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的血脈中融化了太極的風情。湖畔天臺,亭榭游園,甚至街頭巷尾,無意問瞟上一眼,就能看到舞動的太極之姿。太極勁風獵獵,開始成為引領這座城市健身、娛樂的一種時尚潮流.就連這個城市的論壇貼吧, “太極拳”作為關鍵詞也開始占據網頁上的重要位置,成為熱搜熱評詞匯。 而讓太極拳蔓延整個城市微細胞的,是一個出生在太極拳發(fā)源地溫縣的“80”后小伙。 他自幼習武,功夫精湛,屢屢在國內外武術大賽中奪魁,在陳式太極拳界堪稱最年輕的實力派名家。習武多年來.他多次應邀赴各地授拳,最終情定無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淳樸的無錫民眾折服于太極拳的魅力。他也由此成為無錫太極拳第一人。 他的名字,叫王亮。 愛之愈切付之愈艱 王亮l 987年出生于溫縣趙堡鎮(zhèn)西馬村,緊臨太極拳發(fā)源地陳家溝。陳家溝家家練拳、人人習武,激蕩著太極風蔓延了周邊村莊。西馬村和陳家溝相鄰,從六歲起,王亮就開始在陳家溝上小學,校園內外,上學放學的路上,時時都能看到練太極拳的鄉(xiāng)鄰。耳濡目染.小小的王亮對太極拳有了濃厚的興趣。課余飯后,總愛跟在那些高年級學生身后,比葫蘆畫瓢學習各種動作。小小年紀對推手也頗感興趣。 王亮悟性極好,雖然只是業(yè)余學習,但練出來的拳像模像樣,而且很輕松地就能用學來的推手技法“拿下”那些比自己年齡大些的學武的孩子。這讓王亮越學興趣越濃。 1998年,l l歲的王亮進入當時全國第一個專業(yè)武術院校——溫縣太極武術館習文學武,師承太極名師陳二虎。啟蒙老師陳二虎是王西安大師得意弟子,國家一級裁判、省一級拳師,陳家溝“八大天王”之一,在拳界頗有聲譽。 習武之人不僅要有耐力,而且更要有恒心,能吃得苦中苦。當時太極武術館收納了二百多名學員。十來歲的男孩,正是愛玩的時候,很多還離不開父母的懷抱,但是王亮卻早早開始了學武習文的枯燥生涯。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一群學員就揉著惺忪的睡眼,開始了晨練。夏天練功曬得脫層皮,冬天練功呵氣成冰,不少孩子受不了苦,逐漸轉到了普通的學校。但年紀偏小的王亮卻堅守著將來要做“快意江湖任馳騁的俠客”之夢,硬生生留了下來。 因為練得認真,每次大家對練,瘦小的王亮總能輕而易舉地打敗別人,這種挑戰(zhàn)帶來的快樂和自豪感,抹去了孩子身上所有的疲憊,也讓他暗自為自己加碼。每天晚上別的孩子練到十點就睡了,他都會加課練習到凌晨,天天如此,一夜不落。 一個冬天的夜晚,因為天下著雪,同學們早早鉆進了被窩。王亮卻悄悄來到窗外自己經常練功的地方,地面覆蓋了一層白雪,銀裝素裹的世界顯得更加空曠。王亮脫掉秋衣,只穿了件短袖,獨自雪地里練起來。穿著短袖練功也是王亮鞭策自己專心練功的創(chuàng)意,因為穿得過于單薄,稍微偷懶就會凍得冷風侵骨,只有不停地練功,才能驅走嚴寒。雪地之夜,懷著夢想的孩子直練得短衫透濕,方才沉沉睡去。 有了信仰的人總能樂在其中。短短課間十分鐘,別的孩子嬉笑打鬧,王亮隨手撿起地上一根樹枝,就能當成器械,跑著跳著比劃一番,揣摩當天老師所授動作;練習春秋大刀、太極雙刀時,王亮到食堂打飯時,也常會拿著兩根筷子當雙刀,比劃半天。在王亮的記憶里,武校時身上穿的衣服總是破的,再結實的衣服穿到他的身上,不到兩天,總會被刀刃之類刮破。 小小少年,敦篤勵志,注定了王亮的優(yōu)秀與出色。 當時河南焦作電視臺想制作十分鐘太極拳晨練節(jié)目,用于在全市推廣太極拳。太極大師王西安受邀做套路表演,根據節(jié)目需要,大師需要帶領兩個學生演練,經過層層選拔,最終王亮被選中了。 