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這兩天都知道了一個好消息:默沙東開發(fā)的免疫藥物,PD1抑制劑Keytruda正式被FDA批準上市,用于一線治療“PD-L1高表達,無EGFR或ALK突變”非小細胞肺癌!
在我看來,這宣告肺癌治療,至少是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真正邁進了免疫時代。
對于大眾來說,這個新聞里可能有些細節(jié)不太容易理解,后臺也有不少問題,比如:什么叫一線治療?為什么規(guī)定PD-L1蛋白高表達?怎么才知道是不是高表達?EGFR或者ALK突變肺癌能用么?等等。
菠蘿這里就簡單給大家講講這背后的科學和數(shù)據(jù)。
(一)
Keytruda并不是第一個,更不是唯一用于治療肺癌的免疫藥物。
目前,肺癌免疫療法是三足鼎立。
論上市時間,第一的殊榮屬于另一個大名鼎鼎的PD1抑制劑,百時美施貴寶的Opdivo。它2015年3月首先上市,用于治療化療失敗的肺鱗癌,10月,它的應(yīng)用范圍擴展到化療失敗的其他非小細胞肺癌,包括腺癌。
Keytruda是榜眼,它在2015年10月,被批準用于治療失敗的非小細胞肺癌。
而就在上個禮拜,F(xiàn)DA批準了第3個免疫藥物,羅氏制藥的PD-L1抑制劑Tecentriq,上市治療化療或者靶向藥物失效的非小細胞肺癌。
但需要注意,之前無論是Opdivo,Keytruda,還是Tecentriq,都是被批準作為“二線治療”,也就是只適用于化療或者靶向藥物已經(jīng)失敗的患者。
成為一線治療,是每個新藥開發(fā)者的夢想。這不僅證明藥物是目前最好,而且也能用到更多患者身上,帶來更大的經(jīng)濟回報。
今天,Keytruda彎道超車,成為世界首個治療肺癌的一線免疫藥物。
這對患者意義重大,因為這意味很多肺癌患者將不再需要先化療,而可以直接使用免疫藥物。
(二)
Keytruda之所以成為一線藥物,是因為它在臨床試驗中完爆化療。
下面的總生存率曲線中,藍色代表使用Keytruda(也叫pembrolizumab)的患者,存活率顯著比化療高。
再看另外幾個重要數(shù)據(jù):
客觀響應(yīng)(腫瘤顯著縮小)比例,44.8% vs 27.8%,免疫療法勝!
中位無進展生存,10.3 vs 6.0 (月),免疫療法勝!
嚴重副作用比例,26.6% vs 53.3%,免疫療法勝!
化療作為肺癌一線治療方案已經(jīng)很多年,雖然有效,但一直受到響應(yīng)率較低(20%-30%),副作用較大的限制。現(xiàn)在突然出現(xiàn)了免疫療法,從療效到副作用都全面碾壓化療。
就像突然之間,天宮出了個孫悟空,全真出了個周伯通,東方出了個毛澤東。
總之,都牛到改變游戲規(guī)則。
免疫療法進入肺癌治療一線,也會改變很多規(guī)則,這才是為什么大家如此興奮的原因。
Keytruda只是個開始??梢灶A(yù)見,對越來越多沒有EGFR,ALK突變的肺癌患者,各種各樣的免疫療法將逐漸取代化療,成為一線治療中的中流砥柱。
但化療也不會消失,它會慢慢退居二線療法。就類似目前EGFR突變肺癌患者,通常一線,甚至二線都先用靶向藥物,等耐藥后,再選擇化療。
(三)
并非所有肺癌患者都適合用Keytruda作為一線藥物。這次批準有3個重要條件:
·“非小細胞肺癌”
·“沒有EGFR或者ALK突變”
·“腫瘤細胞PD-L1陽性超過50%”
限制這么多,有臨床試驗設(shè)計原因,也有生物學原因。
為什么限制“非小細胞肺癌”?
是因為這個臨床試驗只招募這類患者參與,并不是說免疫療法對“小細胞肺癌”無效。事實上,今年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免疫療法對10%-20%化療失敗的“小細胞肺癌”有效,目前多個3期臨床正在進行之中,值得期待。
為什么要求“沒有EGFR或者ALK突變”?
一方面,是因為有這倆突變的患者一線使用針對性靶向藥物效果已經(jīng)很不錯,因此,在臨床試驗招募的時候,主要是招募的沒有這倆突變的患者,他們更需要新療法;
另一方面,目前有的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有EGFR和ALK突變的患者,對免疫藥物整體響應(yīng)率遠不如沒有突變的患者,這其中的科學原理還在研究之中。
為什么限制“腫瘤細胞PD-L1陽性超過50%”?
是因為Keytruda對這樣的腫瘤最可能起效。
為什么呢?
