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 聽雨 聽心音
2013-12-01 點擊右側(cè)關(guān)注?
美麗傳說黃昏時分,穿過長長的舊門樓,踩著窄窄的青石板,獨自流連在杏花春雨中的綠楊深巷。 籠罩在氤氳薄霧中的江南,愈發(fā)增添了一段清雅別致的嫵媚顏色,淺翠嬌青,籠煙惹濕 。-
握著書卷,倚著窗兒,遠眺煙柳輕風巧叩門扉,靜聽疏籬細雨唱醉花陰。沿著唐詩宋詞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從流年的懷抱中掬起一瓣瓣玲瓏剔透的珠璣妙句,在芬芳萬載的滿袖書香中,跟隨著古往今來的聽雨者的腳步,尋覓淺吟高唱背后的悠悠傳說。-
也許是因為江南的雨太過纏綿悱惻,也許是因為江南的雨太過嬌柔秀媚, 那絲絲縷縷的雨滴,那裊裊婷婷的雨絲,總是將江南的雨季裝點得分外凄婉迷茫。-
那緩緩滴落的雨兒總是柔情似水地撥動著心中的琴弦,將一曲曲百轉(zhuǎn)千回, 一詠三嘆的歌謠在縱橫交錯,迂回曲折的雨中小巷中吟唱得蕩氣回腸。-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深深淺淺的思念、長長短短的牽掛、 高高低低的憂愁、迷迷茫茫的落寞, 輕輕柔柔地縈繞著細雨蒙蒙的江南。-
也許,滴落在心頭的根本就不是雨,而是一種情緒、一種感傷、一種記憶、一種憂郁。 簾卷西風處,人比黃花瘦的易安又在琵琶弦上幽幽地唱響了心曲: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小風疏雨蕭蕭過,千行珠淚暗暗落; 那欲說還休、才上眉頭、又下心頭的重重心事,讓她在凝眸處,又添了一段新愁。 那小小的一條雙溪舴艋舟啊,如何載得動這許多的愁?-
莫非吳儂軟語的細膩委婉、才子佳人的纏綿心緒、 思念故鄉(xiāng)的游子心聲、漂泊天涯的孤獨寂寥、借酒澆愁的無奈寄托、 相思欲寄無處寄的凄涼彷徨、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落寞無助, 便是讓沉浸在蒙蒙細雨中的眾多文人墨客感慨傾訴的不老主題?-
正自冷冷清清、悲悲切切地黯然神傷之際, 一蒼髯老者的矯健身影躍然紙上,他手持鐵板,慷慨激昂地朗聲念道: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大氣磅礴、豪邁雄渾的一聲高呼,在一片凄怨纏綿、溫柔婉約的聽雨聲中,顯得如此卓爾不群。 能在瀟瀟的風雨聲中聽出金戈鐵馬的鏗鏘之意者,除了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稼軒公,更有何人?
那自信滿滿、坦蕩狂放地高唱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豪杰、 那壯志未酬、熱血在胸、低吟著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老人, 讓我每每回首便徒生敬意無限。-
聽風,聽雨,聽歌謠,不同的心思便能聽出不同的景致情懷; 聽風,聽雨,聽心音,不同的人便能聽出不同的人生姿態(tài); 聽風,聽雨,聽人生,同樣的雨也能聽出不同的生命之歌。-
風雨瀟瀟,既凄然可愁,亦復悠然可喜。 風雨何懼?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簾春雨在窗外,穿林打葉,潺潺淙淙,隨風入夜。 一簾春雨在眼前,潤物無聲,點點滴滴,都上心頭。
簾外的雨,淅淅瀝瀝,濾去紅塵的浮躁,滌凈積郁的陰霾。 簾內(nèi)的雨,纏纏綿綿,呵護怒放的生命,豐盈如歌的歲月。 巷口的丁香依然幽幽地在雨中結(jié)著愁緒,抬起頭卻已看不到那時的花開。 濃濃的暮色中,幽深的長巷越發(fā)幽深。-
惟有細雨,依舊纏纏綿綿、淅淅瀝瀝。 芭蕉雨聲、落花聲,皆天地之清籟,然銷魂之聽,當以賣花聲。-
靜賞秀峰聞香櫻,桃源花蕊露晶瑩。滿天彩霞映漆羽,山沉水底影更青。
水云悠悠春旖旎,山色空濛布谷啼。繽紛桃花穿碧柳,繚繞嵐煙秀峰奇。
紅雨點點誰家院,白帆一片影依稀。人生流連好風景,凡塵笑傲看玄機。香櫻,桃源花蕊露晶瑩。滿天彩霞映漆羽,山沉水底影更青。-
青峰峨峨青蓮馨,桃源芳草玉露凝。滿天紅霞飛碧瀑,山潛水映輕舟行。
曾以為,恬淡舒適愜意的田園,只永遠定格在陶翁筆下那詩意縹緲的《桃花源記》; 曾以為,清新自然寫意的悠閑,早已湮沒在紅塵的紛擾喧囂中。-
山水情懷縈夢繞,竹林綠野幾度牽。 遠離凡塵的世外桃源,我們向往的夢中家園,真的是漸行、漸遠漸迷離么?-
所幸的是,我們還有高山流水,悠悠樂韻繞梁醉,知音共徜徉——
聽,箏韻淙淙,溪水潺潺,幽深山澗九曲間,流泉叮咚響空山; 悠悠簫竹,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又一村,如詩如畫入桃源。-
看,白云悠悠,青山綠水相映照。 碧柳依依,啼鳥啾啾鳴春曉; 花樹阡陌蝶飛舞,落英繽紛,彼岸桃林笑春風……-
和風輕拂,恬淡迎春暉,心寧如淌涓涓水。
悠揚愜意,心弦化蝶,折翼遠飛翩翩舞,同偕花瓣竊竊語。
潺潺復淙淙,心隨溪流輕舟行,山潛水映,流連忘返沐春風 。
音韻亦氤氳,芳草萋萋,煙雨迷離,世外桃源春旖旎。
圖文:網(wǎng)絡 編輯:櫻花飛舞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