賽事霸主力拔頭籌 賽場見英豪。l 3歲時,王亮就開始參加各種武術賽事,增長閱歷。溫縣當時賽事雖然規(guī)格不高,但縣級賽事卻是高手云集。王亮報名參加42公斤級推手比賽,看看年齡最小、身體單薄的王亮,對手們誰都沒有把這個小黑毛孩放在心上。但出人意外,王亮在擂臺上技法嫻熟,身法靈活多變,閃展騰挪間輕松奪冠。小小紅本證書,成了王亮彼時最為珍貴的禮物。 王亮的堅持和努力深深地打動了恩師陳二虎,他對王亮的教育也格外嚴格,傾囊相授,就連去外地授拳、比賽也會帶上他。l 5歲時.王亮要參加一個省級比賽,表演春秋大刀。平日里練大刀時用的是重刀,比賽時才用輕刀。比賽前,因為一個動作有些疑惑,王亮隨手拿起重刀開始比劃起來,誰知,一個不留神,刀砍在自己腿上.當即腿部鮮血直流,一下子就疼得跪在了地上。刀刃砍下去,豈是割破層皮那么簡單。陳二虎趕緊幫王亮檢查,這才發(fā)現(xiàn)已傷及骨頭。怎么辦?比賽馬上開始了。 “不比賽吧?”陳二虎征求王亮的意見。 王亮搖了搖頭,笑笑說: “沒事,能比賽!”幾分鐘后,帶傷的王亮咬著牙參加完比賽,竟然又拿到了一塊金牌。 以后的賽事中,王亮只要參賽.幾乎都是第一名。他成了陳二虎最得意的徒弟。2007年,王亮在廣東參加了全國武術功力大賽,賽場上,王亮一舉拿下賽事所有陳式太極拳項目的第一名,敏捷的身手.精湛的技法,純正的拳姿,讓坐在賽場觀眾席觀看賽事的河南大學、天津體院、廣州體院等院校的領導們慧眼識珠.對這位賽場驍將欣賞有加,紛紛向他拋來橄欖枝.主動提出要特招王亮進入自己的院校深造。但最后都被王亮婉言謝絕了。 2009年,王亮參加在黃山舉辦的首屆中國武術職業(yè)聯(lián)賽。此次賽事由中央電視臺體育節(jié)目中心、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xié)會等多方聯(lián)合主辦,央視五套全程現(xiàn)場直播。規(guī)格高,所有參賽選手都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yè)武術隊,可謂強手如云。由于河南省當時沒有參賽,王亮白薦代表廣東省參加了此次賽事。 賽場上,和王亮對壘的是一個蒙古大漢,對方個子大,看上去兇悍無比。而王亮精瘦,年紀也小,因此,這場比賽當時被媒體稱為“最小的小將與最老的老將”之間的廝殺。老將經驗豐富,功夫精湛,在這場比賽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暗自為王亮捏了一把汗。比賽中,王亮冷靜應對,硬拼肯定不是對方對手,機智的王亮改用巧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王亮用太極拳的採、挒、刖、靠連番進 攻,最終機敏的他以巧勝出。在那屆武術職業(yè)聯(lián)賽中,王亮五場連勝四場,惹得媒體連連稱奇,對王亮進行了大篇幅的新聞報道。 不斷參加各種賽事,穩(wěn)居冠軍寶座,倍受拳界矚目的王亮開始應邀參加全國各地的各類大型武術活動,很多地方也邀請他前去授拳。所到之處,常有人前來挑戰(zhàn),但王亮每次都輕松應對,從未給師父丟過臉。 一次,王亮聽說溫縣雙目失明的賀國英老師擅長擒拿,年輕時曾是陳家溝“摔跤王”。好學的王亮找到了賀國英老師,欲當面領教。準知王亮和賀老師一搭手,對方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招將王亮制服。王亮當即佩服得五體投地。 王亮想跟賀老師學習,陳二虎得知后,開明的他全力支持。但賀老師卻礙于陳二虎的面子,久不答應。