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臺灣網友AbbyPan的微博里看到關于我的和其他仿品的分析,轉載一下。謝謝AbbyPan,珍珠沒有遼代的實物,所以AbbyPan的分析就難能珍貴了。
把很常見的老蜜蠟,不同的各種風化外表,匯整讓博友們參考,可對照比較上回發(fā)的仿遼代老蜜蠟膺品,目視比較真品仿品不同之處。老蜜蠟外表多類似風干橘皮,因氧化時間長短、或入土或傳世、盤玩、打磨拋亮等環(huán)境不同,老蜜蠟外殼也有不同變化!
7d949a44gw1dogycq9l51j.jpg (250.54 KB, 下載次數(shù): 0)
接上文,上圖是仿遼代老蜜蠟雕件的背面,下圖是真正老蜜蠟風化表面(局部放大),二者來對比瞧瞧。(上圖轉載中國琥珀網)
7d949a44gw1doeugpky8yj.jpg (81.19 KB, 下載次數(shù): 5)
遼代老蜜蠟雕件出現(xiàn)仿制品了(圖一)!圖二是局部放大,仔細看看圖三圖四,仿品的風化外表似用燒烤、熔解出來的,用25倍以上放大鏡瞧,表面有幾個小小凸點,塑料老雕件仿品有類似小凸點。(仿品圖片 感謝珍珠老師提供)
老琥珀比新的較易辨別, 但冰裂紋也有人工仿,上圖的裂紋不自然(隙縫內有點焦黑), 人工仿! 下圖是礦裂喔!
7d949a44gw1do2c4b8q5uj.jpg (70.29 KB, 下載次數(shù): 0)
朋友給看的琥珀珠/圖1,天然琥珀做優(yōu)化仿老珠,加溫的仿冰裂紋很逼真。買老琥珀珠帶個45倍以上放大鏡,自然的風化紋會因時間材質產地等不同,但在放大鏡下仔細觀察,冰裂方格內還是有細小微裂紋/圖2,這是加溫優(yōu)化做不到的。
這是早先發(fā)過的,清代金珀珠,老珠的孔道,我一直認為是磨損,但近期有位在老蜜蠟琥珀浸淫超過20年的臺北前輩,指正說:「這是入土過痕跡,入土時間據判是短期,磨損在入土其間由孔道往外擴………」。博上有很多玩家專家,來請教大家的想法呢?點擊圖片很大很清楚
7d949a44gw1dree1dpv4bj.jpg (259.59 KB, 下載次數(shù): 1)
接上文,放上二張、放大的老蜜蠟珠外殼做比較,這類的風化冰裂紋,可初步作為簡易判別真老或仿老。
7d949a44gw1drdnlmro6wj.jpg (44.69 KB, 下載次數(shù): 1)
現(xiàn)今的蜜蠟仿珠(3),流紋和顏色真是唯妙唯肖!不過不用擔心,買這類色澤的老蜜蠟珠,請帶著35倍以上放大鏡,老蜜蠟珠外殼還是有風化冰裂紋可辨識。2是天然波海蜜蠟珠,1是以天然蜜蠟珠做加熱仿老。123外殼是無風化紋的。
點擊圖片很大很清晰
7d949a44gw1drdnisc38sj.jpg (305.25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上圖是AbbyPan的清代老收藏,其中有一件我很懷疑,當時已是人工加熱過。下圖也有一件是刻意加熱仿老的。不妨辨別比較比較。
7d949a44gw1do3gvfszaqj.jpg (79.62 KB, 下載次數(shù): 1)
辨識三:琥珀加熱。目的是讓蜜蠟變通透(圖一半蜜半珀或全透琥珀),或琥珀內部產生爆裂,形成碟形裂紋(圖二太陽花或鱗片),或讓顏色加深仿老等等。蜜蠟琥珀加熱容易辨別,多看即明白。
7d949a44gw1do3g8mhafzj.jpg (113.2 KB, 下載次數(shù): 0)
識二:買老琥珀時,除觀察外表風化(有點像橘皮)、孔道等,有時商家對外表加以拋光,不好辨識時,可對向光源看看風化冰裂紋。請觀察上(人工仿)、下(天然冰裂紋)二圖片。
7d949a44gw1do2c0vqs98j.jpg (54.04 KB, 下載次數(shù): 2)
博友說買琥珀沒做鹽水和熱針測試,要如何辨別仿品?我想若要靠目測辨識,真要多接觸、多上手了。另外有幾項關鍵可留意,或許有助辨別,今日先來辨識烤色:烤色目的是仿老、或讓琥珀表面顏色加深,請觀察上(烤色)、下(天然老珠)二圖片。
發(fā)幾件典型老蜜蠟文字轉載隱久翼,楊教授的收藏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2-4-14 14:05 編輯
代鳥型琥珀圓雕,(本件為唐代鳥型琥珀圓雕,由于琥珀屬于有機質,材質較為脆弱,容易受到環(huán)境影響,本作品歷經歲月的洗禮,還能保有如此完整的形象,實屬難能可貴。長42mm寬16mm厚9mm,重8g)。
點擊圖片很大很清晰
7d949a44gw1dq0ucp1hq9j.jpg (129.86 KB, 下載次數(shù): 6)
遼金神人乘龍琥珀掛件
963c4236jw1dqzsnluy1jj.jpg (23.21 KB, 下載次數(shù): 1)
金春水秋山蜜蠟珀牌片
963c4236jw1dqzslicd55j.jpg (47.02 KB, 下載次數(shù): 5)
清代雙螭虎蜜蠟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