癌細胞能夠生長,必須想辦法逃脫免疫系統(tǒng)監(jiān)控。而不同的腫瘤使用的策略是不同的,其中一部分是靠高表達PD-L1蛋白。
細胞上的PD-L1蛋白能結(jié)合免疫細胞上的PD1蛋白,它倆一旦牽手,就會產(chǎn)生信號,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
Keytruda作為PD1抑制劑,能拆散PD1和PD-L1,因此會破壞癌細胞和免疫細胞的和諧關(guān)系,導(dǎo)致癌細胞被撲殺。它對高表達PD-L1的腫瘤最有效果。如果腫瘤表達很少PD-L1,就可能是靠其它方式逃脫免疫系統(tǒng)監(jiān)管的。那么對他們使用Keytruda,效果可能沒那么好。
打個比方,PD-L1就像建寧公主,是癌細胞為了和免疫細胞搞好關(guān)系,專門送上門去和PD1(吳應(yīng)熊)“聯(lián)姻”的,這樣就安全多了。
Keytruda,就是韋小寶,管你有多少公主,統(tǒng)統(tǒng)勾引走。這就會激怒免疫細胞,干死癌細胞。
所以,使用Keytruda前,會推薦檢測PD-L1陽性率。“腫瘤細胞PD-L1陽性超過50%”等同于說“此地發(fā)現(xiàn)大量公主”。這時候放韋小寶,有很大機會帶走公主,破壞“聯(lián)姻”。
但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公主,說明癌細胞很可能是通過其它方式籠絡(luò)免疫細胞的,那韋小寶起用處的可能就小多了。
咋辦?那就得再找找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是黃蓉就放郭靖,是紫薇就放爾康,是甄嬛就放果郡王??傊?,我們的目標是實現(xiàn)“精準勾引”。
(四)
最后再簡單回答幾個讀者關(guān)心的問題:
1:怎么知道PD-L1表達是不是超過50%呢?
靠對腫瘤樣品進行特異性染色。Keytruda使用的是FDA去年批準的“22C3 PharmDx”試劑盒,專門用于檢測PD-L1的表達量。市面上,包括中國有一些其它的染色方法,大同小異。
2:PD-L1表達低,使用免疫療法一定無效么?
不是。目前的共識是PD-L1表達高,PD1或PDL1免疫藥物(包括Opdivo,Keytruda,Tecentriq)整體效果比較好。但具體到個人,情況非常復(fù)雜。有腫瘤細胞不表達PD-L1的患者響應(yīng)免疫療法(比例較低,大概5-10%),反之,也有表達很高PD-L1的不響應(yīng)免疫療法??傊?,單用PD-L1表達高低來預(yù)測免疫療法效果,是不完美的。
由于免疫療法非常昂貴,尋找更好能預(yù)測免疫療法效果的方法,是當務(wù)之急。
3:化療,或者靶向藥物會在肺癌治療中被免疫療法取代嗎?
不會。免疫療法是對化療,靶向藥物的補充,而不是取代。不同的患者適用不同的療法。
隨著免疫療法加入,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用藥已經(jīng)越來越精確:
·有EGFR,ALK主流突變,考慮優(yōu)先使用靶向藥物。
·不適合靶向藥物,但PD-L1表達高,考慮優(yōu)先使用免疫藥物。
·不適合靶向藥物,且PD-L1表達低,考慮優(yōu)先使用化療,或者組合療法。
未來發(fā)展方向,不是淘汰化療或者靶向療法,而是研究如何最好地把這些療法和免疫療法組合,達到最佳疾病控制。比如,由于化療的“免疫先導(dǎo)效應(yīng)”,以后使用“低劑量化療”輔助免疫療法,既能規(guī)避大劑量化療的副作用,又很可能比單用免疫療法好。我相信這是發(fā)展的方向。
4:EGFR和ALK突變肺癌患者能用免疫治療么?
對于EGFR和ALK突變患者,一線治療目前仍然推薦使用靶向藥物,包括一,二,三代。但最終耐藥以后如何選擇,是使用免疫藥物還是化療,目前沒有定論。
化療是現(xiàn)在的標準選擇,但就在上周,免疫藥物Tecentriq的數(shù)據(jù),出人意料地顯示它對EGFR或ALK突變并且已經(jīng)耐藥的患者有療效,被批準用于這些患者的二線治療。我覺得這還有待上市后更多數(shù)據(jù)的證實,如果真是這樣,無疑將給患者帶來一個比化療副作用更小的選擇。由于中國肺癌中EGFR和ALK突變比例非常高,這方面進展對中國患者尤其重要,值得關(guān)注。
5:還會有比Keytruda更好的療法么?
我希望有,也堅信有!從實驗數(shù)據(jù)看出,即使經(jīng)過篩選,Keytruda仍然只對不到50%的患者起效,進步空間還很大,我們還得繼續(xù)努力。
癌癥治療未來一定是組合療法的天下。
Keytruda,Opdivo,Tecentriq為代表的免疫療法會成為很多癌癥治療的基石,但如果要長期控制腫瘤,絕大多數(shù)患者需要再加上X。這個X可能是放療,化療,靶向藥物,或者別的免疫藥物。比如,PD1+CTLA4的免疫療法組合,在黑色素瘤里面效果比PD1或者CTLA4單用都要好很多,在肺癌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能否比Keytruda更好,未來一兩年就會知曉。
最終,什么組合最好,只能通過臨床試驗來證明。
現(xiàn)在大家熱火朝天,僅僅針對肺癌,現(xiàn)在就有近200個各種臨床試驗在進行,我們一起期待更好的結(jié)果。
【作者介紹】菠蘿,清華大學生物系本科,美國杜克大學癌癥生物學博士,現(xiàn)在美國加州從事癌癥新藥開發(fā),著有科普書籍《癌癥.真相:醫(yī)生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