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了解社會化這個概念,也主要源于web2.0理念的興起,倡導了一種開放、參與、分享、創(chuàng)造的理念,推動了一種用戶主導,以人為本的互聯(lián)網運營思潮。社會化網絡我的理解,就是人與人關聯(lián)交互,通過人的行為表現(xiàn),形成的一種“印記式”的互聯(lián)網形態(tài),那么這種“印記式”的形態(tài)就是這個人的行為與交互性網絡的關系。
我認為社會化網絡,還有web2.0理念,從實質上并沒有改變互聯(lián)網以及用戶的需求,web1.0和web2.0同樣都在解決用戶的需求,但是,這種改變,改變的是互聯(lián)網的思維方式,也正因為這樣的思維方式,正造就了一種顛覆式的互聯(lián)網革命。
我們從前所認知的web1.0式的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他們所注重的以信息和產品為核心,一種從上至下的需求解決方案,核心為媒體中心,那么用戶為媒體的承接者。這種思維形態(tài)造就的web服務,以網站本身為主,信息為媒,網站是最大的媒體,信息的質量越高、擴散人群越廣,媒體的影響力和價值越大。那么商務1.0同樣也是以產品銷售為核心,比如B2C、C2C,或者解決得是商務信息流問題,比如B2B,從本質上關注的核心仍然是信息。
而web2.0理念下推動的社會化網絡,我認為關注的是用戶本身和用戶行為,一種從下至上的需求解決方案。web2.0強調一種去中心化,其實代表著一種中心化的擴散和蔓延,當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中心的時候,那么人本因素才真的能夠得以貫徹。在社會化網絡中,用戶有可能是信息的創(chuàng)造者,同樣也是關聯(lián)信息的關注者,當用戶的行為被網絡所記錄的時候,他會感覺到自身的價值得以體現(xiàn),無論是微弱還是強烈,從人本身的心理需求出發(fā),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渴望。為什么比較不錯的web2.0網站具有很強的粘性,因為用戶感覺到自己的行為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不僅僅是需求獲得滿足,更在精神層面也獲得滿足。
所以我認為社會化的web平臺,要做的不是信息本身,比如很多XX分享網,如果注重信息,也許你和web1.0模式的網站沒有任何異議,只是套著2.0的外衣裝腔作勢罷了。社會化網站要注重的應該是:用戶的行為。用戶分享了信息,只是最終的結果,用戶更加關注這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而且用戶同樣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其他用戶的關注和認可。那么網站要做的就是記錄行為,同時還有結果。能夠明確記錄用戶行為,就相當于給了用戶嘉獎,告訴他我們認可你的價值,展現(xiàn)他的行為,讓更多的人認可他。國外web2.0網站在這方面做的非常細膩,雖然國內很多網站照葫蘆畫瓢,克隆版N多,但是知其形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何談改良創(chuàng)新。倡導web2.0理念的網站有很多,但是真正體現(xiàn)人本因素的,又有幾家???
從本質上,社會化并沒有改變用戶的需求,1.0和2.0最終的結果是完全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在這個滿足需求的過程中,用戶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用哲學家薩特,存在主義的觀點來解釋這個心理,我想就是一種用戶選擇的力量,滿足同樣的需求,選擇不同的方式,就算1.0市場已經是飽和,那么2.0市場仍有很多機會被人選擇。很多人都擔心現(xiàn)有需求和競爭市場,在我看來,選擇的力量,并不僅僅是一種市場占有的戰(zhàn)爭,而是一場用戶與網站經營者心理博弈的戰(zhàn)爭。我認為互聯(lián)網的競爭并不是戰(zhàn)勝對手,而是征服用戶的心理,在中國互聯(lián)網的市場遠遠沒有飽和,飽和的只是鮮有創(chuàng)新的紅海。
社會化和web2.0從來就沒有改變用戶需求,改變的僅僅是一種思維方式。真正的社會化、web2.0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我們在為用戶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