后來,陳二虎親自把王亮送到了賀老師身邊。在賀老師那里,王亮收獲頗多,深諳太極拳擒拿技法之妙,功法也更為精進,前來找他教拳的人絡繹不絕。 致力傳承弘揚武脈 2009年,王亮跟隨師父陳二虎第一次來到無錫授拳。無錫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傳承千年的魚米之鄉(xiāng),歷久彌新的工業(yè)搖籃,加之風光艷美,這座祥和文明、宜居之城很快讓王亮眼前一亮.一下就喜歡上了無錫這座城市。 但無錫人對太極拳卻極其陌生,學拳興趣濃,但練習的人并不是很多。一個月授拳期滿離開時,很多學員對德藝兼具的陳二虎以及王亮這個精干的小伙子依依不舍,王亮也覺得心里空落落的。他想,太極拳雖然在無錫還是塊未開墾的處女地,但如果自己能留下來.不是也意味著擁有了一個更大的市場嗎? 人生第一次,王亮有了留在一個陌生城市推廣太極拳的想法。 正在這時,廣東江門的賽事方已經向王亮伸出了橄欖枝,讓他在此亦教亦練,月薪兩萬元,只需要一周打兩次比賽。 “這么好的工作,為什么要去開拳館呢?”隊友得知王亮的想法,頗為不解。為賽事提供贊助的贊助商得知王亮的想法后,真誠地說:“你想開拳館沒問題,可是在哪里開不是開呀,就在江門開館吧,一切費用我包。”為了挽留王亮,對方在江門為他租了3000平方米的場地,建 成了武館。 但做事一向順從內心的王亮不假思索地拒絕了,在他的心里,無錫仿佛和自己有緣一般,他執(zhí)意要去挑戰(zhàn)那塊暫時無人開發(fā)的處女地。 比賽結束后,王亮義無反顧地辭去工作,并于2010年8月來到無錫市洛社鎮(zhèn)。開始朝著自己的夢想腳踏實地地宣傳推廣陳式太極拳。 萬事開頭難。沒有生源,沒有人脈,王亮就自己主動找。為了吸引學員,王亮一有空就在公園練習太極拳,耐心推廣。他沉穩(wěn)大氣的拳姿很快吸引了很多路人。遇到心急的拳友,他干脆就地免費傳授幾個招數(shù)。王亮的淳樸熱情以及精湛的拳術很快讓他的人氣指數(shù)飆升,武館也漸漸為洛社人熟知。忙碌的日子里,王亮每天睡眠時間僅有4個小時,一個月下來,居然瘦了l2斤。 付出總有回報。慢慢地,了解王亮,了解陳式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2011年,王亮在洛社鎮(zhèn)開了自己的第一家拳館。 一天, 正是武館吃飯時間,兩個年輕人冒然闖進了餐廳。說是交流切磋,實則挑戰(zhàn)。只見他們把餐桌并排擺到一邊,騰空地方拉開了架勢。王亮不動聲色迎了上來,一招就讓兩人趴在地上,第二招再出手,兩人背朝地摔得四仰八叉。當下,兩個人就服了軟,連連告饒。王亮以禮相待,招呼兩人吃飯聊天。兩個人后來進入王亮的拳館開始習練太極拳。 因為洛社的武館口碑很好.很多學員成了王亮的義務推介員。一位洛社學員患有高血壓,跟著王亮練了一段太極拳后,一直居高不下的血壓奇跡般恢復了正常,之后他逢人都要推薦對方練習太極拳,推薦王亮的武館。 2013年,在拳友幫助下,王亮在無錫創(chuàng)辦了第二家拳館,而且一開館,就生源不斷。如今,武館憑著過硬的教學質量和館主的拳技拳品,學員多達5000人,太極拳成為無錫市民最喜愛和推崇的健身運動。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王亮還在這里收獲了一份美好的愛情。 如今,融入太極元素的無錫,散發(fā)著“太湖明珠“獨特的魅力,就連若有若無的微風中也彌散著醇厚而芬芳的氣息。太極拳已經成為人們閱讀一個城市時讓人深深傾懷的文化氣質,而王亮也在傳承太極拳事業(yè)中實現(xiàn)了最具價值的人生。 |
本文來源于太極網,更多關于太極拳的人物,理論文章可登陸太極網查看。