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41年,劉徹繼皇帝位,是為漢武帝。
漢武帝一登基便表現(xiàn)出征討匈奴的意圖。任命衛(wèi)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屯軍云中郡;任命中尉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屯軍雁門關(guān)。
建元二年(前139年),漢武帝從匈奴降人的口中得知月氏被匈奴擊敗西遷的消息后,敏感地察覺到這是一次聯(lián)合月氏夾擊匈奴的大好機(jī)會。于是便招募使者出使西域。
張騫以郎官的身份被選中。于是,張騫帶著一百多人的出使隊伍從甘肅隴西出發(fā)了。
同時,漢武帝鼓勵養(yǎng)馬,在北軍創(chuàng)制八校尉,即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其中屯騎、越騎、長水、胡騎就是專門為訓(xùn)練騎兵而設(shè)。
漢武帝暗中部署,不動聲色,但討伐匈奴的意圖還是被一位寵臣覺察出來。
漢武帝的這位寵臣就是韓王信的曾孫韓嫣。韓王信逃到匈奴時,在頹當(dāng)城生下一子,因名之曰韓頹當(dāng)。孝文帝時,韓頹當(dāng)率部屬投降漢朝,封為弓高侯。韓嫣就是韓頹當(dāng)?shù)膶O子。在劉徹還做膠東王的時候,便與韓嫣關(guān)系密切。
如果韓嫣是一位武官,能在準(zhǔn)確領(lǐng)會武帝意圖后,先行準(zhǔn)備部署,那功莫大焉。然而,韓嫣僅僅是武帝的一個玩伴。韓嫣善騎射,更善諂媚。劉徹還沒做皇帝,韓嫣就和他是好朋友了。他準(zhǔn)確地判斷出武帝意欲討伐匈奴,就先行熟習(xí)匈奴的兵器和陣法,以期得到武帝的注意。待武帝看見了,韓嫣又能對答如流。因此漢武帝更加寵幸他,以至官至上大夫。
韓嫣希望的也僅僅如此。
建元六年(前135年)軍臣單于遣使來請和親。漢武帝讓群臣討論此事。
大行王恢是燕地人,屢次擔(dān)任邊地官吏,熟知匈奴情況。他說:“漢與匈奴修好,通常不過幾年匈奴就又背棄盟約。不如不答應(yīng),而發(fā)兵去攻擊他們?!?/span>
韓長孺這年剛剛上任御史大夫。他是主和派,不主張對匈奴開戰(zhàn)。他說:“強(qiáng)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沖風(fēng)之末,力不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span>千里作戰(zhàn),軍隊不會取得勝利。如今匈奴仗侍軍馬的充足,懷著禽獸的貪心,遷徙像鳥飛一樣,難以掌握制服。漢軍行數(shù)千里路去爭奪勝利,就會人馬疲憊,匈奴人則以逸待勞。攻擊匈奴是不利的,還是和親吧。
王恢與韓長孺唇槍舌戰(zhàn),各不相讓。最終韓長孺占了上風(fēng)。
漢武帝采納了韓長孺的意見,重申和親約束,厚贈財務(wù),開放關(guān)市。
此后,漢匈邊境出現(xiàn)了一段短暫的和平時期。匈奴自上到下下都與漢朝和平共處,在長城下來來往往。
這段和親局面到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馬邑之謀”結(jié)束。
此時,經(jīng)過六七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漢武帝面對的不再是那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帝國?!稘h書·食貨志》載:“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乘牸牝者擯而不得會聚?!弊晕木爸廖涞鄢跄?,國家不動刀兵,若無天災(zāi),百姓家皆自給自足。從京師到邊緣城鎮(zhèn),糧倉中裝滿了五谷,府庫中堆滿了財物。京師之錢累百巨萬,錢貫腐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其外,腐敗而不可食。民間馬匹成群。朋友間聚會,誰要是騎乘了母馬是要受人恥笑的,都無臉參加聚會。
削藩平叛之后,中央集權(quán)空前加強(qiáng),皇帝政令暢行無阻。
韜光養(yǎng)晦的時代過去了,漢武帝鋒芒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