩詞有所不同。因為詩歌當中并沒有涉及到故鄉(xiāng)之思的話題,沒有寫到孤雁的孤獨和愛情。他是借用大雁從南方飛向北方這樣一種生活的習慣,把重點放在了對南方瀟湘之地風土人情的描寫之上。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詩歌在一開始就帶著一種疑問,就是向大雁發(fā)問,你為何如此輕易的從瀟水湘水那樣美麗的地方回來呢?那里溪水澄澈,沙石明凈,岸邊還有青苔可以供你覓食,你何故不肯呆了呢?
那里的地方多美呀!你到那里越冬,為什么春天不肯住在那里呀?
后面兩句卻是大雁的回答。“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大雁并不否認,那里確實是人間天堂,風景美不勝收收,溫度四季都很舒適??上У氖牵骒`之神在月夜彈的瑟曲調(diào)太傷感了,我忍受不了那悲怨欲絕的曲調(diào),不得不離開瀟湘飛回到北方來。
?在李商隱的古詩當中,我們知道“錦瑟無端五十弦”,但是在這里就改成了25弦,也引出一個古代的傳說。古傳湘水女神善鼓瑟,瑟本來有五十弦,因女神得的聲調(diào)凄怨,上帝令改為二十五弦。
詩人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并借助美麗的神話,為讀者展現(xiàn)了湘神鼓瑟的凄哀意境,著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曉音樂的大雁形象。這種新奇的想象力在所有的寫大雁的古詩當中,都是沒有過的。而且也正是憑借著這首古詩當中所表達的意愿,才使得這首古詩成為了千百年來寫大雁的經(jīng)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