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鼻炎是用藥不當而引起的鼻炎 ,病人的鼻粘膜 ,尤其是鼻甲部位充血腫脹 ,分泌增加 ,相應出現(xiàn)鼻塞、流鼻涕等癥狀。治鼻塞常用的麻黃素、滴鼻凈等滴鼻劑 ,都有較強的收縮血管的作用 ,用藥后能使鼻粘膜皮下的毛細血管、靜脈和動脈收縮 ,從而縮小鼻甲 ,起到改善通氣等效果。但是如果用藥過量 ,血管收縮過度 ,持續(xù)時間過久 ,就會產(chǎn)生明顯的血管繼發(fā)性擴張 ,出現(xiàn)所謂“反跳性充血” ,使鼻甲更為腫脹 ,鼻子通氣也就更差 ;時間一長,血管對藥物的敏感性就逐步下降 ,造成惡性循環(huán)和對藥物的依賴性。研究表明 ,長期不適當使用血管收縮劑 ,還會引起鼻粘膜的一系列病理改變 ,并影響到鼻內(nèi)纖毛和植物神經(jīng)的正?;顒印iL久下去 ,還可能繼發(fā)肥厚性鼻炎或萎縮性鼻炎。
所謂用藥不當 ,一是指不該用藥而用了 ;二是使用方法不當。因此 ,為了預防藥物性鼻炎 ,首先應掌握好用藥征候 ,不要濫用血管收縮劑。鼻子不通氣 ,先得查找原因 ,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因為像鼻中隔偏曲、鼻腔腫瘤堵塞、增殖體肥大 ,以及有些全身性疾病 (如心功能不全 )和全身用藥 (如利血平、奮乃靜、心得安 )引起的鼻塞 ,不是靠滴鼻藥所能解決的。其次 ,是正確掌握使用方法 ,避免長期、連續(xù)、過量用藥。要知道連續(xù)滴藥 ,積少成多,通過鼻粘膜吸收 ,不僅對局部有害 ,還會誘發(fā)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等全身不良反應。對老年、小孩用的滴鼻劑濃度宜淡、間隔時間需 4~ 6小時 ,每次滴藥一側(cè)不超過 3滴。新生兒鼻塞 ,則禁用滴鼻凈 ,即使成年人連續(xù)用藥也不宜超過 7天。
一旦已得了藥物性鼻炎 ,應盡快停藥 ,可改用生理鹽水滴鼻 ,如果鼻塞嚴重 ,一時難以停藥 ,不妨采用一側(cè)鼻腔間斷停藥的辦法。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溶液滴鼻或鼻內(nèi)噴霧 ,有較好的減退粘膜充血、水腫的作用。如無禁忌癥 ,必要時可短期適量口服強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