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擋湯
出自東漢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論》,是在《辯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結尾,太陽病經(jīng)證之膀胱蓄血證出現(xiàn)的,抵擋湯被用于治療太陽蓄血證,癥見發(fā)狂、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喜忘、大便色黑易解、脈沉結等。
現(xiàn)代用量一般是水蛭6克,虻蟲6克,桃仁9克,大黃9克。
此方活血化瘀作用很強,其中桃仁和大黃,還通便瀉下。很多患者服用后,會出現(xiàn)腹痛、腹瀉,大便或者小便帶血,要預先告知患者。
此方君藥水蛭、虻蟲
水蛭:咸苦平,歸肝經(jīng),咸能軟堅散結,苦能泄降。
虻蟲:苦微寒,歸肝經(jīng),苦寒清泄,破血力峻。
臣藥桃仁 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jīng),活血兼潤下。
佐使藥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經(jīng),苦寒瀉熱,推陳致新。
配伍特點
峻猛攻瘀,水蛭、虻蟲為蟲類藥,破血力強,針對頑固瘀血。
攻下結合:大黃與桃仁既活血又通便,使瘀熱從腸道排出。
歸經(jīng)協(xié)同:諸藥均歸肝經(jīng),直入血分,契合下焦蓄血病位。
禁忌:孕婦、體虛者、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水蛭、虻蟲有小毒,需炮制后使用,劑量宜謹慎。
抵當湯通過“蟲類破血 植物活血 瀉下導瘀”的配伍,體現(xiàn)“急癥用峻藥”的原則,是中醫(yī)治療瘀血重癥的經(jīng)典方劑。
臨床應用需請中醫(yī)師辨證論治,四診合參,切勿盲目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