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記者周旭峰報道 9月10日,一場盛大的教師節(jié)頒獎典禮在衡陽市衡州小學舉行,在表彰的名單中,來自石鼓區(qū)荷池路小學的朱宏超老師赫然在列,被評為衡陽市優(yōu)秀支教教師,然而,遠赴菲律賓支教的她沒能趕到現(xiàn)場。朱宏超告訴記者,與朋友圈中濃厚的中國節(jié)慶氣氛截然不同,在菲律賓的第50天,她很想家,希望家人團聚,希望見到可愛的女兒,但她也不會忘記做一名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傳播者,在菲律賓達沃市龍華學校里度過愉快難忘的一年。
圖為朱宏超與學生合影
'我在菲律賓棉蘭老島,這里沒有中國的教師節(jié)。今天,是我到這兒的第五十天,也是我第一次在國外感受不一樣的教師節(jié)。雖然這兒沒有滿滿的祝福,沒有精彩紛呈的節(jié)目,但是感謝網(wǎng)絡,連接世界,連接你我,我依然收到家長及孩子們的祝福,彌足珍貴,與大家同樂!'朱宏超說。
圖為2017年年初,朱宏超在祁東縣支教
今年6月,本網(wǎng)記者曾以《支教教師朱宏超為山區(qū)兒童搭建'愛心'橋梁》為題,報道了朱宏超為支教學校祁東縣蔣家橋鎮(zhèn)新嶺村新嶺小學爭取社會愛心捐助,改善辦學條件,最終,為學校募集資金、物品價值197211元,其中愛心捐款93800元,愛心物資價值27811元,一對一幫扶助學金75600元。
圖為朱宏超與學生合影
'孩子們學習的環(huán)境雖然艱苦,但是他們依然笑容燦爛,因為他們有一顆渴求知識的心。他們就像沙漠中的綠植,環(huán)境惡劣,也不妥協(xié);他們就像懸崖邊的花朵,無人欣賞,也不低頭;他們就像校園里那顆石榴樹,雖不起眼,但依然驕傲的存在。'一年的支教時光,成為朱宏超難以忘卻的溫暖記憶,她迅即申請前往菲律賓,開啟支教的一頁新篇章。
初次認識菲律賓,朱宏超就感受到了當?shù)厝说挠押煤蜔崆?,中國?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讓他們對中國人刮目相看,他們不太理解中國人不用帶錢就能走四方的便捷,也不明白為什么高鐵的速度可以那么快,如今,教育及華語學習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教學模式還是讓朱宏超有些難以適應。
圖為朱宏超的學生合影
朱宏超介紹:'菲律賓達沃市龍華學校的教學和中國完全不一樣,這里都是小班教學,一個班20個左右學生。孩子們學習沒有壓力,以興趣為主,上課十分自由,可以走來走去,老師不能兇他們,孩子們既沒有學習壓力,也沒有家庭作業(yè),而這樣的環(huán)境,難以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進行有效率的學習,因此,這邊對老師的要求,特別是中文老師的要求更高,為了吸引孩子學習的興趣,不得不變出各種花樣來教學。'
但是,在朱宏超眼里,菲律賓的學生很純真、很禮貌,他們動手能力、組織能力都很強,因為學校各種活動和節(jié)日很多,孩子們幾乎人人都能跳,個個都會唱。
'學生都用英語和我對話,不過我在國內(nèi)學習的英語都是英式發(fā)音,這里卻是標準的美式英語,一下子讓自己感覺好像學了多年的假英語,所以,在教學和交流的時候,我都感覺自己是個十足的動作演員,確切地說應該是個啞劇演員。'因為英語水平的欠缺,朱宏超不得不每天加緊時間學習英語。
圖為朱宏超周末時間游覽異國風情
海島的陽光沙灘、綠樹藍天讓朱宏超覺得自在和愉悅,但教師節(jié)的來臨和國內(nèi)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通過朋友圈,傳遞給了遠在菲律賓的朱宏超,雖然未能站上領獎臺,朱宏超心里也有許多的話想要表達。
'最大的感慨是感恩,感恩我的啟蒙老師,她是湖北路小學的何國暉老師,因為她,我渴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感恩栽培我的領導,讓我迅速成長;感恩我的家人,因為他們的支持和理解,我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業(yè)中去,來到菲律賓后,我非常想念他們;也感恩信任我的家長和喜歡我的學生,雖然遠在菲律賓,依然收到家長及孩子們的祝福,彌足珍貴;還想感謝自己,因為我想成為最好的自己。'朱宏超說。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