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之后西方如何看中國?
`
北京奧運會總的來說是成功的,它對于中國在國際上的正面影響將延續(xù)很多年?;谌诵灾猩屏嫉囊幻?,熱情好客的中國人,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笑臉相迎,周到服務,給全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先對中國有好感的人們,會更加喜歡中國;原先對中國不太了解或者有片面認識的,也會改變對中國的印象。我相信,對于絕大多數(shù)沒有偏見的外國人來說,北京奧運會留給他們的美好印象將長期延續(xù)和傳播。
但是,我們同樣應該意識到,某些西方人對于中國有著非常頑固的偏見和認識,北京奧運會的成功,不一定會消除他們的偏見,反而可能使他們的偏見更加頑固、更加極端,更加神經(jīng)兮兮地面對中國的現(xiàn)狀和未來變化。其實,在奧運會閉幕式上,倫敦市長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是一個預示,而很多英國人對閉幕式上倫敦市長以及對倫敦8分鐘的批評,就顯示了這兩種未來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不會只局限于英國。
西方某些人對于中國的偏見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心結。自從歐美資本主義革命以及工業(yè)革命以來,很多西方人就抱有這種心態(tài),他們自豪地認為,西方的一切是最好的,而且,也只有西方人才能做的最好。甚至有西方學者指出,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已經(jīng)是人類文明的終點。除了西方之外,其他國家或民族只能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趨。但是,北京奧運會給他們一個巨大的震動:中國辦了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不僅奧運會之前種種唱衰中國的言論都不攻自破,而且,中國還遙遙領先地拿下金牌第一。因此,某些西方人便想盡辦法歪曲、丑化北京奧運會,以及中國金牌的“含金量”。某些極度崇拜西方的中國人,也跟著一起冷言冷語,怪腔怪調。
近年來,西方社會某些人的這種心態(tài)正愈演愈烈,原因就在于,近幾十年來中國發(fā)生的一系列巨大變化,已經(jīng)深深觸動他們最深處的神經(jīng):中國有可能超越西方,他們的自我道德優(yōu)越感遭遇了真正的挑戰(zhàn),北京奧運會只是一個鮮明的信號。從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中國人虛心地向西方學習,到如今中國人在能夠涉及的很多領域,當之無愧地不輸于任何西方人;從西方當初像施舍一樣買點中國土特產,到如今西方已離不開“中國制造”;從當初以欣賞奇風異俗的心態(tài)來中國觀光,到現(xiàn)在不得不以矛盾的心態(tài)開門迎接中國游客;……,他們的內心正為日益增強的失落感而苦惱萬分、緊張萬分。
當中國還落后、破敗的時候,他們還能夠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寬容、和氣;當中國在各個方面都顯示出能做得像他們一樣好,甚至更好的時候,他們酸溜溜的嫉妒、傲慢便開始遮掩不住地流露出來。這些少數(shù)西方人不僅沒有想改變自己對于中國的錯誤認識和理解,反而有可能會變本加厲地用放大鏡觀察中國的某些傷疤或雀斑。對于中國未來還將出現(xiàn)的種種變化,他們還會頑固地堅持他們的偏見,加以丑化和歪曲。比方說,在閉幕式上衣冠不整、欠缺禮貌的倫敦市長就說了這樣的話:中國對于人類文明的貢獻等于零。一些惡毒咒罵中國歷史的中國人,一定很喜歡這樣的倫敦市長。
雖然這些人只是少數(shù),但是,他們的影響不容忽視。對于中國來說,面對這些唱衰中國、丑化中國的論調,也不用生氣或害怕,反而應該抱著寬容的心態(tài),認真地聽一聽他們的種種怪論里有沒有點真正的道理,然后用我們的成績和事實來說話。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乒乓球這幾十年在世界上地位的變化,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樣板,值得各行各業(yè)認真領會。
中國的乒乓球水平較早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從那時開始,國外就不斷有人想方設法要削弱中國乒乓球的實力。比方說,他們在拍子上做文章,出臺新規(guī)定;從比賽用球上想辦法抵消中國運動員的技術;從發(fā)球、比分上、參賽人數(shù)上變換規(guī)定等等,目的都是要抑制中國乒乓球實力超強的地位。如果我們同他們生氣,說他們不講道理,然后拒絕同他們一起玩,那就屬于重新自我封閉了。中國人有志氣就在于,任憑你各種限制措施一個個輪番出臺,我們的運動員越來越強,世界第一的位置,短時期內看不出被他人超越的可能。
本屆奧運會前后,還有人試圖在乒乓球上限制中國,有些性格剛烈的中國人說,退出國際乒聯(lián)算了。但是,事實上,中國乒乓球現(xiàn)在已經(jīng)強大到這樣的地步:國際乒聯(lián)如果沒有中國,簡直就不能算國際的,就好比國際籃球里沒有美國,國際足球沒有巴西一樣。于是,國際乒聯(lián)也開始反思他們過去種種想方設法限制中國的措施,他們認識到,限制中國不是出路,就好比硬要把高個子砍去一截腿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只有讓中國帶動別的國家發(fā)展乒乓球水平,中國對此也很樂意。中國有關部門正在考慮將中國的乒乓球聯(lián)賽變成像美國NBA一樣,具有世界性參與的、世界最高水平的聯(lián)賽。
中國乒乓球近幾十年來在國際上的這個經(jīng)歷,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的事實:面對種種不友好的言行,我們不必生氣,只要我們自己的實力足夠強大,我們就可以從一個被動遵守西方規(guī)則的地位,變成主動參與制定新規(guī)則的角色。因此,面對北京奧運會后肯定會出現(xiàn)的一波波新的唱衰中國的言論和行動,我們只需要抱有寬容的心態(tài),不斷改進自己,提高自己真正的實力。中國人在經(jīng)歷了北京奧運會后,再也不需要自艾自怨。在比較之下,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更加真實地看到自己的長處。中國必將大有作為,必將對世界做出新的巨大貢獻。作者:劉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